第四百八十三章 问天要水

    当“水生火”和“点石成金”这两大神迹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时。

    再雄辩的口才,再高深的理论,都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事实,胜于雄辩。

    孔颖达等一众儒臣,在巨大的世界观冲击之下,一个个都面如死灰,失魂落魄地被太监给请出了金銮殿。

    他们没有再叫嚣,也没有再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输得体无完肤。

    这场辩论的结果,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传遍了整个建安城,乃至整个大齐。

    摄政王谢宁,不再仅仅是一个战无不胜的人屠、武安君。

    更成了一个能够点石成金、水能生火的,无所不能的活神仙。

    “格物之学”这四个字,也同样是在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充满了神秘而又诱人的色彩。

    之前那些因为谣言而对新学堂望而却步的百姓们,此刻一个个都后悔得是捶胸顿足。

    他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堂,生怕晚了一步,就错过了让自己孩子也变成活神仙的机会。

    改革的最后一道思想障碍,就这么被谢宁用一种近乎于降维打击的方式,给彻底地扫清了。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场思想解放所带来的狂热和喜悦之中时。

    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是给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旱灾。

    一场数十年未遇的,恐怖的旱灾,毫无征兆地降临了。

    最先出现旱情的,是建安城周边的几个郡县。

    一开始,只是几条小河的水位下降,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一连半个多月,天上没有掉下来一滴雨。

    毒辣的太阳,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球,炙烤着大地。

    河床干涸,土地龟裂。

    田地里那些刚刚才冒出头的禾苗,一片片地枯死。

    绝望的气息,开始在这片土地之上悄然蔓延。

    而那些刚刚才在大辩论之中,被谢宁给打击得是体无完肤的守旧派儒臣们,在看到这场突如其来的旱灾时,一个个都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再次变得活跃了起来。

    他们虽然不敢再在明面上跟谢宁叫板。

    但是在背地里,他们却是再次玩起了他们最擅长的,煽动舆论的把戏。

    “天人感应,天人感应啊。”

    “这定是上天降下的警示。”

    “那谢宁倒行逆施,推行什么格物妖术,亵渎圣人,这才触怒了上天,降下此等天罚啊。”

    “若再不悬崖勒马,向上天请罪,恐怕,我大齐,将有亡国之祸啊。”

    这些充满了蛊惑性的谣言,如同瘟疫一般,在那些本就已经心怀恐惧的百姓之中,飞快地传播。

    不得不说,在民智未开的封建时代,鬼神之说,天谴之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拥有着难以想象的,恐怖的杀伤力。

    他们或许看不懂什么叫仁义礼智信,也听不懂什么叫格物致知。

    但是,他们却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家田地里,那些正在一片片枯死的禾苗。

    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在生存的巨大压力和对未知的恐惧面前,他们那刚刚才被点燃的,对科学的向往,瞬间便被浇灭了。

    很快,在那些守旧派儒臣的暗中煽动和组织下。

    成不少神情惶恐的百姓聚集到了皇宫之外。

    静静地跪在了宫门前。

    他们高举着早已是干枯的禾苗,用一种近乎于哀求的语气,祈求着他们的皇帝,和那个无所不能的摄政王,能够效仿古之圣贤,焚香祷告,向上天请罪。

    祈求上天,能够降下甘霖,拯救他们,拯救这片即将要彻底死去的土地。

    一时间,所有的舆论压力,都朝着谢宁,和刚刚才步入正轨的新政,席卷而去。

    御书房内。

    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姐夫,现在外面,已经聚集了上万名百姓了。”

    李庆志看着窗外那片黑压压的人群,脸上充满了担忧。

    “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

    “那些老家伙,这次是抓住了我们的软肋,想要用民意,来逼我们就范啊。”

    他虽然不相信什么天谴之说,但是,他却不能不在乎,那数万名跪在宫门之外的,嗷嗷待哺的百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姐夫,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他转过头,目光担忧地看着那个从始至终,都只是那么平静地看着窗外,一言不发的谢宁。

    “要不,我们先派人,去太庙举行一场祭天大典,安抚一下民心?”

    在他看来,这或许是眼下唯一可行的办法了。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

    谢宁却是突然笑了。

    “祭天?”

    他转过头,看着李庆志那张充满了担忧的脸,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闪过了一丝玩味。

    “庆志,你觉得,求神拜佛,真的有用么?”

    “若是真的有用,那这数千年来,为何还会有那么多的饥荒,那么多的灾难?”

    “这……”李庆志闻言,微微一愣,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老天爷,是靠不住的。”

    谢宁走到那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平静地看着那片代表着建安城周边区域的地图,那平静的声音之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求人,不如求己。”

    “与其跪在地上,卑微地祈求上天的怜悯。倒不如我们自己动手,问这天,问这地,要水喝。”

    “问天要水?”

    李庆志听到自己姐夫这番充满了霸气的话语,那双明亮的眼眸之中,瞬间便被一股强烈的震惊所取代。

    他想不通,这天上不下雨,地里长不出庄稼,又要如何问这天,问这地,要水喝?

    难道,姐夫他,真的能像那些说书先生口中的神仙一般,呼风唤雨不成?

    “没错。”

    谢宁看着李庆志那张充满了震惊和困惑的脸,笑着点了点头。

    他指着那地图之上,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平静地解释道。

    “庆志,你看。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并非是铁板一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不错,请把《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侯府世子,我找长公主借功德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