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日新月异的秦朝

    “瞧一瞧,看一看嘞。新到的棉布,柔软透气,做里衣最是舒服。”

    “棉布,上好的棉布。比葛布软和,比丝绸便宜嘞。”

    棉布?

    江叶心中一动,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

    只见一个年轻的摊主正站在一个简易的木架摊位后,面前堆叠着一匹匹颜色素雅、质地看起来确实颇为柔软的布料。

    摊位前围了不少妇人女子,正七嘴八舌地询问着,伸手触摸着布料,脸上露出惊奇和喜爱的神色。

    “这料子摸着真软和。”

    “这就是棉布?听说吸汗透气,给孩子做贴身衣服最好不过了。”

    “比麻布舒服多了,价格好像也比布庄里卖的便宜点?”

    面对众人的询问,那年轻摊主口齿伶俐,一一应答:“这位大姐说得对,棉布透气吸汗,穿着舒服。价格嘛,我也是好不容易才弄到这批货,薄利多销,过了今天,再想用这个价钱买到这么好的棉布,可就难咯。”

    他这话一出,围着的人顿时更加意动,纷纷开始掏钱购买,场面一时颇为热闹。

    江叶站在人群外围,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抢购场景,唇角微微上扬。

    棉花种子和简易纺织技术作为之前旅行团带来的礼物,显然已经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影响着普通百姓的生活。

    从无到有,从稀罕物到逐渐进入市场,这细微的变化,正预示着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沿着咸阳城的街道继续前行,江叶的目光被一间新开的铺子吸引。

    那铺子门口立着一个简陋的招牌,上面用秦篆写着“石炭”二字,但进出的百姓却都提着一种压制成蜂窝状的黑色块状物。

    “蜂窝煤?”江叶心中微动,迈步走了进去。

    店铺不算大,但收拾得颇为整齐,一摞摞蜂窝煤像砖块一样码放得老高。

    一名穿着干净短打的年轻伙计见有客上门,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客官,可是要买石炭?看看咱家的蜂窝煤吧!”伙计脸上带着笑,指着那蜂窝煤介绍起来,“这东西可比木柴好使多了。烧火做饭,火力旺又持久;冬日里取暖,一块能烧上大半天,屋里暖烘烘的,还没有那么多烟尘呛人。”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一块蜂窝煤给江叶看:“您瞧瞧这做工,结实,耐烧,关键是价格还便宜。”

    江叶拿起一块掂量了一下,入手沉甸甸的,确实压得很实。

    他故作随意地问道:“这怎么卖?”

    “便宜着呢!”伙计伸出五根手指,“五个,只要一文钱!您要是买上一百个,我们还送十个。足够寻常人家用上十天半个月了,算下来比买木柴划算多了。”

    “五个一文钱?买百送十?”江叶闻言,心中着实惊讶。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低廉到了极致。

    当初与江义军将东西交给政哥时,曾提过希望煤炭能惠及普通百姓,让更多人能在寒冬里获得温暖。

    当时政哥便承诺,会设法让“石炭”价格降至平民可用。

    如今看来,祖龙大大并非只是口头应承。

    眼前这实实在在的价格,这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的蜂窝煤,无疑证明了嬴政正在兑现他的承诺。

    他或许是以官府补贴,或者管控矿源与流通环节等方式,硬生生将这原本可能只有贵族富户才用得起的“石炭”,变成了连底层民众都消费得起的日常燃料。

    看着伙计那朴实的笑容,看着店内络绎不绝、提着蜂窝煤满意离开的平民百姓,江叶仿佛能看到,在即将到来的寒冬里,咸阳城乃至更多地方的无数家庭中,因为这一块块廉价的蜂窝煤而升起的融融暖意。

    “政哥,还真是说到做到。”江叶低声喃喃着。

    时间尚早,江叶并不急着立刻前往咸阳宫觐见秦始皇。

    他更想趁着这个机会,好好逛一逛这咸阳城,亲眼看看这个时代在“外来影响”下所发生的细微变化。

    他信步走在市井街巷之间,目光所及,皆是新气象。

    粮铺里贩卖的谷物种类似乎比以前丰富了些,除了传统的粟、黍,竟然还看到了少量黄澄澄的玉米和个头饱满的土豆被摆在显眼位置,虽然数量不多,价格想必也不菲,但终究是出现了。

    更让他惊讶的是书铺。

    原本架子上只有沉重的竹简木牍,如今上面摆放着一沓沓微黄粗糙的纸张,以及不少用纸张装订成的、封面简陋的书籍。

    虽然纸张的质量远不如现代,印刷也多是手抄或简单的雕版,但这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

    不少穿着儒衫的士子或好奇的百姓在翻看、询问。

    路过一间茶楼时,里面人声鼎沸,多是些士大夫或学子模样的人,他们激烈讨论的,并非诗书经典,而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科举制度。

    从他们激动的话语和闪烁着希望光芒的眼神中,江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条刚刚铺就,相对公平的晋升通道,给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冲击与向往。

    言语间,对力排众议推行此制的始皇帝,更是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推崇。

    “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江叶漫步在街头,将这一切变化尽收眼底,心中感慨万千。

    这些细微之处渗透出来的改变,远比宏大的叙事更让人触动。

    直到这时,他才想起,自己还没确认这次距离上次离开,究竟过去了多久。

    他走到一个街边,居然看到有一家馄饨摊,看来就连小吃都影响到了。

    江叶找了张空桌坐下,对忙碌的老板说道:“老板,来碗馄饨。”

    “好嘞!客官稍坐,马上就好。”老板热情地应了一声。

    不多时,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馄饨便端上了桌。

    汤清馅足,上面还撒了点翠绿的葱花。

    “客官您慢用。”老板笑着招呼。

    江叶拿起勺子,舀起一个馄饨吹了吹,状似无意地问道:“老板,我初来咸阳,听说之前有仙人大驾光临,可是真的?您见过吗?”

    一提这个,老板顿时来了精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不错,请把《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那货带去的景区能修仙考古!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