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边城煤火,玻璃换羊(求票求票)

    卡车满载着冀中的鸡鸭蛋和土产驶回四九城,轮胎裹的厚厚黄泥还没干透,新的任务单又压到何雨柱案头。

    “东北林区?”马华看着介绍信上的目的地“黑河地区林业局”,挠了挠头,“师傅,这趟可够远的,快挨着老毛子了吧?采购啥?木头?”

    “木头有专门的渠道,轮不到我们。”何雨柱弹了弹任务单,“入冬了,各车间烘炉、澡堂子、还有家属区取暖,块煤消耗太大。”

    “计划内的不够烧,后勤处联系了黑河那边,有批计划外的‘煤矸石混块煤’,热量差点,但便宜量大,让我们去拉回来应急。”

    “煤矸石?”马华咧嘴,“那玩意烟大灰多,不好烧啊。”

    “总比冻着强。”何雨柱卷起地图,“收拾东西,这次跑长途,多带干粮和备用件。另外……”他顿了顿,“把上次清苑王书记给的黄花菜和粉条装两包带上。”

    马华不解:“带这个干啥?”

    “礼多人不怪。”何雨柱没多说。签到得来的信息里,隐约提过东北林区某些地方物资更缺,尤其是精细口粮。

    ———

    车轮再次碾上国道,方向东北。

    越往北走,风越硬,路两旁的白桦林叶子落尽,枝干直刺灰蒙蒙的天。偶尔能看到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头,拉着长长的原木车皮呼啸而过。

    第三天傍晚,卡车终于吭哧着开进黑河林业局下属的一个林场场部。

    场部不大,几排红砖房,烟囱冒着浓烟,空气里弥漫着松脂和煤烟混合的凛冽气味。

    接待他们的是个裹着厚棉袄的供销科长老郑,脸膛冻得通红,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腔:“红星轧钢厂的同志,一路辛苦了,煤就在三号堆场,矸石多点,但保证是能烧的块!价格按电报里说的,现金结算就成!”

    何雨柱递过介绍信和烟:“郑科长,我们信得过场里。不过这么大老远来,想顺便问问,场里职工或者附近老乡,有啥富余的山货土产需要换换的不?我们带了些白面、挂面,还有点冀中的干货。”他示意马华打开麻袋。

    老郑眼睛扫过白花花的面粉和黄花菜,喉头明显动了一下,脸上笑容更实诚了:“哎呀!这可是好东西!俺们这旮沓,冬天就萝卜土豆大白菜,嘴里淡出个鸟!山货……有是有!”他压低声音,“靠江边那几个屯子,鄂伦春兄弟有时候打点狍子、野鸡啥的,熏好了偷偷拿出来换粮食。还有江鱼,冻得梆硬!你们要?”

    “要!”何雨柱干脆,“按市价,或者用白面换,您给牵个线?”

    “中!包俺身上!”老郑拍胸脯,“明天拉完煤,俺带你们去江边屯子!”

    ———

    三号堆场。煤堆像座黑山,夹杂着不少灰白色的矸石块。

    马华带着林场工人装车,何雨柱绕着煤堆走了一圈,抓起几块看了看,又用脚踢了踢煤堆底部,眉头微皱。

    “郑科长,”他叫住监工的老郑,“这煤堆底下,是不是压了层冻土?”

    老郑一愣:“哎妈呀,何组长眼真毒!前阵子化雪渗水,底层是冻上了点,俺们正用钢钎撬呢,耽误不了装车!”

    何雨柱摇摇头:“冻土混在煤底,一装车全掺进去了。烧起来更不禁烧,灰更大。”他指着旁边堆着的破旧传送带铁架,“借这个用用,再找几块厚木板。”

    老郑不明所以。何雨柱指挥工人把铁架斜搭在煤堆半腰,铺上木板,形成一个简易的溜槽。

    他亲自爬上煤堆,用铁锹把顶层的煤铲到溜槽上。松散的块煤顺着溜槽滑下,直接落到车斗里。而底层的冻土块和大量矸石,被自然留在原地。

    “这样装,”何雨柱跳下来,拍拍手上的煤灰,“车上拉走的,都是好烧的松快煤。底下的冻土矸石,等开春化了再处理。不耽误场里,我们拉的煤也好烧。”

    老郑和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法子省力又挑出好煤!几个老工人咧嘴笑:“这同志是行家啊!”

    老郑狠狠吸了口烟,冲何雨柱比个大拇指:“何组长,讲究!”

    装车效率大大提高,煤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老郑说话算话,第二天亲自带路,卡车沿着冰封的黑龙江支流开进一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

    屯子不大,木刻楞房子覆着厚厚的雪。

    听说有粮食换,屯长和几个穿着狍皮袄的鄂伦春汉子很快围过来。狍子肉干、风干的野鸡、用柳条串着的冻江鱼……还有整张的猞猁皮。

    交易没用太多现金。何雨柱带来的白面、挂面成了硬通货,尤其是一包金黄的黄花菜,被一个鄂伦春大娘当宝贝似的换走,说要给生病的小孙子熬汤。

    两麻袋白面加干货,换回半车斗山珍和两张上好的猞猁皮。

    临上车,屯长又抱来一坛子东西,拍开泥封,一股浓烈的酸甜味飘出来:“同志,这是俺们自个儿采的山都柿(蓝莓)熬的酱!不值啥钱,带着路上吃!”

    何雨柱道谢收下。卡车驶离靠山屯,后视镜里,屯长和几个汉子还在雪地里挥手。

    “师傅,这趟值了!”马华兴奋地看着车斗里的收获,“煤搞定了,还弄这么多好东西!这皮子真厚实!”

    何雨柱拧开军用水壶,喝了口冰凉的茶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搞采购的,眼睛不能光盯着计划本上的数字。有些东西,钱和票不好使,得用对路子的东西换。”

    几天后,卡车拖着沉重的煤车和满载山货的车斗,碾过边境线的皑皑白雪,踏上归途。

    车窗外是望不到头的林海雪原,偶尔有裹着棉帽的边防民兵骑马巡逻的身影掠过。

    何雨柱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苍茫的天地。

    这一次,系统没有提示签到。何雨柱有点意外,毕竟之前只要到新地方,都会有签到的。

    车轮滚滚,卷起雪沫。下一站,或许该去尝尝南方的米,西边的羊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不错,请把《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