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夏家的人终于对萧迎的书铺动手了。
这次夏家做的很聪明,并没有亲自出面,而是煽动了一群书生去闹事。
说书铺的印刷书籍价格太过低廉,导致大家都来买这种书。
而不再买他们抄写的那些,断了他们的活路。
数十名书生将迎风书铺团团围住,声泪俱下,字字泣血。
很快便吸引来无数百姓围观,将附近街道都挤得水泄不通。
“后来呢?”
萧迎面色平静地问道,似乎早就料到会出现这种事,半点也不惊讶。
与她汇报的康若兰含笑说道:“后来自然是被夫人亲自选的那位白丽娘掌柜巧妙化解了。”
原来这些书生大部分来自云安县的穷苦人家,有的确实以抄书维持生计。
但也有那么些是受人蛊惑,甚至拿了钱财故意闹事。
白丽娘便分而化之。
先让隐藏在暗处的高手将那几名挑事的控制住,让他们说不出话来,然后才对付真正的书生。
“丽娘让那些以抄书为生的人站出来。”
“那些人原本以为要拿他们开刀,结果丽娘却为他们介绍了迎风书院的活。”
“这些人一听去迎风书院当教学助手,不仅不用给束脩,还能跟夫子们继续学习,顿时动心了。”
“听闻每个月还能拿一到二两银子的工钱,更是立马倒戈,全部同意。”
说到这里,康若兰自己都笑了起来,目光中满是对那位白丽娘的赞赏。
萧迎微微颔首,给书院招收教学助手是她提出来的。
实在是因为年后来上学的孩子太多了,那几个夫子根本管理不过来。
而且书院又开始扩建了。
这次直接划分为男校与女校,中间以一块湖泊隔开,最初计划的那几十亩地全部派上用场。
招收这些贫寒学子当教学助手可谓是多赢。
任何一项革新的举动必然会导致一些人受益,也会导致一些人受损。
那些书生虽然是被人利用,毕竟她的书铺根本没有发售几种印刷书籍,但也代表了一个趋势。
以后由月国官方发售这种低价书籍,必然导致全国无数以抄书为生的人失去饭碗。
这些人只能选择别的方式谋生,而去书院当助教就是个很不错的出路。
以后读书的人越来越多,需要的夫子肯定也就越来越多,这些人完全可以半工半读。
她的迎风书院这次就算打个样了。
“然后呢?”她又问。
于是康若兰继续说:“然后事情就简单了,闹事的被控制住,以抄书为生的书生们有了新去处。”
“剩下那些纯粹凑热闹或者打抱不平的,渐渐冷静下来,也就没了话说。”
“丽娘这时候才与他们分析利弊,直言迎风书铺根本没有几种印刷书籍,不会耽误他们抄书赚钱。”
“再者,如此低廉的价格让无数人都受益,他们以后若是来此买书也会受益。”
“围观的百姓纷纷附和,一些人甚至斥责那些书生,自己读了书就看不得别人低价买书。”
“直将那些书生说得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意识到受了有心之人的挑拨。”
萧迎目露赞叹:“丽娘这一手确实不错。”
先分而划之,再迅速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这两样之后,根本矛盾就解决了。
否则若是先与书生们分辩,对方正在气头上肯定听不下去,指不定会爆发更大的冲突。
“对了,那几个挑事的被送去县衙,招认是收了银钱故意来闹事,却不知道背后之人的身份。”
康若兰又说道,微微皱起眉头。
萧迎道:“不急,他们迟早会露出狐狸尾巴。”
不希望印刷书籍推广的人不在少数,她也懒得去猜到底是谁。
反正若是敢闹到她面前,她不介意拍死。
经过这次事件,原本观望的商人开始陆续进货,带去别的州县,倒是因祸得福。
“夫人,外面有一位叫唐景的举人上门求见。”
就在这时,何长贵忽然进来汇报,打断了萧迎的思绪。
“唐景?”
萧迎脑子里陡然出现一位年轻俊朗公子的模样。
之前白芷等人与她汇报过,这次的流民里有一位举人老爷,刚过而立之年。
前几日新村开建时她也瞥了一眼,有点印象,只是不知对方上门有何事?
“让他进来吧。”
若是没记错的话,她应该是让陈杰安排了这人一家,就住在书院里。
这样的人才必然要拉拢,如果愿意留在书院执教,那就太好了。
当然,还得先看看对方的品行。
不多时,便见一位二十七八的年轻男子在何长贵的邀请下走了进来。
男子眉目舒朗,容貌极为出众,长身玉立,颇有几分风流洒脱姿态。
便是萧迎见过不少美人,也不由暗赞了一句。
“在下唐景,见过萧宜人。”
唐景唇角含笑,朝萧迎行了一礼,恭敬谦和。
此人正是南宫景言。
观察了好几日,他今日终于主动找上门来了。
进入宅子后,未发感觉萧迎不容小觑。
这宅子内外的灵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让他仿佛回到了国师府。
“唐举人不必多礼,请坐吧。”
萧迎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对方,给予这位举人足够的重视。
“谢宜人。”
南宫景言笑意加深,态度不卑不亢。
有侍女送上茶水点心,萧迎这才继续开口。
“唐举人这几日在书院住的可还好?”
“谢宜人关心,在下与家里人住的都很好,说起来还没谢过宜人大恩。”
“住得好我就放心了,若是有什么需要唐举人可以尽管说。”
萧迎原本只是客气一句,没想到对方还真顺着杆子往上爬。
南宫景言当即接口:“在下此番前来,还真有一件事情想麻烦宜人。”
萧迎微微凝眉,这人还真够不客气的。
“唐举人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能帮的一定会帮。”
南宫景言看出她的不悦,却假装没看见,心中暗自好笑。
“唐某初来乍到,与家里人一直住在书院也有所不妥。”
“听闻宜人有一处搁置的老宅,所以想买下来作为落脚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