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令宜听见后,轻笑一声,那双看起来不像是下厨的细长雪白的手指按住一截青葱,手下的动作均匀而有力道地切成葱花,“顶多一刻钟就能吃饭。”
小春这时候终于对自家小姐的厨艺有些好奇,“小姐这说的麻酱面,到底是什么面?”
她都不曾听过。
街头巷尾的面馆可不少,什么三鲜面,什么羊肉汤面,豌杂面都很多,但是这麻酱面是什么?
明令宜将葱花还有蒜末,并上辣椒粉和少许芝麻全都倒进大碗里,油锅烧热,直至滚热,然后将热油入碗,只听得“滋啦啦”的一连串的油爆声,葱姜蒜末和辣椒粉在瞬间被滚油激发出来的香气,一并飘散在了空中。
“好香好香!”小春已经忍不住努力吸了吸自己的鼻子。
新磨麻酱封入陶罐静置一段时间,等待油脂与固体微粒悄然交融。
明令宜利用这段时间,又将豉汁加上葱白,再加上饴糖熬制成带着粘稠的香甜的酱汁,然后倒进刚才已经用滚油跑了一遍油炸出香气的葱姜蒜末的大碗里,最后又加了两滴麻酥酥的花椒油和香醋,搅和起来的时候,这味道的层次感就更加分明,也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香气,令人不断分泌口水。
至少小春现在觉得自己咽口水的频率有些高,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觉得自己吞咽口水的声音似乎也有些太大了。
“拉面,烧水。”明令宜让小春准备下面条。
二八酱沉淀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开盖时复合香气已沉淀得圆融饱满。
明令宜挖了一大勺的二八酱在刚才已经填好的酱汁油的大碗里,搅和后,再将沸水煮熟的面条夹进碗里拌匀。
小春站在一旁,看着白瓷碗里盘着一窝玉带似的面条,根根分明,琥珀色的麻酱裹着细碎的芝麻粒,像熔化的金箔般缓缓从面山顶端滑落,在面与面的缝隙间渗出诱人的油光。
每一根面条似乎都被浓郁的麻酱包裹,芝麻香气混着蒜泥的辛香直往鼻子里钻,其间又窜出一缕米醋的清爽。
在麻酱面里,她家小姐还焯水了一把豆芽。
“这碗面还应该配点黄瓜丝。”明令宜一边做一边小声嘀咕道。
只不过时节不对,在冬日想要吃到小黄瓜,几乎不太可能。
小春才没管有没有黄瓜丝,她光是闻着这味道,看着这一碗面条,就觉得这一定会很好吃。
她的视线就眼巴巴地盯着明令宜那双拿着筷子的手上,恨不得抢过自家小姐手里的碗筷,她一定能更加快速搅拌均匀。
终于,小春面前放下来一只碗,明令宜将大碗里的一大半的面条都拨进了小春面前的碗里,“尝尝。”
她话音刚落,小春手里的筷子已经夹了一大夹的麻酱面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筷子挑起的面条,黏稠的麻酱便拉出金丝,面条在筷尖颤巍巍地弹动。入口先是芝麻的醇厚在舌面铺开,继而尝到隐藏的辣味,花椒油在喉头有些发麻,但更多的还是香气。
小春压根就没品尝出来所有的味道,已经又迫不及待地再一次将筷子从碗里夹起面条,送进了自己嘴里。
从前自家老爷是开酒楼的,小春跟了个好脾气的主子小姐,根本不愁吃喝。
服侍在小姐身边,她这个做丫鬟的,也能顿顿吃肉。
但是小春从来没想过,原来一碗素面,一块肉的都没有的素面,竟然能这么好吃,竟然能香成这样?!比她从前吃过的卤味面条都好吃!
明令宜也喜欢吃麻酱面,这道面食,还是当初她在大漠时,偶然家里招了一名从燕赵之地而来的厨子,厨子说他们那地方有一道这样的面食,明令宜很喜欢这味道,便也跟着学了两手。
不过她喜爱是喜爱,用膳的速度和姿势,还是从前的模样,慢条斯理,一口都要嚼好多次,这才慢慢吞咽下去。
所以,当明令宜那一小半的面条才吃了不到一半,对面的小春已经吃光,甚至还从锅里捞起来了最后两根豆芽,把碗底给刮干净了。
明令宜感受到小春的视线,抬头,“好吃吗?”她笑眯眯问。
小春还没回答,就已经先打了个饱嗝儿。
“小姐可真厉害!”小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她刚才吃得太多,又吃得太快,这才在小姐跟前出丑。
在说这话的时候,小春还有些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皮。
明令宜:“你喜欢就好。”
她倒是没有多此一问小春吃饱没有的话,毕竟刚才那个饱嗝儿,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小姐是什么时候学会下厨?之前都没见过呢!”小春疑惑问。
明令宜夹面的手一顿,随后道:“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今天是第一次尝试,但看起来好像还很不错。”
小春不疑有他,“小姐本来就很厉害。”
明令宜是看出来了,这胖丫头是无脑吹捧者。
她眼里忽然有些怔然。
小春这般模样,让她不由想到了从前伺候在自己身边的羽衣和烟霞。
当年她将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两个大丫鬟带进宫,原本想着凭着自己皇后的身份,想要护住两个人,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
奈何世事无常,她终究还是高看了自己。在深宫里,她连自己都护不住,又如何能护得住自己身边的人呢?
想到自己离开后,坤宁宫的那些人的处境,明令宜不由叹了一口气。
也不知道如今羽衣和烟霞如何,她想到自己在昏迷时,羽衣还想要去蓬莱宫找宸妃讨要个说法的模样,不敢深想。
“啊秋!”
这时候,在太子府上的羽衣,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她从前是坤宁宫的大宫女,但自打自家娘娘崩逝后,她被那夜纵马宫城赶回来的皇上安排到了太子身边。
太子启蒙后,并没有居住在宫城里的东宫,而是搬出来,住在辅兴坊内。这里靠近皇城和宫城,也距离国子监很近。
皇上安排了太子的老师,但没有让他一个人在宫里听课,而是跟国子监的学生一起,每日都要准点去报到。
不过太子若是想要每日从东宫进出去国子监的话,皇上也不会说什么,是太子自己选择住在宫外。
毕竟,宫外距离国子监要近很多,小太子都还那么小一只,每日都觉得睡不够。
也不知道当初皇上的这个安排,是不是早就已经考虑到这一层。
“羽衣姑姑是否身体不适?要不要孤请太医来看看?”在听见羽衣打了好几个喷嚏后,现在入了夜都还坐在书房里练大字的太子李砚,抬头问。
虽然他已经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严肃又有威仪,但一个才五岁的幼崽,声音还是奶声奶气,有些可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