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酒馆】遍布长安城……
长安总馆坐落未央宫墙外,掌柜刚换成一位中年人,酒客喜欢叫他尧老板。
老板是啥意思,酒客不懂却看出他,为人古板。
尧老板冷峻的脸,连酒鬼都会被吓成人。
建安四年的除夕过了,城中纷纷扬扬的雪,它闻不到朱门酒肉臭,就覆盖路有冻死骨。
正月初十总馆开张,尧老板在柜台—,写日志:
“末历公元二零零年春,龍历建安五年正月十五•雪”
“李傕、郭汜没死还活得好好,昨夜当面撕毁《龍西条约》,大掌柜养虎终究为患。”
“此事可溯源至,末法历一九二年,初平三年。”
“董卓残暴威天下,欲对献帝行废立之事。”
“司徒王允为护汉正统,以他义女貂蝉为饵,先许配董卓义子吕布,又送貂蝉入宫侍董。”
“吕布一见钟情貂蝉,本以为有情人,终成眷。”
“不识王允连环,美人、离间二计。”
“初平三年四月中旬朝会。”
“早对董卓心怀杀意的吕布,借一言不合以戟诛杀之,后宣称奉帝诏清君侧。”
“害怕董家报复,王允又对吕布建议,焚宫断脉。”
“吕布为求娶貂蝉,烧了董卓的肚脐泥宫。”
“泥宫藏脉【斗】奇经,总揽灵体蓄力和传嗣。”
“吕布以此向麾下传达,斩草除根董家子嗣,最终董家被满门抄斩,只剩女婿牛辅尚存。”
“另三掌柜父亲蔡邕,与王允有私怨,被牵连。”
“【龍門】第二掌柜李儒,雍州总栈掌柜总揽雍州事。”
“施桃代李僵计以一位死囚,替代蔡邕赴法场应死劫,转移无数典籍到洛阳。”
“使我炎黄一族,文明得以再续薪火,功高至伟!”
尧老板写到这里,放下手中笔沉吟不语……
他是【大家酒馆】缔造者,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如今任职【龍門】十掌柜,有权翻阅绝密档案。
无知的人无惧无畏,知道越多的人,多敬畏。
知悉越多绝密,他心里越敬畏。
【龍門】就庞然无比冰山。
龙门客栈是它现世的一角,但真正他感到敬畏的事,是前瞻布局、人力、武力……
如此复杂框架,居然是东家三岁时,亲自搭建。
至于大掌柜贾诩,只是掌管、执行、完善者。
东家还能改命人与事,该死的人、该发的事,不按他所知末世历史,如期死去如期发生。
他怀疑贾瑟的身份,是穿越多次者,很逆天。
比如洛阳起火的那夜,东家在洛阳还带头扑灭火。
这把火证明东家早就知道,洛阳会在某年某日起火,还是董卓下令点的火。
甄尧细思极恐,粗思恐极不敢乱思,只能再写:
“王允鸡肠野心家!以大义之名排除异己。”
“到处捕杀西凉练气士,危及西凉铁骑存亡,更危及到我【龍門】发展,大掌柜不得不出手。”
“他以真名贾诩身份,帮助西凉铁骑,进长安。”
“还与李傕、郭汜,签定城下之盟。”
“《龍西盟约》核心有三条。”
“一、【龍門】助郭李破长安登朝堂;二、郭李助【龍門】占领城中地;三、建安五年撤军回西凉。”
“在王允报复下,朝不保夕命的郭李,爽快定约。”
“如今盟约已到期,郭李却出尔反尔不撤。”
“昨夜我奉大掌柜之命,盛情款待郭李二人,在席间提起盟约一事,二人蛮横毁约背信。”
“毁约后竟要我【龍門】,一月内撤出城,胆真肥!”
“是西凉军十万练气士,给他们驱逐【龍門】的底气吗?”
“这一场树欲静而不止的风,最终能卷起多少堆血?我想肯定能堆满皇宫……”
甄尧肃煞停笔,吹干了日志上墨迹,才收起来。
午后的阳光洒落,酒馆门口突然暗下来。
一位虎背熊腰的营将,走到柜台前低声说:
“尧老板!快准备一万桶葡萄酒,郭将军要犒劳飞熊军。”
“酒钱就记在我账上,二月二龙抬头,来清账!”
他一边低声说,还一边拍柜台。
还连续不停拍三十下。
一下一千人、三十下三万人,甄尧不动声色地数着,随后让伙计带他取酒。
“毁约还想突袭……”
甄尧一边怒骂他们,一边离去。
一走进雍州龙堂,就碰到一位中年男子。
他风骨清峻却很和蔼,坐在堂上如教书匠,谁能识得他就是李儒,搅动天下风云人物。
甄尧知道他和贾诩,一起护道贾瑟,这件事。
还知他们联手助董卓,从西凉刺史步步权倾朝野。
李儒崇尚儒家治国理念,厌恶世家以儒学结党营私,以望族威望胁迫汉皇。
比如袁杨二家,把天下的士子视为——爪牙鹰犬!
为重振儒家仁名,李儒把名字舍去孝字。
百善孝为先弃孝伪善,以恶制恶铲除恶世,贾诩青出于蓝胜于蓝,行事作风恶上添毒。
贾诩有胆养虎为患,必然早就准备——囚虎柙。
李儒是那道柙,抬头笑看甄尧……
正月十五是节——元宵节。
蔡琰形只影单度过除夕夜,却对影成三人过元夕夜,朱雀牌坊门楼依旧在。
她的心不在了,看到甄宓挽着贾瑟,心裂开了。
看他们妇唱夫随,她的心破碎化为齑粉。
她强颜欢笑领路,带着贾甄二人看花灯:
春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那繁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朱雀坊,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星光闪,蛾儿雪柳飘荡,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浮动处,追忆与他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呼儿,魂牵梦萦勾走竹马心。
“蚊子,协哥在宫门等!迟到了他不舍打你,肯定揍我……”
一道熟悉的声音,唤醒追忆流年的蔡琰。
看贾瑟被甄宓拽着跑,蔡琰知道他很能跑,小时候元夕他们两人,都会在街巷到处跑。
跑去给这家送刀肉,给那家送罐蜜,送袋盐……
五年前他没来,是刘协带她跑……
洛阳百姓又过一个元夕。
今年元夕夜的烟火味更呛人,百姓家家户户齐放花,皇城北宫的烟花最美……
刘协还在洛阳,在【龍門】暗中帮助下,逃进洛阳。
遇到贾瑟在吹牛:
“汉帝,你是汉族缔造者子孙。”
“你祖有大功于炎黄族,你是一条真龙天子,应得到该有体面善待,应得到该有的一切。”
贾瑟比刘协小一些,十五岁的刘协,听笑了。
在逃出升天欢喜之下,刘协当即拍胸膛跟着吹牛:
“小屁孩,这条真龙以后是你哥,有人敢骂你揍你就告诉我。”
“我可是个很厉害的练气士,不管对方是谁我都敢揍,你笑啥笑再笑我哈哈……”
“哈哈哈……”
一童一少笑声,笑成一少一壮笑声,直到现在……
刘协依旧是汉帝,群臣也不必挖野菜吃……
【龍門】多一位漢龍皇,带着不知情的臣子,坐镇洛阳当名义共主,平日勤习文苦修武……
自从带甄宓闭关后,贾瑟就没打算,来洛阳。
他懂蔡琰的心,蔡琰不懂他心。
奈何协哥派人送信来:
“瑟弟,听说你摘下那朵最贵真花,大喜之事都不请我喝酒,是不是忘记了你大哥!”
最后那感叹号,一竖到底点在纸外,他很生气!
贾瑟连夜带甄宓,屁颠屁颠感到洛阳城。
甄宓路上纳闷问贾瑟:
“阿瑟,你咋那么畏惧协哥?”
贾瑟一脸敬重地回答:
“宓儿,他是个仗义的大哥。”
甄宓来到北宫门后,看到发生的事,才知道:
刘协真是个“仗义”大哥,“仗”着元武夫气力胖揍“义”弟。
蔡琰见怪不怪地挽着甄宓,朝北宫中的濯龙池走去,二女一边走一边闲聊……
一路轻笑不断,蔡琰提起竹马旧事,甄宓呵呵……
甄宓说点日常事,平淡无趣得蔡琰咯咯……
鼻青脸肿的仗义兄弟,二人很快就跟上来,越过二女直奔永乐宫,赶着去亲手摆烟花。
大过节还是自己来,像个普通凡人,庆贺下。
二女都尬笑着走进宫。
看到永乐宫烽火台的烟花,她们才露出惊喜的娇笑,笑得都比褒姒美多了。
周幽王以烽火,戏周朝的八百诸侯,博褒姒笑。
贾瑟以乱堆烟花,博得甄宓的咯咯娇笑。
甄宓走过来帮他擦汗,蔡琰快步上烽火台,把乱七八糟的烟花堆,一个个认真摆正。
还对隔壁烟花台喊:
“蝎子!烟花不能叠放!会爆的!”
刘协正堆得满头大汗,一听这话很不爽地回怼她:
“蚊子!瑟弟有了那朵名贵的真花,哪需要你去帮他摆烟花,还不快点过来帮我摆。”
“这一座濯龙池,不但能给真龙洗脚,还能洗泪。”
“有时间你就过来,我陪你一起洗脚洗泪。”
蔡琰恼羞成怒地娇喝:
“谁要跟你洗脚洗泪!”
刘协忿忿不平地怒吼:
“我以泪洗面给你看!”
这话把蔡琰吼落泪,她懂刘协的心,一直懂。
竹马长成竹杖,支起山里人家。
青梅成熟终将落皇城……
她父亲说过的话声声入耳,非常人行非常事别打扰,她望着刘协真挚眼神……
想起这座洛阳,从败落恢复到鼎盛,点点滴滴:
刘协傻傻陪着她,一起度过千千个日夜。
两个人一起一砖一瓦,重修焕发古都新貌……
一起走街串巷安民心,鼓励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一起唉声叹气,一起重现桃源,一起笑……
东家只看到繁花似锦,却看不到种花护花的辛酸!
在呦呦声中夜空烟花璀璨,甄宓紧紧挽着贾瑟赏花,贾瑟却低声地宽慰她:
“蚊子爱看烟花,在洛阳城北宫烟花,最美最亮。”
“我看过蚊子的背,协哥知道后耿耿于怀。”
“可那时我和蚊子都很小,很多那个年纪的娃,还成群结队下河裸泳,他心眼比针还小嗷……”
贾瑟腰间如被针刺,甄宓的大拇指——掐食指!
男人心眼很小,女人心眼不大。
烟花璀璨后就是寂寥……
蔡邕绝望的心却激动不已,半个月满头银发换黑发,可惜脸配不上这抹黑!
他就厚着老脸,请甄宓传授他巫术,被婉拒了。
他还厚着老脸说:
“我女儿是【龍門】的掌柜。”
“我女婿是【龍門】的龍皇,我算是半个龍門人,教我《大巫论》不算外传,人总要讲点人情嘛。”
眼看甄宓就要答应,她的锤很坚硬,心很软。
贾瑟却拉着她踏空而去,不理不明白怎么活的人。
以前蔡邕打死不加入【龍門】,可以理解他是忠于汉室,如今还厚着脸吃空饷!
蔡琰私下问他,为什么死活不加入,他回答说:
“【龍門】遇到麻烦时,总要有个人出面调停。”
“文姬,你们所见天下是世俗,世外之地不知多少,仅《列子•汤问》就记载了,渤海之东有五神山。”
“岱屿、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门林立,是世外……”
蔡琰不再强求,甄宓不敢乱传。
《大巫论》是部祭巫祀论。
论分《天祭典》、《巫祝典》、《地祀典》,《太平经》与它不可同日而语,《太平经》只博大不精深。
天地万物万灵,经中只是点到为止,类似全书。
《大巫论》专注三事,如何祭天、祝由及祀地。
《巫祝典》传道三种巫术,祈福、诅咒及祝由术,施巫术需借三运之力,天运人运以及地运。
在刘协下聘蔡琰后,甄宓借得天运,以祈福。
为蔡邕祈得觉醒灵根,奈何第一次施术没啥经验。
甄宓只帮他觉醒了水灵根,灵体经脉得以枯木逢春,满头白发得以变黑发。
可蔡邕的皮相,还是无法恢复青春,依旧显老。
蔡邕当然不甘心,谁不想活得青春一点。
贾瑟怎会继续惯着他,蔡邕纵有千般理由,不加入【龍門】就是外人,巫术之重岂能外传!
再说长安风起云涌,他是【龍門】东家,必须去……
一路追星赶月,甄贾一路闲话:
“宓儿,西凉军多是【天門】子弟。”
“奉师命下天山入俗世争锋,董卓是一众弟子的师兄,本有夺取国祚的契机。”
“奈何出师未捷,身先死在吕布戟下,功亏一篑。”
“李傕、郭汜在【天門】,是董卓一派的小人物。”
“之所以还让他们活着,会跟他们城下订盟,是不想太早惊动【天門】,过早引爆世外之争。”
贾瑟和甄宓一起时,他的话有点多,能理解。
毕竟甄宓是他的内人,不能太坦白也不能太隐瞒。
不该说的事打死都不能说,迟早会知道的事尽早说,免得甄宓知道后发飙。
甄宓早就知道,她曾掌管甄家情报,知道这事。
不过还是很满意,送给了贾瑟一个春波……
她望着远处的长安城,看到城外那座郿坞,灵光一闪想到个主意:
“阿瑟,把它作为总堂如何?”
“当初董卓建坞堡时,曾对麾下众将,夸海口。”
“(此坞无可匹敌!百万之师来攻,亦难破我壁垒……)”(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