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捡漏契机,新能源造车资质入场券

    “现在续航提升的比例这么大,如果将电池容量适当缩减一些,我想利润还可以进一步扩大。”

    俞年不禁开口道。

    上个月他们两款车出厂的总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多台。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数字!

    上次被车评人抨击的视频发布后,销量还真就如许易说的一样,不跌反涨,就连一些原本不关注老头乐车型的人群,都注意到了他们星辰汽车。

    这么好的销量,哪怕每台省下几十块的成本,也是非常庞大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产品在发售爆火过后,就会偷偷的优化结构,进行降本了。

    因为收益实在非常高。

    优秀的策略,应该是降本的同时增加效率与性能,但很多厂商为了图省事,或是为了利润,在感知不大的地方,直接进行了阉割。

    “现在谈阉割还为时尚早,我要的是降本增效,而不是单纯降低产品力来节约成本。”

    许易否决了这种做法。

    “其他几家品牌的微型车都开始大力降价促销了,降价最狠的雷丁汽车相关车型,已经降价了五千元,来应对我们的产品,现在我们进行小改款迭代,也是未雨绸缪而已。”

    其实。

    听起来很夸张。

    头部老头乐品牌,将售价整整下调了五千元,竟然还能有充足的利润。

    这就是下沉市场太过混乱所导致的。

    因为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产品没有一个清晰标准,各家实际研发和投入也不透明,再加上某些地方工厂享有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扶持,售卖策略种种外在因素,有的企业能将成本拉低到一个极其夸张的地步。

    此前都是野蛮生长的势态。

    可随着禁摩令的到来,和星辰01、02的发布,创造了一个销量奇迹,甚至打破了几家头部工厂的单月销量记录,就仿佛在混乱的水面中丢下了一块巨石。

    星辰01和星辰02的定价,以及相关产品力,成为了两道衡量的标准。

    也意味着行业开始加速走向竞争化。

    目前星辰旗下的两款车子,市场定位还是相当稳固。

    续航和配置比它高的,设计没它好看。

    价格比他低的,各方面又差了不止一节。

    ……

    开完内部会议。

    许易回到办公室单独坐了会。

    “许总,你让我查的有可能出售新能源造车资质相关厂商,我都查到了,近期其中两家有些眉目了……”

    人事部经理方子强走进来。

    最近人事的工作量属于超级加倍了。

    但这也不耽误许易单独多指派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替自己留意新能源造车资质这事儿。

    相对于公司近期的技术研发和发展,这件事的优先级甚至还排在首位。

    几个月下来,公司营收接连突破,回笼了大量资金,他的心思也活泛起来。

    别看现在公司发展迅猛,创造微型车销量神话,几个月净利润都突破到五六亿,但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即使老头乐的市场全部吃下,也及不上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大潮九牛一毛。

    车站牌近在眼前。

    再不买票上车,可就来不及了。

    …

    “怎么说?”

    许易微微起身。

    “容我先喝口水。”

    方子强坐下来,口干舌燥的他连灌了两口热茶。

    这两个月当牛做马,又是挖人又是招聘联系各方跑来跑去,加上人事部门自身的扩张,还有打听留意新能源造车资质的事情。

    他已有了几分从“超级牛马”进化为“核动力牛马”的趋势。

    当然。

    奖金和绩效是到位的。

    否则的话,就算是核动力牛马,也得当场炸膛!

    “不急,我这还有两包普洱茶你等会带回去,港区代购的高级货,提神效果好,市场部新采购了一批宁夏的特贡黑枸杞,晚点也给大伙儿发了,人到三十,得多注意身体,精力的提升。”许易眼笑眉开的说道。

    方子强:“……”

    听起来是体恤下属的话语,但怎么感觉哪里怪怪的。

    算了。

    说正事。

    “近两年转手新能源造车资质的有不少车企,多是因为经营不善或是被大资本并购了,目前能查到的有意向公开出售新能源造车资质的企业,几乎是没有了,不过通过多方渠道联系,还是查到些内幕消息。”

    方子强开口道。

    大资本的嗅觉,总是敏锐的。

    在国家不再派发造车资质这件事几乎明牌的背景下,任谁都知道未来一张造车资质牌照会“一票难求”。

    身价飞涨。

    但也不是说手握造车资质,就能高枕无忧了。

    因为未来的国内环境,根本容不下那么多车企。

    有资质,你也得把车子造出来,能卖得出去,才算是活下去。

    百亿资金都只是起步。

    烧了几百亿、千亿亏得倒闭的也不是没有。

    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

    没有实力和资本的玩家,只能被迫转卖股权资质,清空资产离场。

    “目前我们查到两家因经营不善想要转让造车资质的企业。

    其中一家是哈飞汽车,因为长期经营不善,加上历史债务累计,去年就宣布破产了,内部消息说是把38%股份挂牌出售,作价1元。

    但需要承担40亿债务。

    不过这家公司在哈尔宾有一间工厂,还有一条年产15万辆的铃木生产线。

    ……”

    哈飞汽车算是曾经国内的比较早的汽车品牌了。

    论造车历史可以追溯到99年,还有军工企业的背景,是曾经微型汽车的老大,但是因为多方原因和经营不善,也是沦为央企弃子了。

    现在除了本身具有的生产资质外,简直是一块烫手山芋。

    花40亿去接盘,除非是脑子进水了。

    “算了,另一家呢?”

    许易连忙打断。

    他没记错的话,最后是长安福特斥资花了66亿收购了哈飞汽车的全部股份,包括工厂和所有产线资产,但最终也泯然了。

    当然。

    这是哈飞汽车总资产和股权的清算,单单一张独立新能源造车资质牌照,还不至于卖上几十亿。

    方子强顿了一下,随后略带苦笑的说道。

    “还有一家情况很特殊,只能说作为备选中的备选。

    我查到公示信息,山栋国金集团去年提交了新能源牌照申请,而且具备申报条件,但目前还在待审批阶段。

    且这家公司在今年3月,就因为钴价暴跌,炒作矿产失败,有五亿的银行贷款违约,如果我们出资将其收购,也相当于同时具备了造车资质的申报条件,只是不确定最终能不能审批下来,目前来看这个希望是很渺茫。”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不错,请把《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