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你怕不怕?【求月票】

    与此同时。

    京城也已经同时进入了波涛汹涌和暗流涌动的两种状态。

    朱厚熜下诏将夏言重新拜为内阁首辅,接着又将阁臣翟銮、兵部尚书张瓒和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杨博停职下狱,命夏言领衔彻查三人勾结山西官吏、商贾之事。

    然后就忽然宣布自己龙体有恙,搬入了西苑隐居养病。

    “龙体有恙”这四个字,便如同在已经涌起风浪的水中又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

    使得一时间水上、水下皆是无序的乱流,京城权贵和朝廷大臣个个晕头转向,几乎所有人都暗自动起了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

    翟銮、张瓒和杨博被革职查办的事情,反倒没能引起太大的波澜。

    须知人们的注意力向来都是十分有限,哪怕再大的事情,只要能搞出更大的事情去掩盖,便总能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

    只不过以前这种手段都是满朝文武用来对付朱厚熜,牵着朱厚熜的鼻子走的。

    毕竟朱厚熜在明,满朝文武在暗。

    而对于朝野之间舆情的操控力,也是满朝文武远胜于朱厚熜。

    朱厚熜就是想用这种手段对付满朝文武,也没有这个条件和契机,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不得不妥协、妥协、再妥协……

    而这一回。

    鄢懋卿依旧是那么的顾头不顾腚,在太原府搞出来了这么大的阵仗。

    夏言又莫名其妙转了性子,居然不惜替他背负骂名与黑锅,也非要把自己送上了赌桌。

    这便等于同时将条件和契机递到了朱厚熜的手中。

    本来就生性好赌的朱厚熜又怎舍得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深思熟了一番之后,果断就又选择将三个皇子当做杠杆加了上去,欲在这场赌局中搏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

    说真的,这是他自登基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内外之事皆在控制之中的感觉。

    就连当初张璁和桂萼在的时候,也未曾给过他这样的感觉。

    他的感觉素来都很敏锐。

    他能够感觉的到,当初张璁和桂萼虽都有用心为他办事,但却也始终对他有所保留,甚至他们还始终抱有融入官僚集团的心思,企图得到官僚集团的承认与赞扬。

    因此他对这二人亦有所保留,后来才会扶持李时、夏言、王廷相、翟銮等人加以制衡。

    可是鄢懋卿和这回的夏言不一样。

    无论此事成败与否,这两个家伙这回肯定都没有坐在赌桌旁去当赌客,而是直接将自己当做筹码摆在了赌桌上。

    这正是朱厚熜一直以来求而不得的局面。

    之前那种基于规则与秩序的朝堂之争,在他看来就是一场所有权贵朝臣都想坐在赌桌旁,将他的皇权视作可以分配的利益,拉他一同下场试图重新分配皇权的赌局罢了。

    这是朱厚熜最无法忍受,也最无可奈何的!

    这天下是他的,这皇权是他的,这赌桌也是他的,所有人都可以掀桌,只有他不行……

    但现在,情况略微有所不同了。

    对于鄢懋卿,朱厚熜是一万个放心,这个混账东西素来很缺心眼,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赌桌下面还有椅子可以坐。

    对于夏言,这老东西虽然心眼儿多的和马蜂窝似的,但这回朱厚熜已经细细分析过,确定这老东西没有中途下桌去当赌客的可能,就算他想下自己也能将其按住。

    因此这一回,他下定决心下了重注……

    好在目前为止,夏言也并没有让他失望。

    诏命一出,夏言便立刻开始了行动。

    先是奉旨组织三法司和锦衣卫联合行动,在詹事府的协同下,以雷霆之势将翟銮、张瓒和杨博控制了起来。

    然后便以内阁的名义,将山西定为试点,强行推动一项不知道在心中酝酿了多久的“考成法”。

    这项法令施行“三本账簿”办法,形成了一套以从内阁到六科再到六部三级监管链条,逐月核查、半年通查方式稽核政务进度,严格裁撤无所作为的冗官。

    如果鄢懋卿得知夏言推行是这么一项法令,只怕立刻便会看出来。

    这他娘的不就是后来张居正改革时推行的法令么,甚至连其中的具体细节都几乎一般无二!

    然后他就又要好好吐槽一下夏言了。

    敢情大明官场究竟有什么问题,又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整治这些问题,这个老东西一早就都心如明镜,心中也早有办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事情而已……

    当然。

    只下法令肯定不够,还得有人去执行落实才行。

    夏言先是去了一趟詹事府的稷下学宫,要来了此前已经经过鄢懋卿考验,加入稷下学宫的那些个低品科员言官的名单。

    紧接着他又拿着名单径直去了都察院,面见左都御史王廷相这个老相识。

    “子衡兄,听闻此前经过你那番内部清查,如今都察院有些职位已经有了空缺呐。”

    坐到王廷相面前,夏言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开门见山的道,

    “子衡兄也是知道我的,我生平最喜爱做雪中送炭的事,这不一想到子衡兄到了这把年纪还要因此事犯难,就立马给你送来了一批人才。”

    说着话的同时,夏言已经掏出那份名单,放在桌上推了过去。

    “这里没有外人,我便不与你见外了。”

    王廷相看了名单一眼,却并未立刻伸手去拿,而是皱起一张老脸来,不无担忧的道,

    “公谨贤弟,你最近究竟是怎么了,该不会是老糊涂了吧?”

    “子衡兄说的这是什么话?”

    夏言也不恼怒,还明知故问的笑了起来。

    “若非老糊涂了,你会牵头力推这个什么‘考成法’,你这可不是得罪一两个人,你这是在与整个朝堂为敌啊!”

    王廷相那张老脸皱的更紧。

    “呵呵,子衡兄岂不闻,一念通达天地宽?”

    夏言依旧捋须而笑,

    “自打我下定了决心回乡养老之后,这腰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一口气从承天门走到乾清宫也不喘了,见了皇上大声说话都不心虚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这朝堂上的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今我无论做什么,都没有了顾虑,不需计较那些得失。”

    “不就是与整个朝堂为敌么?”

    “若是这些人能够将我扳倒,助我得偿所愿,我非但不记恨他们,还得好好谢谢他们哩。”

    “不过他们若是不能将我扳倒,让我这考成法办成了,那可就怪不得我喽,要怪也只能怪他们自己无能。”

    “届时纵然我满朝皆是骂名,也正如你成天挂在嘴边的气一元论所言,这考成法能够办成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便好歹守住了胸中那口正气,日后咽气时亦可泰然处之。”

    “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

    王廷相闻言依旧上下打量着夏言,半晌才戏谑的道:

    “想不到自封上柱国的夏阁老,居然也有怕的时候,我看你其实是被鄢懋卿那个后生吓着了吧?”

    “呵呵,你不怕?”

    夏言反唇相讥,

    “你既然不怕,你这都察院这回因何内部清查?”

    “我这可不是怕了那后生,我只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了。”

    王廷相当即挺起胸来,欲盖弥彰的说道。

    夏言立刻又问:

    “那你这回怕不怕?”

    “这回我又因何要怕?”

    王廷相疑惑反问。

    “最近的事你也知道,鄢懋卿那后生这回去了太原,非但将布政使关杰山和太原的官员都给办了,还一举将翟銮和张瓒都拖下了马。”

    夏言笑道,

    “如今他又奉旨去了大同,我心中有一种预感,这厮在大同一定会遭遇更大的阻碍,也会捅出更大的窟窿。”

    “我以山西为试点推行‘考成法’,正是有心助他扫清阻碍,顺便尽快促成回乡养老的目的。”

    “而我要顺利推行此事配合鄢懋卿,便一定要调都察院的巡按御史前去协助督办,否则地方上那些官员一定不会坐以待毙,恐怕好事也能办成坏事。”

    “倘若事情最终坏在了都察院的巡按御史身上,也坏了他要办的事情。”

    “我再问你,你怕不怕?”

    “……”

    王廷相无言以对,这事是得慎重一些。

    这回派去山西督办“考成法”的巡按御史,必须得精心挑选,绝对不能出了疏漏。

    毕竟这后生实在不是善茬,如今栽在他手中的人已经不少,严嵩就不说了,京城四大国公也不提了,这回连翟銮这个阁臣和张瓒那个兵部尚书也栽了大跟头。

    因此实在不怪夏言对这个后生如此重视,生出前所未有的隐退之心。

    “所以,这份名单便是巡按御史的最佳人选。”

    夏言又推了一下名单,笑道,

    “可别说我不帮你,这里面的人皆是鄢懋卿上回亲自考验,获准进入稷下学宫的学士,自然也是鄢懋卿的人。”

    “稍后我以内阁的名义将他们调入都察院,你再给他们安个巡按御史的官职派去山西督办‘考成法’,如此不管出了什么茬子,鄢懋卿也不会怪到你头上,更无法记恨于你。”

    “另外,我再附送子衡兄一句肺腑之言。”

    “咱们年纪都不小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给年轻人挪个地方也不是什么坏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不错,请把《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