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 难处

    晚饭后的苏牧,一个人坐在自己的小书房中静静的发呆,面前虽然放着一本书,却是一个字都没能看进去。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不由得怀疑自己当初选择考检察院的决定是否真的正确?如果他当初选择留在安监局,虽然会受气,但是生活是不是至少不会变的像现在这么糟糕?在安监局即使再忙,他至少每天都能回家,周末和节假日都能陪伴家人,那样他和杨钰涵之间是不是就不会走到现在这种境地?苏牧正想的出了神,却被突然响起的手机来电铃声惊醒了。苏牧不由的苦笑一下,想想自己才三十出头,居然已经开始这么思考问题了,而且这种思考方式又有何益呢?

    苏牧摇摇头,似乎是在将这些思想从大脑中摇出去,然后才看向手机。是孙吴,那个跟自己一起在2013年考上公务员的前安监局同事,现在是市城管局法治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苏牧第一时间居然觉得是一种幸运,不是鲁松涛打电话来,不然自己这通电话接的真的要大费脑子了。

    苏牧接通了电话后笑着道:“孙处长,这大晚上的,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啊?有好事啊?”

    电话里传来的也是带着笑声的男声,两个人互相问候了对方的近况,也不知道孙吴是如何知道苏牧已经离了婚,也许是他妻子告诉他的,毕竟杨钰涵与他妻子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孙吴先是劝慰了苏牧几句,说着天涯何处无芳草,并调侃着苏牧现在是黄金单身汉,还约着在下次聚会时要多喝几杯。苏牧也顺着他的话题打哈哈互相开玩笑。

    “问你个事啊,我怎么听人说,你们在查局里啊?”孙吴终于将话题转到了正题。

    苏牧笑了笑,他知道这才是孙吴在这个时间点给他打电话的主要原因。苏牧笑了笑,也带着调侃的语气说道:“我们今天刚刚到局里调材料,你就有这消息了啊。你这消息灵通的啊?不亏是是市领导啊。”

    “我老婆那边都知道了,她一回家就跟我说起这个事,我想想还是跟你求证一下。”孙吴说的十分淡然,但是苏牧显然是不会全信的,谁知道是不是局里有人让他打听的。不过苏牧也知道孙吴的妻子在另一个区的安监局工作,工作内容是对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而杨钰涵的工作单位就属于她的监管对象。

    “现在只是调卷宗材料看看,你懂的,一个单位在一周左右就连续发生两起安全生产亡人事故,我们反渎局不看看材料也不行啊。”苏牧只能避重就轻,否认是不可行的。

    “哦哦,你个人觉得这事会怎么样收尾啊?会不会有人被追究责任啊?”孙吴显然不想被糊弄过去。

    “不知道啊,要初查之后才能知道啊,而且这事是领导说了算啊。”苏牧回答的有点黯然,甚至心里也有点愧疚,因为在苏牧想来这事也算是他提起的,不然沈晓不一定真的能够懂其中的门道。

    “这方面你现在是专家了啊,你个人想法呢?”孙吴的语气中似乎有着一种执着。

    “尽人事吧,锅肯定要是有人背的。”苏牧的语气中透着一股不确定的飘渺。

    “唉,这些你都懂的,做事的人也都难啊。现在各个安监局的人都在看着呢,我老婆说她们今天下午基本都是在讨论这个事情了,尤其是负责对于复工条件进行检查的兄弟们,一个个都盯着呢。”孙吴的声音中透着一股无奈,“这个案子结束了说一声,我们的聚会还得继续下去啊。”

    “嗯嗯。”苏牧应答着,他明白孙吴这么说是告诉他,他不是为了局里的人打听情况,是为了他老婆。

    很快两个人的话题又回到了日常中。电话挂断后,苏牧感到了一种无力的心累,苏牧知道电话那头的孙吴恐怕已经有点防着自己了,不再是之前的那种相处了。这事会给他们所有人提了一个醒,大家已经都不再是以前了,虽然以前也不是真的十分紧密,但是至少也没那么多小心机在的。这些可以说有点朋友成分在的身边人,恐怕也要慢慢开始疏远了,客客气气的疏远。

    “也许离别才是生活的主色调吧,不管是妻子还是朋友。”苏牧的脑海中突然泛出一种感悟,并不自觉的说了出来。

    苏牧将初查计划草稿交给了沈晓并获得批准之后,沈晓就带着初查方案向院领导们做了汇报。在得到院领导的批准后,并将欧科长、张进、王栋良三人从办案点调回给予协助,沈晓带着工作人员们就开始了该起渎职案件的初查工作,对事故企业在两起事故中的行为进行了取证,对相关的执法人员进行了询问,对陪同进行复工检查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安监站的所有人员进行了问话,对事故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及分管安全的企业高层进行了调查,并调取了企业的所有安全管理台账记录。苏牧全程参与了所有的工作,甚至对于相关人员的询问提纲都是由他一个人做出来的。

    一个月后,苏牧脸色有点难看的看着手中的立案通知书,犯罪嫌疑人一栏中清晰的写着秦仁的名字,对着沈晓十分为难甚至夹杂着一种痛苦说道:“沈局,要不让其他人送一下吧。”

    沈凌冷漠的看了一眼苏牧:“你和小周去,没得商量。”

    苏牧只能低下头拿着通知书去找小周。小周是一位女同志,今年刚刚到院里报到,被分配在政治处,但是由于反渎局在这个案子上人手紧缺,因此其被要求在完成政治处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协助反渎局的工作。

    “小周,领导跟你说过了吧?跟我一起送个法律文书。”苏牧找到了小周,尽量笑着说道。

    小周点了点头,就起身了。两人的第一站是秦仁妻子的单位,区里的一个职能部门。看着秦仁妻子那原本熟悉的脸上泛出的那种不熟悉的怨恨之色,苏牧只能无奈的叹息,对于秦仁妻子的喊冤,苏牧只能苦笑。苏牧实际上也知道,秦仁这是在替领导背锅了,毕竟这家事故企业在这行业里可以说是龙头企业,据说钢丝绳行业的不少国家标准都是他们制定的,是这个区里少有的国家重点企业,是区内的经济支柱之一,区里领导是不会让企业停工太久的,所以那份复工通知单,恐怕那时候的秦仁即使不想开都不行吧。当然秦仁也不算太冤,毕竟如果他真的坚持原则就是不开复工通知单,除了影响他以后的仕途,领导还真没办法,只是他选择了向领导靠拢而已。

    在依法给安监局送法律文书过去的时候,调任局办公室主任不到一个月的严中华边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接受,边毫不避讳他人的对着苏牧说道:“当初你和秦大,到现在都说不清是谁对了,秦大比你会做人啊,但现在却有了这样的无妄之灾。不过你要记得领导是不会在这时候放弃他的。”

    苏牧微微一愣,然后看着严中华苦笑道:“我知道的,师傅。当年在参加省里事故调查培训的时候,省里领导直接说了,帮领导背锅也是一种机遇,背一次就升一次官。”

    苏牧知道身边的小周肯定有着异样的神情,就没有再继续说下去,只是问了几句好,而办公室其他人都在忙碌着,虽然苏牧知道他们是在假装忙着,但也只能接受。苏牧觉得他们恐怕对自己是有怨言的,但又觉得这恐怕只是自己的自以为是的多想。

    苏牧回到检察院时是十分消沉的,将送达回证交给沈晓后,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没有多言语。而沈晓对于他的消沉也没有任何反应,毕竟她只需要苏牧完成安排好的工作就行了。

    苏牧就这样在消沉中做着手上的工作,再也没有对沈晓的工作安排和单位的工作计划有过任何异议,似乎完全没有波澜,也不再主动对这个案件发表意见了,只是在附和着领导的想法。虽然苏牧不想打听,但是苏牧还是知道了自从该案件将犯罪嫌疑人确定为秦仁并正式立案后,以及有不少领导甚至好几个区领导找到了检察长、张副检察长打招呼,打招呼的领导里面不仅包含了分管安监工作的副区长,甚至包含了区政法委书记,乃至区纪委副书记,据说连区主要领导都出面了。对于其他领导的传言,苏牧不知道真假,但是对于政法委书记的出面,苏牧倒是能够确认的,因为在一次苏牧和同事对经济开发区安监站的一名工作人员进行再次询问时,那位书记亲自来了,并说了一句:“大家都要多体谅一线人员的辛苦啊。”苏牧那时候第一次感觉到也许秦仁的努力方向才是对的,实际上看看张高勇,不到五年就再升一级,成为市里副处职的职能部门领导就应该能够验证了,而现在有这么多区里的领导们出面,虽然不是因为秦仁有面子,但之后他肯定在这些区领导们的心中也有了位置了。

    在苏牧听到有这么多领导出面后,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个案子应该会被撤销了,虽然区检察院在区里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毕竟还是区里的,最明显的就是工资还是区里发的,区主要领导都暗示了,苏牧不觉得检察长他们还能怎么样。

    “小苏,将案件的进展情况整理一下,下午市反渎局的唐局长要过来听报告。”沈晓在一天上午突然对着刚刚上班的苏牧说道。苏牧愣了一下,但还是条件反射性的回答了一声:“好的。”

    实际上苏牧根本不需要新做报告,因为这个案件已经多次向院领导汇报,并随时要汇报进展的,因此只需要将最近版本的汇报拿出来添加近期的进展情况就行了。

    “唐局怎么也来关注这个案件啊?”苏牧在将报告交给沈晓的时候,控制不住的问了一句。

    “市局认为这个案件具有很大的意义,因此过来看看办案的进展,可能还会让王处长带一名工作人员留下来。”沈晓边接过报告边说道。

    苏牧点点头,然后就没再问,他事实上已经对自己刚刚的提问感到后悔了。

    当天下午,苏牧就见识到了市局对这个案子的重视,不仅唐局来了,连市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也来了,好像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全力打破一直罩着这个区反渎职局头上的那个鸭蛋一样。在听了沈晓关于案件进展的汇报后,市检察院的领导们都表示这个案件的办理质量十分好,后续也一定要办好,并最终如同沈晓说的将市局侦查处王处长给留下来指导后续工作了。苏牧对于其他的都无感,但是至少知道一点,那就是撤案的可能性不大了,区里主要领导也搞不定了,因为按照唐局长刚刚的说法,这个案子已经上报省局了,省局也对能够打破这只多年的鸭蛋十分感兴趣,要求市局在每周的周报中都要注明这个案件的进展情况,确保破零。

    之后的侦查工作进展就更快了,似乎定下了每日都要有进展的目标,王处长每周都要将进展情况形成书面的报告交给市局办公室,而张副检察长干脆在征得检察长同意后将在办案点的办案力量大部都调了回来,全力侦办这起案件。

    虽然案件中间还是出了一点波折,比如有人提出秦仁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是否有职责对企业是否符合复工条件进行检查,但最终还是解决了,而关于秦仁是否有职责的解决思路还是苏牧给出的:区分事故调查组成员在工作中的双重职责,秦仁作为事故调查组成员,只需要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工作负责,但是他在作为安监执法人员开出复工通知书时,他的身份就已经又是安监局的执法人员了,他在行使开出复工通知书的职责时就必然包含了对企业的整改情况是否符合复工条件的检查职责。苏牧在说完这些话后就不由得想抽自己的嘴巴。而其他的问题也在侦办人员的通力合作下,一个个的解决了。

    “通过侦办,可以确定,在钢丝绳厂取得复工许可时,发生事故的4号车间还没有对发丝盘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导致盘丝散落的隐患仍然存在;同时对同班组人员的安全再教育也存在不到位,根据从钢丝绳厂的培训记录显示,在第一次事故发生后共有七十多人参与了再培训,但钢线分厂负责同样作业的拉丝工就有一百多人,而且第二起事故的死者还不在受训人员名单之中。综上,虽然在当时具体的事故原因还没有得到事故调查组的确认,但上述这两项最直观的安全隐患都没有能够整改到位,犯罪嫌疑人就出具了复工通知书是存在渎职情形的。”在案件的最终讨论会上,苏牧在做着案情汇报,“至于没有追究复工通知书上第二个执法人员的责任,是因为所有人的笔录都能证明,在安监系统,由于执法人员的不足,因此一般第二个人员的签名都是形式性,不一定参与检查,而且第二个人是经济开发区安监站的执法人员,在业务上要服从区局的安排,所以在本案中就没有追究。”

    在所有人表决同意并决定将案件移交给公诉科进行处理后,所有人的心情再次轻松了起来。

    后来在一次吃中饭的时候,苏牧正好和公诉科的科长坐在了一桌。那位科长对着苏牧说了一句:“你们给了我们一个大麻烦啊,我第一次接到那么多区领导的电话,区里主要领导都有指示过来了,你们在侦办过程中是怎么顶住压力的啊?”

    当时苏牧用一种看着白痴的眼神看着他,然后淡淡说了一句:“你不知道这个案件是市局全力推的吗?侦办的时候区里那么多领导打招呼,院里都知道啊,你不清楚?”

    “我知道有领导打招呼,但是我想你们都办下来,肯定是说服领导了,没想到啊,居然是现在这样的情形。”公诉科科长摇摇头说道。

    “我觉得要不是王处长一直在局里盯着,省里每周都要进展情况,这个案件应该不会到移送给你们那的地步。”苏牧不由的笑了笑。

    最终公诉科以相对不起诉的结果了结了此案。苏牧听说秦仁最后被调到了另一个部门继续工作,对他的影响恐怕还是正面的,而反渎局也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指标,成功办理了一起渎职案件。苏牧的消沉却是越来越明显了,甚至透着一股绝望的意味,可惜却无人发现,或者说除了父母也无人在意,而父母因为认知的局限一直被苏牧在他们面前的伪装而蒙蔽了,甚至谈起了为苏牧相亲的事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空空十年不错,请把《空空十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空空十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