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这第一刀,会砍向谁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穿着。

    为了方便给三宫请安,他穿的是一身玄色团龙纹的常服,虽也华贵,却绝非大朝会时所穿的十二章纹冕服。

    让他穿着常服去参加登基后第一次大朝会?

    这已经不是下马威了,这是赤裸裸地告诉满朝文武——这个皇帝,不过是我李黎随手摆弄的一个物件儿!

    连最基本的礼法,我都可以为他“减省”!

    可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此急不可耐,连另外两位太后都瞒着?

    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些。

    还是说其他两位太后也知晓?

    只是不打算告诉他而已?

    无数个念头在韩川脑中翻滚,却始终理不出一个头绪。

    信息太少了,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承受这一切。

    赵德见韩川久久不语,那张老脸已是惨白如纸。

    他知道自己完了,无论如何,欺君之罪是坐实了。

    就在赵德几乎要瘫软在地时,那冰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起来吧。”

    赵德猛地抬头,眼中满是劫后余生的不敢置信。

    “雪大了,路滑,”韩川的目光越过他,投向那深邃的宫道,“在前头,好生带路。”

    没有原谅,也没有责罚。

    但赵德却瞬间明白了。

    这位年幼的陛下,看穿了他的两难,也看穿了他的恐惧。

    这一刻,陛下不是在宽恕他,而是在告诉他——你的这条命,我暂时收下了。

    赵德的心,非但没有放下,反而悬得更高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已经被打上了“陛下的人”这个无形的烙印。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所有情绪都压回心底,躬身应“喏”。

    不远处的内侍队列中,钱灵儿一直悄悄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这边的动静。

    她看到了赵德的惊恐,也看到了他此刻的微妙变化,只是那双漂亮的杏眼里,情绪复杂,无人能懂。

    韩川自然也注意到了,但他不在乎。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眼睛,是耳朵。

    是能替他看到宫外,听到朝堂的眼睛和耳朵。

    可他被软禁于此,身边无一个可用之人。

    但韩川并不着急。

    这盘棋,才刚刚开始,总会有机会建立自己的势力的。

    雪,越下越大了。

    太极殿前,巨大的丹陛广场上,百官早已按品阶站定。

    朱紫蟒袍,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们一个个缩着脖子,呵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脸上却都带着压抑不住的惊疑与揣测。

    显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朝,也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韩川的御驾缓缓停下。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那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突然,眉头微微蹙起。

    “赵德,”他轻声开口,“怎么不见周林?”

    赵德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皇帝会突然问起一个具体的臣子。

    他眼睛一转,才低声回话。

    “回陛下,周大人……告了病假。”

    病假?

    韩川心中冷笑。在这等风雨欲来的节骨眼上告病假,这个周林,倒是会明哲保身。

    他之所以会注意到周林,并非因为他位高权重。

    而是因为,是他第一感兴趣的人。

    韩川的目光从虚空中收回,落回眼前这片白茫茫的肃杀世界。

    风雪之中,赵德那声“告了病假”还未彻底消散,丹陛之下,文武百官已经黑压压地跪了下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万岁,声浪排空,震得殿前积雪簌簌而落。

    这是臣子对君王的至高礼敬,是皇权最直观的体现。

    然而,韩川穿着这一身不合时宜的常服,站在这太极殿前,只觉得无比的讽刺。

    这时,只听一声尖细的嗓音,自殿内由远及近,层层递递地传唱开来。

    “三宫太后懿旨——!百官,平身!”

    传话的是个小太监,声音因为激动和寒冷而微微发颤,却将每一个字都送进了在场所有人的耳朵里。

    百官闻言,动作整齐划一地站起身来,却无人敢抬头,只是那垂下的眼帘之后,不知藏着多少惊涛骇浪。

    韩川立于高阶之上,小小的身躯在宽大的貂裘里,显得愈发单薄。他心中没有愤怒,只有一片冰冷的哂笑。

    真是可笑。

    本该他应该说的话却要别人代劳。

    但他也明白,三后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再次宣示了她的权威——皇帝,是我立的;这朝堂,是我说了算!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些刚刚还跪在他脚下的目光,此刻已经越过了他,投向了他身后那座空无一人的龙椅,以及龙椅之上那道无形的、由三宫太后共同编织的帘幕。

    就在这时,那尖细的嗓音再次响起,透着一股程式化的冷漠。

    “有本快奏!无事退朝!”

    这八个字一出,整个丹陛广场的气氛骤然一紧。

    所有官员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谁都知道,今日这仓促召开的大朝,绝不可能“无事退朝”。

    这必然是太皇玄皇后磨了三天的刀,今日要挥刀见血了!

    这第一刀,会砍向谁?

    一时间,人人自危。

    这时,一个身影从文官队列中走了出来,步履沉稳。

    那是一个貌不惊人的中年官员,身着绯色官袍,正是户部左侍郎,王建。

    “臣,户部左侍郎王建,有本启奏!”

    王建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他跪倒在地,高举手中的玉笏。

    “讲。”

    韩川稚嫩的声音,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他很好奇,这第一个跳出来的,会是谁的人,又想做什么文章。

    王建深吸一口气,朗声开口,字字如刀。

    “启奏陛下!自我朝入冬以来,南疆连降暴雪,百年罕见,永州、潭州等七府三十一县皆遭雪灾,房屋倒塌,流民失所者,数以十万计!”

    “我户部虽已全力调拨钱粮赈灾,奈何……奈何南疆边境,蛮族‘血狼’部落趁火打劫,频频叩关,烧杀抢掠,致使赈灾之路屡屡受阻,民不聊生!”

    他说到此处,话锋猛地一转,眼中迸射出骇人的精光。

    “臣,在此弹劾——征南大将军楚隐,拥兵自重,怠于军务,坐视蛮夷为祸,致使南疆糜烂!”

    “请陛下下旨,革其官职,押解回京,交由三法司会审,以正国法,以慰民心!”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