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孙敬为何回避

    孙敬沉吟良久,他缓缓抬头,声音压得极低:“陛下所言甚是,微臣也认为,此事,另有隐情。”

    “哦?”韩川身体微微前倾,来了兴致。

    “东梁王镇守边陲二十载,大小战役数百,战功赫赫,对先帝更是忠心耿耿。”

    孙敬吞了吞口水,敬畏的向东梁国的方向施了个礼。

    “我曾听别人说,先帝在时,曾有一次,王进之子在京中与勋贵子弟起了冲突,失手将人打成重伤,那勋贵乃是淳皇后的远亲,在宫中哭诉,要求严惩,先帝震怒,下旨要将王进之子削职夺爵,流放三千里。”

    韩川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

    “圣旨传到东梁,王进二话不说,亲自绑了儿子,派人押送回京,不仅如此,他还上了一道请罪折,说‘子不教,父之过’,自请削去王爵,贬为庶人,为大梁守一辈子国门。”

    孙敬说到此处,不禁长叹一声,“陛下您想,一个连亲生儿子犯错,都甘愿用自己的爵位去换,生怕玷污了君王声誉的人,一个将家族荣辱看得比性命还重的人,他会造反吗?”

    这番话,让韩川沉默。

    一个全新的王进形象,在他心中缓缓树立起来。

    这不再是奏折上那个冰冷的“反贼”名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忠诚到近乎迂腐的老将。

    同时,一个全新的,属于仁宗皇帝时代的大梁,也掀开了神秘的一角。

    那似乎是一个君臣相得,法度严明的时代,与如今这乌烟瘴气的朝局,判若云泥。

    “那……外朝是如何议论此事的?”韩川追问,他迫切地想知道那些朝臣们的反应。

    孙敬却避开了这个问题的锋芒,只是躬身一揖,:“朝中众说纷纭,微臣不敢妄言。只是……无论真相如何,在尘埃落定之前,朝臣们,只会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这个回答很圆滑,让韩川很不满意。

    他小小的身子靠回龙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上的龙首。

    他心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

    孙敬为何回避?

    是不想让他这个小皇帝过早接触朝局的复杂,怕他被各方言论影响,做出误判?

    还是说……王进谋反一事,背后牵扯的势力太大,大到连他这位帝师,都不敢轻易提及?

    如果孙敬坚信王进不会反,那他如此谨慎,是否说明……这背后,有一张看不见的大网,正在试图将王进,将整个东梁,甚至将他这个新君,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在韩川思绪翻涌之际,孙敬的声音再次响起:“陛下,无论前路如何艰险,请您务必记住一点——要坚信您的臣子。”

    “坚信?”

    韩川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

    相信谁?

    相信那些在慈宁宫外冷眼旁观的百官?

    还是相信那些恨不得立刻将他废黜,另立新君的宗室权贵?

    他觉得孙敬这话,别有深意。

    可那深意究竟是什么,他一时却想不透。

    孙敬微微躬身,恭谨道:“这只是微臣作为帝师,对陛下的一点浅见,并无他意。”

    韩川沉默了。

    他知道,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什么了。

    孙敬是一只在宦海沉浮多年的老狐狸,不想说的话,谁也撬不开他的嘴。

    这一刻,韩川感觉到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与挫败感。

    他就像一个被缚住手脚的提线木偶,坐在名为“皇位”的华丽囚笼里,任由那些看不见的手摆布。

    他能做的,只有在有限的空间里,拼尽全力地挣扎,去试探,去猜测。

    今夜,他看似赢了,从三宫太后手中保下了赵德,甚至借“仁宗托梦”为自己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

    可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暂时的胜利。

    只要他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没有能为他披荆斩棘的刀剑,他就永远是被动的,永远只能在别人的棋盘上。

    一连数日,诰天殿的大门都紧紧关闭着。

    新君韩川没有再召见任何一位文武大臣,更未踏足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太和殿。朝堂之上,龙椅空悬。

    然而,大梁这架庞大的帝国机器,并未因此停摆。

    一切都井然有序,仿佛皇帝的存在,只是一个供奉在庙堂之上的图腾。

    而这样的变化在以前是没有的,是他登基之后才有的改变。

    韩川对此心知肚明。

    他想掌权,可如今他势单力薄,当傀儡,是眼下唯一的活路。

    直到第五日,卯时。

    太和殿的钟声再次响彻皇城,这是他登基后的第二次大朝会。

    韩川端坐于御辇之上,面无表情,小小的身躯被繁复的十二章衮服包裹着。

    辇轿平稳地穿过长长的宫道,他的目光却越过朱红的宫墙,望向那灰蒙蒙的天际。

    他知道,今日的朝堂,将是一座真正的修罗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自丹陛之下传来。

    韩川走下御辇,一步步踏上那九十九级台阶,最终在龙椅上坐定。

    他垂眸俯瞰,殿下乌压压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各色的官服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泾渭分明。

    然而,这一次,他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压抑不住的躁动,许多官员在叩拜的间隙,偷偷抬眼交换着眼神,那眼神里有惊愕,有幸灾乐祸,有兔死狐悲,更有嗜血的兴奋。

    韩川心中了然。

    关于王进谋反朝堂之上早已为此吵翻了天。

    有人拍案而起,痛斥王进狼子野心,辜负圣恩;有人则据理力争,坚称其中必有蹊跷,恳请彻查。

    而他,这个名义上的皇帝,却对此一无所知。

    何其讽刺!

    “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在殿内回荡。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便迫不及待地从文官队列中闪出,手持玉笏,高步而出。

    “臣,御史大夫李楚,有本启奏!”

    瞬间,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楚身上,那眼神复杂得如同交织的蛛网。

    有期待,有忌惮,也有看好戏的玩味。

    李楚并没有理会这些目光,他昂首挺胸,声如洪钟,:“启奏陛下!东梁王王进,食君之禄,受国之恩,不思报效,反倒拥兵自重,意图谋逆!”

    “此等乱臣贼子,天地不容,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将王进一族,满门抄斩,以儆效尤!”(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不错,请把《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古代:年方十岁,登基称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