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务会上的挫败,没有让陈锋消沉,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清楚,在设备处内部,短期内很难绕过吴副处长的阻挠。必须另辟蹊径。
与运输处调度科赵科长的电话沟通很顺利。赵科长对编组站调车效率低下、安全隐患多的问题早就怨声载道,一听陈锋有具体的技术改进思路,立刻表现出浓厚兴趣,约他当面详谈。
下班后,陈锋带着简化版的方案,去了运输处赵科长的办公室。赵科长是个爽快人,看了方案,听了陈锋对试点可行性的分析,一拍大腿:“陈处,你这想法太好了!我们调度上最头疼的就是编组站压车,信号联系不畅,一个环节出错,后面全乱套!你要真能把这玩意儿搞出来,我代表运输处先谢谢你!”
陈锋摆摆手:“赵科,先别谢。方案好是好,但在我们处里推进阻力不小。吴副处长那边,认为这是越俎代庖,担心风险和责任。”
赵科长哼了一声:“老吴?他那点心思谁不知道?就怕别人干出成绩,显得他无能!陈处,你说,需要我们运输处怎么配合?只要能提高效率,减少事故苗头,我们肯定支持!”
陈锋要的就是这句话。他沉吟道:“方案在设备处内部走程序暂时困难。我想,能不能由运输处这边,从运营需求的角度,向局里打个报告,反映编组站现存问题,提出进行技术改进试点的建议?不具体点名用哪个方案,只提需求。这样,压力就给到了设备处,我们内部再推动,理由就充分多了。”
赵科长眼睛一亮:“围魏救赵?这办法行!我们运输处反映问题,名正言顺。我马上组织人写报告,数据都是现成的,保证写得痛快点!到时候报告抄送你们设备处一份,看老吴还有什么话说!”
“好!那就多谢赵科了!”陈锋心里有了底。有了运输处的官方需求,他就有了撬动内部僵局的杠杆。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完全放弃设备处内部的努力。他找到郑处长,再次汇报了方案,但这次重点变了。他没再强调技术多先进,而是转述了运输处的强烈需求和可能向上打报告的动向。
“处长,运输处那边对编组站效率问题意见很大,据说准备向局里正式反映。如果我们设备处一直拿不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被动接招,恐怕会更不利。”陈锋语气平和,但点出了关键利害,“我这个方案,就算有风险,至少表明我们处是在积极应对问题,而不是回避。试点规模可以再压缩,控制在最低范围,就算不成,影响也有限。但要是成了,就是咱们处主动作为的成绩。”
郑处长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他怕担责任,但更怕被其他处室指责不作为,尤其怕局领导认为设备处僵化保守。陈锋的话,戳中了他的顾虑。
【运输处真要闹上去…局里怪罪下来…老吴倒是躲清静,我这处长难辞其咎…陈锋这方案,小范围试试,倒也是个交代…】郑处长的心声开始动摇。
“嗯…你说得也有道理。”郑处长沉吟着,“这样吧,等运输处那边真有动作了,咱们再在处务会上议一议。到时候,你要把试点方案做得更稳妥些,把风险控制到最小。”
“明白,处长放心。”陈锋知道,郑处长松口了。现在,只等运输处的“东风”。
几天后,运输处关于“提升编组站作业效率与安全性”的报告果然送到了局办,同时抄送了相关业务处室,包括设备处。报告用数据说话,列举了近期因信号联系不畅导致的几起小延误和险情,言辞恳切地建议局里牵头,组织力量进行技术革新试点。
报告送到设备处,郑处长立刻把陈锋和吴副处长叫到办公室。
“运输处的报告,你们都看到了吧?”郑处长把报告复印件递给两人,“局办电话都打过来了,问我们处有什么打算。压力很大啊!”
吴副处长拿起报告扫了几眼,脸色不太好看,嘟囔道:“运输处就会告状!他们自己管理没问题?光指望设备更新…”
陈锋没接话,等着郑处长表态。
郑处长清了清嗓子:“事到如今,我们设备处不能没有态度。陈锋上次提的那个试点方案,我看可以再拿出来讨论一下。老吴,你觉得呢?”
吴副处长见风向变了,知道再硬顶下去,自己就要落个“阻碍工作”的名声,只好不情不愿地说:“既然运输处提了,局里也关注了,试点…试点一下也不是不行。但必须严格控制范围,明确责任,出了问题,谁提议谁负责!”
他最后一句,明显是针对陈锋。
陈锋坦然接招:“吴副处长提醒得对。试点方案我会进一步细化,明确技术边界和责任划分。如果处里同意,我愿意具体负责试点项目的推进。”
郑处长见双方不再激烈对抗,顺势拍板:“好!那就这么定。陈锋,你尽快把完善的试点方案拿出来,下次处务会通过后,正式报局里备案。处里成立个试点工作小组,你牵头,老吴这边和相关科室要积极配合。”
“是。”陈锋应道。
吴副处长哼了一声,没再说话。
走出处长办公室,陈锋知道,第一关算是闯过去了。虽然吴副处长后续肯定还会使绊子,但至少拿到了名正言顺开展试点的尚方宝剑。
他回到办公室,立刻给孙伟和运输处赵科长分别打了电话。接下来,就是紧锣密鼓地落实试点,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说话。这场借力打力的迂回战,开局不错。
窗外,秋高气爽。一列火车拉着汽笛,呼啸着驶向远方。陈锋感觉,自己脚下的路,也随着这列火车,向前延伸了一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