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的九月,天空是高远的湛蓝色,阳光依旧带着夏末的炽烈,透过道路两旁繁茂的梧桐树叶,在柏油路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开学季特有的那种混合着青草、书香和青春躁动的气息。
陈秋铭站在龙城大学那气势恢宏的校门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穿着一件浅蓝色的立领夹克,下身是合身的休闲裤,脚上一双干净的作训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黑色双肩包。手里捏着的,是那封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报到通知书。
他的头发很是惹眼,并非全白,而是半黑半白交织成的独特灰白色调,这并非刻意染就的时尚,而是家族遗传留下的印记。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锐利而深邃,不像一般初来报到者的好奇与茫然,倒更像是在审视着什么,习惯性地将周遭环境、往来人流的细微举止都纳入眼底。多年侦查员的工作经历,早已将观察与研判刻进了他的本能。
离开那座熟悉的城市新州,离开体制内那些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的倾轧与算计,他选择回到校园,并非逃避,而是寻找一片能真正践行他心中“法治”与“教育”理念的土壤。龙城大学法律系,是他精心选择的新起点。
调整了一下呼吸,陈秋铭迈步走进校门。根据指示牌,他很快找到了法律系所在的办公楼。楼里略显陈旧,但打扫得十分干净,墙壁上挂着法学名家语录和各类规章制度,空气里漂浮着淡淡的印刷品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
系主任办公室的门虚掩着。他抬手,轻轻敲了三下。
“请进。”一个沉稳干练的女声传出。
陈秋铭推门而入。办公室不大,布置简洁。办公桌后坐着一位看起来四十多岁、气质利落的女老师,一头烫发,身材微胖,眼神明亮而专注。她正是法律系主任,江芸。
“江主任您好,我是新来的教师陈秋铭,今天来报到。”陈秋铭上前一步,将手中的通知书递了过去,语气不卑不亢。
江芸接过通知书,快速浏览了一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陈秋铭老师,欢迎欢迎。你的简历我很早就看过了,新州市的工作经历很出色,我们法律系就需要你这样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她指了指旁边的沙发,“请坐。”
陈秋铭刚落座,办公室门又被推开了。一个脑袋几乎全秃、身材中等、穿着老式夹克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五十岁要苍老些,脸上带着一种习惯性的、略显刻板的严肃。
“江主任,您找我?”男人说着,目光扫过陈秋铭,带着一丝审视。
“潘主任来得正好。”江芸笑着介绍,“这位就是我们新来的陈秋铭老师,以后就在我们系里任教了。秋铭老师,这位是咱们系的副主任,潘禹会老师,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
陈秋铭立刻站起身,伸出手:“潘主任,您好,以后请多指教。”
潘禹会伸手和他握了一下,力度不轻不重,脸上挤出一丝算不上热情的笑容:“陈老师,年轻有为啊。欢迎加入。我们龙城大学和管理严格的机关单位可能不太一样,学生工作繁琐,规矩也多,以后慢慢熟悉。”他的话听起来是欢迎,却隐隐带着点下马威和划定界限的味道。
“我会尽快熟悉工作,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陈秋铭回答得滴水不漏。
江芸似乎没察觉两人间微妙的气氛,或者说她习惯了,继续说道:“潘主任,秋铭老师就安排在你分管的年级。另外,经过系里研究决定,法律四班的班主任工作,从今天起,由秋铭老师接替温宜老师。”
潘禹会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但很快恢复如常:“哦?温老师知道了吗?”
“我已经和她谈过了。她手上的档案和教材工作也很繁重,卸下班主任的担子,也能更专注一些。”江芸的语气不容置疑,“潘主任,你待会儿带秋铭老师去办公室,和大家见个面,再把四班的情况跟他详细交接一下。”
“好的,江主任。”潘禹会点头应下。
又简单交谈了几句,主要是江芸交代了一些教学安排和注意事项。陈秋铭拿出印有“新州市”字样封皮的笔记本默默记着,偶尔点头回应。
离开主任办公室,潘禹会领着陈秋铭走向教师办公室。走廊里,潘禹会步子迈得很快,说话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口气:“陈老师,我们系里管理学生,讲究一个‘严’字。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自由散漫,不管严点,非得翻天不可。温宜老师之前管四班,就是心不够狠,手段不够硬,才出了些问题。你刚来,很多情况不了解,多听、多看,有什么不清楚的,多问我。”
陈秋铭微微蹙眉,但语气依旧平静:“谢谢潘主任提醒,我会了解清楚情况后再开展工作。”
“嗯,”潘禹会对他的反应似乎还算满意,“学生嘛,就像小树,不修剪长不成材。特别是四班,有几个刺头,你得特别注意……”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挂着“法律系教师办公室301”牌子的门前。潘禹会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这是一间较大的公共办公室,摆放着四张办公桌。靠窗的一张桌子后,坐着一位四十多岁、体型偏胖、脸色严肃的女老师,正皱着眉头翻看一沓文件,她正是刚被免去班主任职务的温宜。
她旁边一张桌子空着。对面一张桌子后,是一位三十多岁、气质温婉、长头发的女老师。斜对角一张桌子,则属于一个看起来非常年轻、肤色略黑、戴着眼镜的男老师,他正埋头写着什么。
“大家都停一下,”潘禹会拍了拍手,吸引注意,“介绍一下,这位是新来的陈秋铭老师,以后就在咱们办公室了。陈老师,这位是温宜老师,这位是教学秘书兼三班班主任娄越老师,那位是翁斯桐老师,带二班和辩论社。”
陈秋铭礼貌地逐一打招呼:“温老师好,娄老师好,翁老师好。”
温宜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陈秋铭一番,眼神复杂,有不满,有审视,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只是淡淡点了点头,算是回应。娄越则友善地微笑回应:“欢迎你,陈老师。”翁斯桐显得有些拘谨,赶忙站起来欠了欠身:“陈老师好,叫我小翁就行。”
潘禹会指了指温宜旁边那张空桌子:“这就是你的办公位。温老师,你把四班的材料跟陈老师交接一下。江主任应该跟你说了,四班以后就由陈老师负责。”
温宜闻言,脸色更沉了一些。她没说话,只是弯腰从桌子底下搬出厚厚一摞材料,“咚”地一声放在陈秋铭的桌子上,灰尘在阳光下飞舞。
“这是法律四班的花名册,家庭联系方式,宿舍分配表。”她的声音硬邦邦的,“这是他们大一学年的各科成绩单和综合测评排名。还有这个——”她又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打开,里面是一沓处分决定备份,最上面一份,清晰地写着“关于给予法律四班学生方圆圆严重警告处分的决定”。
“这些都是‘宝贵’的管理资料,”温宜的语气带着明显的讽刺,“潘主任提倡严格管理,这些都是管理的‘成果’,陈老师你好好熟悉一下,以后也好‘继承发扬’。”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有些凝滞。娄越低下头假装整理东西,翁斯桐不安地推了推眼镜。潘禹会像是没听出温宜话里的刺,反而点了点头:“温老师说得对,这些材料很能说明问题。陈老师你确实要仔细研究,特别是那些受过处分的学生,要重点盯防。”
陈秋铭的目光在那份关于方圆圆的处分决定上停留了片刻,然后伸手,将所有的材料仔细地拢到一起,语气平和地说:“谢谢温老师,我会认真看的。了解学生是教育的第一步。”
他的反应让温宜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如此沉得住气。她还想说什么,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报告。”一个清脆又带着点怯意的女声传来。
“进来。”潘禹会应了一声。
门被推开,一个女生走了进来。她穿着合身的校服——蓝色西服外套、白衬衫、红黑格子裙,脚上是一双擦得干净的有跟皮鞋,背上背着一个醒目的红色书包。她留着柔顺的披肩短发,皮肤白皙,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但若仔细看,会发现那清澈的眼眸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郁。她身材挺拔,充满青春气息,站在那里,步伐似乎都带着一种内在的、不服输的劲头。
“温老师,潘主任,”女生礼貌地问好,然后从书包里拿出一张表格,“这是我的贫困生认定申请表,需要班主任签字盖章。”
温宜接过表格,看了一眼,没什么表情,随手拿起笔想要签字,然后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把表格往陈秋铭方向一递:“以后这类事情找陈老师,他是你们四班的新班主任。”
女生愣了一下,惊讶地看向陈秋铭,目光中带着好奇和探寻。
陈秋铭也抬起头,看向眼前的女生。就在四目相对的瞬间,一种奇异的、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时击中了两人。女生的眉眼,那眼神深处隐藏的倔强与忧郁,甚至她站立的姿态,都让陈秋铭感到一阵模糊的熟悉感,仿佛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曾经见过这一幕。他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试图看得更清晰些。
女生也同样感到疑惑。这位新老师的灰白色头发很特别,黑框眼镜后的眼神锐利却又不失温和,给她一种莫名的、安心的信任感。她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双眼睛?
“陈老师,这位就是法律四班的团支书,金叶子同学。”温宜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和微妙的气氛,“工作能力挺强,就是有时候太有主意,爱认死理。”她这话不知是介绍还是评价。
陈秋铭回过神来,接过表格,看了一眼名字——金叶子。他拿起笔,在班主任签字栏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金叶子同学,你好。”他递回表格,声音温和,“我是陈秋铭,以后就是四班的班主任了,请多关照。”
金叶子接过表格,指尖无意间触碰到陈秋铭的手,她像是被烫了一下似的飞快缩回手,脸颊微微泛红:“陈老师好……我会努力配合您工作的。”她顿了顿,又小声补充了一句,“欢迎您,陈老师。”说完,她对着办公室里的老师们微微鞠了一躬,快步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慌乱。
陈秋铭的目光跟着她的身影直到门口,才缓缓收回。那个名字和那张脸,在他心中激起了一圈小小的涟漪。
潘禹会显然没在意这个小插曲,他看了看手表:“陈老师,材料回头再慢慢看。现在正好,我带你过去四班教室,跟学生们见个面,认识一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