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窥冰山

    新一天的阳光透过301办公室的窗户,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尘。陈秋铭早早地就到了,他没有立刻开始备课,而是再次翻开了那本法律四班的花名册,目光在班干部的名字上逐一停留。了解一支队伍,首先得了解它的骨干。他拿起手机打开绿泡泡,按照花名册上的顺序,逐一通知班干部们课间或没课的时候来办公室谈话。

    第一个来的是班长典晨阳。他敲门的声音响亮而规矩,进门后站得笔直,穿着熨烫平整的校服,白衬衫的领口一丝不苟。

    “陈老师,您找我。”

    “班长,请坐。”陈秋铭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给他倒了杯水,“不用紧张,就是随便聊聊,了解一下班级的情况。”

    典晨阳依言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姿态端正,但眼神中透露着坦诚。

    陈秋铭没有绕圈子:“我刚接手,对班里很多情况都不了解。你觉得我们班整体怎么样?同学们学习、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吗?”

    典晨阳思考了一下,谨慎地回答:“同学们……都挺好的。学习氛围……还算浓厚。”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就是……之前温老师管理得比较严格,大家可能……有点紧张。”

    “严格?”陈秋铭引导他说下去。

    “嗯,”典晨阳点了点头,“比如卫生检查,地面不能有一根头发;自习课绝对不能有任何声音;校服穿着必须百分百符合规定,拉链拉到什么位置都有要求……很多同学都因为一些小事被批评过。”他说得比较委婉,但陈秋铭能听出背后的压力。

    “你呢?作为班长,工作顺利吗?”陈秋铭问。

    典晨阳露出一丝苦笑:“温老师要求很细,很多事情必须按照她的意思办,有时候和同学们的想法不太一样……协调起来有点难。我做得还不够好,也经常挨批评。”他的语气里有些无奈,但没有抱怨,显得很有责任感。

    陈秋铭点点头,表示理解。他又问了问班级活动、同学关系等几个常规问题,典晨阳都回答得有条不紊,看得出是个认真负责的班长。

    接着来的是团支书金叶子。她依旧是那身整洁的校服,步伐轻快,眼神清澈中带着一丝探究。

    “陈老师好。”

    “金叶子同学,坐。”陈秋铭同样递过一杯水,“聊聊团支部和班级的情况吧。”

    金叶子比典晨阳更直接一些:“陈老师,同学们其实都很期待有新变化。温老师以前管得太死了,大家有点喘不过气。我知道温老师是好心,她刀子嘴豆腐心,但是太过于固执了。”她微微蹙眉,“其实同学们都挺好的,和其他几个班相比,我们班整体素质是很高的。”

    陈秋铭注意到,她说话时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维护班级的劲儿。“我听说,温老师比较看重穆双双同学?”他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

    金叶子的表情微妙地顿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嗯。穆双双是副班长,温老师很信任她,班里很多事情都交给她监督。她……她也很负责。”她的话到这里停住了,用了“负责”这个词,但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难言的情绪,没有继续说下去。陈秋铭没有追问,记下了这个细节。

    “潘主任怎么样?”

    “潘主任来我们系的时间也就半年多,听说原来是后勤车队那边专门给董校长开车的,董校长很欣赏他,所以提拔了他。”金叶子说着,露出些许不屑之情,“他这个人死板,几乎不懂变通,他除了是副主任以外,还带一班。自律会归他管,基本都是一班的人。他比其他班主任官大,好像他的学生也比其他班级学生高了一等一样。”

    “行了,我知道了。”陈秋铭说着,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葡萄味的棒棒糖塞给金叶子,并示意她离开。

    这是陈秋铭在上大学时养成的习惯,口袋里随时揣着一些棒棒糖,用来哄女生开心的,当然不同口味的棒棒糖是有不同含义的。

    “谢谢老师!”金叶子接过棒棒糖,开心地走了。

    学习委员郑燚是第三个来的。她扎着利落的马尾,黑金丝圆框眼镜后的目光冷静而敏锐。

    “陈老师。”她打招呼的方式简洁明了。

    “郑燚同学,坐。我想了解一下班级的学习情况。”

    郑燚从随身带的文件夹里拿出几份表格:“这是上学期期末各科成绩分析,这是专业课平均分和最高最低分对比……”她准备得极其充分,数据清晰,分析到位,根本不像个大二的学生。

    陈秋铭仔细看着,频频点头:“非常好,很专业。看来我们班学习底子不错。”

    “基础尚可,有尖子生,像穆双双同学的成绩在全专业都是第一名,但多数同学成绩比较普通,像金叶子排在班级的第十五名,差一点就跌出有评优资格的前30%了。还有李一泽、洪茂、梁薄这些拖后腿的同学。”郑燚一针见血,“另外,之前的管理方式对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有影响,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纪律,反而压制了真正好的学习氛围。”她说话直接而客观,毫不避讳地点出了问题核心。

    陈秋铭欣赏地看着她:“看来你很有想法。”

    说着,摸出一个蓝莓味的棒棒糖送给郑燚,郑燚会心一笑接过棒棒糖离开了。

    穆双双是最后一个来的,步伐缓慢,进门时脸上没什么表情,蘑菇头下的那双眼睛透过黑色圆形眼镜框打量着陈秋铭,带着明显的疏离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抵触。

    “陈老师。”她的声音平淡无波。

    “穆双双同学,请坐。作为副班长,谈谈你的工作吧,或者对班级有什么看法?”陈秋铭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和。

    穆双双坐姿拘谨,回答像是提前准备好的套话:“在温老师和系领导的指导下,班级工作一直正常开展。同学们基本能遵守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我的工作主要是协助温老师……嗯,现在是协助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监督同学们的行为规范。”

    她的话滴水不漏,完全回避了任何个人看法和评价,甚至刻意提到了“系领导”和“温老师”。陈秋铭能感觉到一堵无形的墙立在他们之间。

    “我看了些之前的记录,好像班里同学受到处分的情况不少?”陈秋铭尝试切入具体问题。

    穆双双的眼神闪烁了一下,立刻回答道:“都是个别同学违反了校规校纪,温老师和潘主任也是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是为了维护整体的纪律。”她把责任完全推给了制度和上级,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陈秋铭知道问不出什么了,便结束了谈话。穆双双离开时,背影显得格外僵硬。陈秋铭在口袋里摸了半天,放弃了给她棒棒糖的想法。

    送走所有班干部,陈秋铭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从几位班干部的描述中,一个高压管理、缺乏活力、人际关系微妙(尤其是围绕穆双双)的班级图景逐渐清晰起来。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复杂。

    他重新拿起那一摞处分决定备份,这一次,他看得异常仔细,不再只看结论,而是审视每一个细节。越看,他的眉头皱得越紧。

    这些处分决定,事由大多鸡毛蒜皮到令人瞠目:

    “在群里问老师问题。”

    “在群里拍一拍其他同学。”

    “在小群里议论老师。”

    ……

    更让他心惊的是处分程序。几乎每一份档案里,都没有任何像样的调查取证材料。没有旁证笔录,没有情况说明,只有一份份笔迹稚嫩、措辞惶恐的“检讨书”,显然是学生被迫写下的。然后附上一张《学生违纪处分审批表》,上面往往只有班主任温宜“建议给予XX处分”的意见和系副主任潘禹会“同意”的签字批复。一套本该严谨规范、对学生影响重大的纪律处分程序,在这里变得如此简单粗暴,近乎儿戏,却实实在在地记录在学生的档案里。

    陈秋铭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他合上最后一份处分决定,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他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这冰山的冰冷与沉重,已经透过纸张传递了过来。

    下午快下班时,系主任江芸来到了301办公室。

    “秋铭老师,还没走?正好有个事。”江芸笑着说,“听说你刚来龙城,还暂时住在酒店?学校教职工宿舍比较紧张,不过男生宿舍楼那边正好有一间值班室,211,条件还行,就是需要和其他值班的老师共用。你要是暂时没找到房子,可以先搬过来住,也方便工作。”

    这确实是眼前的一个实际问题,虽然张得民多次说要把他在某五星级酒店的豪华套房借给他住,但他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陈秋铭稍作思考便接受了:“谢谢江主任,给您添麻烦了。我晚点就搬过来。”

    “没事,应该的。”江芸摆摆手,又看向办公室另一边,“翁老师,你和陈老师都是年轻人,又负责男生宿舍管理,你一会儿没事陪陈老师去酒店拿一下行李,帮他安顿一下。”

    正在埋头写教案的翁斯桐闻言赶紧抬起头,有些拘谨地推了推眼镜:“哦,好的,江主任。没问题。”

    下班后,翁斯桐开车带着陈秋铭去了酒店。翁斯桐话不多,有点害羞,但很热心,抢着帮陈秋铭拎那个最大的行李箱。

    “陈老师……呃,铭哥,”他试着用更亲近的称呼,似乎觉得更顺口,“您东西不多啊。”

    “就一些随身衣物和书,其他的慢慢添置吧。”陈秋铭笑了笑,“麻烦你了,小翁。”

    “不麻烦不麻烦。”翁斯桐连忙说。

    回学校的路上,两人聊了起来。陈秋铭发现翁斯桐虽然看起来腼腆,但谈起法律专业和学生时,眼神会发光,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似乎不太自信。

    “我刚毕业留校没多久,很多地方还在学。”翁斯桐不好意思地说,“潘主任要求比较严,很多事情都要按他的规矩来。”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陈秋铭随口应道,“关键要看规矩是为了方便管理,还是为了学生成长。”

    翁斯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铭哥您说得对……其实我也觉得有些规定有点……但我不敢说。”他老实承认。

    “慢慢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陈秋铭鼓励他。

    到了男生宿舍楼211房间。房间不大,陈设和学生宿舍一样,四套上下铺,一张书桌,四把凳子,两个四开门铁皮柜,窗外能看到篮球场。其中靠近里侧的两个下铺已经摆上了被褥、枕头。

    “211是系里的值班室,我和潘主任值班的时候也会住在这里,平时就你一个人了。洗漱间和卫生间在走廊的另一头,这一点可能不太方便。”翁斯桐帮着介绍。

    “谢了,小翁。今天多亏你了。”陈秋铭真诚地道谢。

    “您太客气了,铭哥。”翁斯桐摆摆手,“那您先收拾,我回去了。”

    翁斯桐离开后,陈秋铭站在房间中央,环顾着这个临时的家。窗外传来的打球声和年轻人的呼喊声,充满着蓬勃的朝气。

    他从箱子里拿出几本常用的法律书籍和那台没怎么打过游戏的游戏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

    他拿出一个老式闹钟摆在桌子上,那是三年前他去外地出差时从酒店拿走的,上面还写着“请勿卧床吸烟”,过去一直摆在办公桌上,虽然手机电脑都能看时间,但他还是更习惯看这种老式的闹钟。

    他又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一个四寸的相框摆在桌子上,里面装着的是他和在异地的女朋友黎晓知的合照,看照片中两人的样子,很是甜蜜。

    最后,他将那份沉重的处分决定备份材料,放在了书桌抽屉的最上层。

    这里,将是他这场“教育实践”的前沿指挥部。而桌斗里的那些纸张,则是他需要面对的第一场硬仗。夜色渐深,211宿舍的灯亮了起来,映照着一位新老师沉思的身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一叶知秋:龙城故事不错,请把《一叶知秋:龙城故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一叶知秋:龙城故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