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循梦大学

    夏日的蝉鸣在枝头喧闹,空气粘稠得像是凝固的蜜糖,闷得人喘不过气。

    李毅飞刚结束一场在学校的公开演讲,背后衬衫洇开一小片深色汗渍,紧贴着皮肤。

    他推着那辆漆皮斑驳的旧自行车,刚走出校门没多远,车轮在滚烫的路面上碾过,发出干燥的沙沙声,仿佛连地面都在暑气里叹息。

    仅仅隔了一天,兜里的手机就突兀地尖叫起来,硬生生撕裂了午后令人昏昏欲睡的沉寂。

    李毅飞摸出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是学校教导处的号码。

    “毅飞同学,”听筒里传来班主任熟悉的声音,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寻常的急促,“现在方便的话,尽快回学校一趟,有人找你。”

    “找我?”李毅飞握着手机,指关节微微发白,心头掠过一丝茫然。

    他实在想不出,谁会在这个时间点直接找到学校去。电话那头没有更多解释,只有忙音嘟嘟响起。

    他捏了捏眉心,不再多想。翻身跨上自行车,链条哗啦啦一阵急响,车轮猛地向前冲去,碾过被烈日晒得发白的路面,卷起一小股干燥的尘土。

    熟悉的街景飞速向后倒退,风裹着热浪扑打在脸上,却吹不散心头的疑云。

    远远的,就看到班主任的身影戳在门卫室门口那片窄窄的阴影里,正焦躁地踱着小步。

    一瞧见李毅飞的身影出现在校门拐角,班主任几乎是跳着迎了上来,脸上的皱纹都因为激动而舒展开,像骤然被风鼓满的帆。

    “哎呀,可算来了!”他一把拉住李毅飞的胳膊,力道不小,“快,快跟我来!

    燕京和华清的招生老师,等你好一会儿了!”他压低声音,每个字却像小锤子敲在李毅飞心上,“这两座山头,可是咱们国家顶尖里的顶尖!

    你小子,心里千万有点数!” 他重重拍了一下李毅飞的背,推着他往里走。

    燕京?华清?这两个名字如同两记重锤,狠狠砸在李毅飞耳膜上。

    一股灼热的气流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心跳猛地撞在肋骨上,咚咚作响,盖过了满树的蝉鸣。

    他下意识地加快了脚步,几乎是小跑着跟在班主任身后,穿过空旷安静的校园,脚步声在炽热的水泥地上显得格外清晰。

    会议室那扇厚重的深色木门被轻轻推开,一股混合着皮革和纸张味道的冷气扑面而来,激得李毅飞微微眯了下眼。室内的景象让他脚步一顿。

    椭圆形会议桌旁,蒋校长和几位副校长端坐着,脸上是如出一辙的、带着期许的和煦笑容。

    然而真正攫住他目光的,是校长身侧那几位陌生人。一位是穿着利落套裙、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中年女士,坐姿笔挺;

    另一位则是身着浅色衬衫、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士,神色温润。他们的目光,平静中带着审视,齐齐落在刚进门的李毅飞身上。无形的压力,比会议室的冷气更甚。

    李毅飞喉结滚动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压下胸腔里那只狂蹦的兔子,脸上扬起一个得体的微笑,声音清晰地在安静的室内响起:“各位老师好,我是李毅飞。”

    蒋校长眼中掠过一丝满意的微光,随即站起身,声音洪亮地介绍:“毅飞,这位是华清大学的张教授,”他指向那位戴眼镜的女老师,“这位是燕京大学的王教授。” 李毅飞立刻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张教授好,王教授好。”

    众人落座。会议室内空调的低鸣成了唯一的背景音。短暂的沉默后,华清的张教授率先开口。

    她抬手轻轻推了一下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直接,落在李毅飞脸上:“李毅飞同学,我们的来意,想必你已经明了。”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分量,“华清大学,向来求才若渴。

    对你,我们做了相当深入的了解。”她顿了顿,指尖在面前摊开的一份资料上轻轻点了点,“高考理科状元,去年全国物理竞赛金奖、数学竞赛金奖双料得主……这份成绩单,耀眼夺目。”

    她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强大的吸引力,“燕京为你开出的条件是:学杂费全免,本硕连读通道。

    同时,”她加重了语气,“我们会根据你的兴趣方向,为你匹配一位顶尖领域的导师,直接参与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这对你未来的学术高度,将是无可估量的助力。”

    张教授的话音刚落,如同掷下一颗石子,在寂静的湖面漾开波纹。

    燕大的王教授紧接着开口,他嘴角噙着温和的笑意,声音沉稳如山:“华清大学与燕大,在很多方面确实难分伯仲,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

    他目光转向李毅飞,带着一种洞察人心的力量,“我们给予你的承诺是:本硕博连读,专业方向完全尊重你的个人意愿。”

    他微微一顿,抛出了更具体的砝码,“此外,考虑到顶尖人才需要深度思考的空间,燕京将为你提供单人间宿舍,确保你能拥有一个绝对安静、独立的环境,心无旁骛地钻研学问。”

    他的话语简洁有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华清深厚的底蕴和对顶尖人才的诚意。

    两所顶尖学府抛出的橄榄枝,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几乎同时砸在李毅飞心上。

    华清的科研平台与国家级项目导师,燕京的直达博士通道与独立空间……每一个条件都像磁石,强烈地吸引着他。

    他放在膝上的手无意识地握紧又松开,掌心微微潮湿。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细微的气流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脸上。

    他垂下眼帘,盯着光洁桌面上自己模糊的倒影,沉默了片刻。再抬起头时,眼中那片刻的波澜已经沉淀下去,只剩下澄澈的坚定。

    他看向张教授,语气真诚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非常感谢张教授,还有王教授,两位老师专程远道而来,这份厚爱,学生铭感于心。

    也特别感谢蒋校长和学校一直以来对我的栽培。”他微微吸了口气,声音平稳清晰,“燕大和华清,都是我们国家学术的巅峰殿堂,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能得到两所大学的青睐,我深感荣幸,也深受震动。”

    他的目光转向华清的张教授,那沉淀的坚定变得明亮起来:“实不相瞒,从初中开始,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时读到一本介绍燕大的书,看到未名湖的波光,博雅塔的剪影……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那里,在湖边走一走,在塔下读一读书。

    这个念头,支撑着我度过了无数个挑灯苦读的夜晚。”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执拗,“所以,非常抱歉,张教授。我的选择,是燕京大学。”

    张教授脸上的笑容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弧度,只是眼底深处飞快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遗憾。

    她轻轻摆了摆手,动作带着学者的豁达:“不必说抱歉,毅飞同学。选择从来都是双向的。华清的大门,永远向最优秀的学生敞开。

    期待你在燕大学有所成,也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在华清看到你交流访学的身影。” 她的祝福诚挚而大度。

    李毅飞转向王教授,两人随即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从核心课程体系到前沿的跨学科项目,从图书馆古籍典藏到最新的实验室设备,事无巨细。

    王教授耐心解答着李毅飞的每一个疑问,眼神中充满欣赏,也提出了对他在燕京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

    交流接近尾声,王教授从身旁的黑色公文包中,郑重地取出一个印有燕京大学徽记的深蓝色信封。

    他双手递向李毅飞,脸上是欣慰的笑容:“毅飞同学,这是你的录取通知书。请务必准时入学报到。期待着你的到来。”

    李毅飞伸出双手,指尖触碰到那光滑坚韧的信封表面,仿佛带着微微的电流。

    他稳稳接过,那薄薄的信封却仿佛有千钧之重——这是无数个日夜汗水浇灌出的果实,是通往那个魂牵梦萦的湖畔的船票。

    “王教授,您放心!”他挺直脊背,声音铿锵有力,眼中是纯粹的、燃烧着的光,“我一定不负所望。”

    夕阳熔金,将小院西墙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李毅飞推门进屋,带进一身尚未散尽的热气。

    母亲正从厨房端菜出来,围裙上沾着几点油星。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手中那个醒目的深蓝色信封,动作瞬间僵住。

    “爸,妈,”李毅飞将信封递过去,“燕大的录取书。”

    母亲的手在围裙上用力擦了几下,才小心翼翼地去接。

    父亲老李闻声从里屋出来,看到妻子手中那抹深蓝,脚步猛地顿住。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粗糙的大手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和母亲的手一起,轻轻抚摸着通知书上凸起的校徽纹路和烫金的校名。

    两人凑得很近,头几乎挨在一起,目光贪婪地、一字一字地扫过通知书上的每一行文字,仿佛在辨认失散多年的珍宝。

    老李抬起头,眼眶发红,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又像是在笑:“好小子……好小子!咱家……咱家祖坟冒青烟了这是!”

    李毅飞看着父母脸上那混合着狂喜、骄傲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神情,心头暖流涌动,冲散了最后一丝疲惫。

    “爸,妈,”他声音放得很轻,却异常清晰,“我打算八月初就去首都。先安顿下来,熟悉熟悉环境,等开学就直接报到。”

    老李夫妻俩对视一眼,没有丝毫犹豫,用力点头。“去!该去!”母亲连声说,随即又紧张地抓住儿子的胳膊,“就是……一个人去那么远,千万当心!

    吃住都要安排好,别舍不得花钱……” 父亲也在一旁重重地“嗯”了一声,眼神里满是关切。

    李毅飞点点头,示意他们放心。他走进自己狭小的房间,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一个深红色的存折走了出来。

    他郑重地将存折放在父母面前那张被岁月磨得发亮的小饭桌上。

    “爸,妈,”他指着存折,那是他几年竞赛攒下的所有奖金,“这钱,你们拿着。”

    老李一愣,下意识地伸手想推拒:“这怎么行?这是你……”

    李毅飞轻轻按住父亲布满老茧的手,语气不容置疑:“别再去工地扛活了。

    您的腰,还有妈的风湿,不能再这么熬。”他目光扫过这间熟悉又略显拥挤的屋子,声音坚定,“我们拿这钱,去买两个位置好些的车库,开个小超市。

    自己当老板,总比给人卖力气强。你们也能轻松点。”他顿了顿,看着父母,“等我以后毕业工作了,咱们再换大的。”

    母亲的眼圈又红了,她别过脸去,用围裙角飞快地按了按眼角。

    老李看着儿子,又看看桌上那本沉甸甸的存折,粗糙的大手反复摩挲着桌沿。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归巢麻雀的叽喳声。

    过了好一会儿,老李才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又像是鼓足了新的勇气。

    他抬起头,看着儿子清亮坚定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发出一个短促而有力的音节:“成!”

    日子像指缝里的沙,在忙碌中悄然溜走。李毅飞开始有条不紊地为北上做准备。

    他仔细地整理着陪伴他征战过无数考场的旧书和笔记,将它们分门别类地归入纸箱;查阅着关于那座北方大都市的资料,从交通地图到气候特点;

    搜寻着燕大的点滴信息,未名湖的四季,博雅塔的晨昏,图书馆的浩瀚,实验室的尖端……每一个细节都让他心潮澎湃。

    窗台上,那份深蓝色的录取通知书静静地躺在斜射进来的金色夕阳里。

    烫金的校名在余晖下流转着内敛而夺目的光芒,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起点。

    车轮碾过滚烫的路面,卷起干燥的尘土。李毅飞知道,路的尽头,那座承载着无数梦想与荣光的学府,正静静地等待着。

    未名湖的水波,将映照他新的征程;博雅塔的风铃,会听见他梦想拔节的声音。属于他的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不错,请把《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