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 万事俱备

    黑色的轿车平稳地驶入多水县委大院,轮胎碾过水泥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李毅飞推开车门,傍晚微凉的风拂面而来,吹散了长途驾驶的疲惫,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凝重。

    整了整衣领,脸上迅速调整出一副带着些许风尘仆仆却又难掩振奋的神情——这是从市里“凯旋”归来的基层书记该有的样子。

    李毅飞没有片刻耽搁,径直走向县委书记卫氏李的办公室。

    走廊里遇到几个相熟的科级干部,他热情而不失分寸地点头致意,脚步却丝毫不停。

    在卫氏李的办公室附近,任何多余的停留都可能被解读出别样的意味。

    秘书通报后,李毅飞走进了那间象征着多水县最高权力的办公室。

    卫氏李正伏案批阅文件,听到动静抬起头,脸上带着惯常的、让人捉摸不透的笑意。

    “卫书记,打扰您了。”李毅飞声音洪亮,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刚从市里回来,第一时间来向您汇报情况!”

    “哦?毅飞同志回来了?坐!”卫氏李放下笔,身体向后靠进宽大的皮椅里,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李毅飞的脸,实则带着审视,“市里跑得怎么样?

    对我们多港镇的发展计划,有什么指示?”他刻意用了“我们多港镇”,将自己放在了主导者的位置。

    李毅飞在卫氏李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半个屁股,腰背挺直,脸上洋溢着“不负所托”的振奋:“报告卫书记!孙市长对我们的计划非常认可!

    他说思路清晰,切入点准,很有搞头!”他故意顿了顿,观察着卫氏李的反应,果然看到对方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更重要的是,”李毅飞的声音拔高了一点,带着“报喜”的意味,“孙市长当场拍板,同意从市财政给我们多港镇特批150万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计划的核心项目启动!”

    他重点强调了“特批”和“核心项目”,并将文件副本恭敬地放在卫氏李桌上,“孙市长还特别提到,卫书记您眼光独到,支持基层发展思路清晰,有魄力!说多水县在您领导下,找准了发力点!”

    这番话,李毅飞说得极其自然流畅,仿佛孙国栋的赞扬就是冲着卫氏李去的。

    他深知,在卫氏李这样掌控力极强的地方主官心里,上级的认可,尤其是来自市里主要领导的肯定,其分量是极其重大的。

    这关乎个人的工作成绩得到更高层面的验证,也关乎他在县里的威望和影响力。

    果然,卫氏李脸上的笑意明显加深了,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

    他拿起那份盖着市政府办公厅印章的批示文件副本,扫了一眼,手指在“孙国栋”的签名上轻轻点了点。

    “哦?孙市长真这么说了?”他看似随意地问,语气却透着一丝被搔到痒处的舒坦。

    对他而言,这份来自市长的高度评价和实质性的资金支持,无疑是对他领导方向的极大肯定,也为他未来的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李毅飞带来的消息,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千真万确,卫书记!孙市长亲口说的。”李毅飞笃定地回答,眼神坦荡。

    他心里明镜似的:卫氏李此刻的愉悦,核心在于这份“政绩”和“肯定”挂在了他卫氏李的名下,成了他**政绩簿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他争取更大的进步空间增添了重要砝码**。

    “嗯,不错,不错!”卫氏李放下文件,笑容更盛,“毅飞同志,你这次跑市里,辛苦了!为我们多水,立了一功!”他难得地用了“我们”,显得格外亲近。

    “都是卫书记您领导有方,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不过是跑跑腿。”

    李毅飞立刻将功劳推回去,姿态放得极低,“没有您前期的大力支持和那50万的启动资金做基础,我哪有底气去跟孙市长开口?

    孙市长也是看到我们县里、镇里是真想干事,才这么痛快。”

    卫氏李显然很受用这种“功劳归于领导”的表述,他身体微微前倾,带着点探究地问:“150万…孙市长这次倒是爽快。毅飞啊,你跟孙市长…以前就认识?”

    这才是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李毅飞凭什么能从“铁公鸡”孙国栋那里要来这么大一笔钱?这背后的人脉关系,值得玩味。

    李毅飞心中早有预案,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点“往事不堪回首”的苦笑:“卫书记您明察。

    谈不上认识,就是在发改委工作时,孙市长当时来首都跑项目,我们处负责对接过几次。

    孙市长工作作风严谨,要求高,没少挨他批评。

    这次去,我也是硬着头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咱们多港镇的困难和您的决心反复汇报,可能是那份计划书确实打动了孙市长,也可能是他觉得我这个‘老熟人’下了基层想干点事不容易…总之,运气好,运气好。”

    他巧妙地将“旧识”关系淡化处理成普通的公务交集,强调“挨批评”的经历,既解释了孙国栋的“爽快”,又将自己置于一个“运气好”、“靠努力和计划打动领导”的位置,避免引起卫氏李对“深厚背景”的过度猜忌和忌惮。

    卫氏李听着,眼神闪烁,似乎在消化李毅飞的话。

    最终,他点了点头,露出一种“原来如此”的了然表情,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到底是部委下来的同志,这人脉和视野,就是不一样!

    向上面要支持,路子就是比我们基层的宽啊!”他这话半是感慨,半是试探。

    李毅飞来自部委的身份,此刻在他眼中,从最初的“空降镀金”变成了一个可以借力、通往更高层资源的桥梁。

    他心中迅速盘算:支持李毅飞,就是支持自己!李毅飞越出成绩,越能得到上级关注,他卫氏李作为直接领导,自然功不可没!这笔投入,值!

    “卫书记您过奖了,基层的历练才是最宝贵的,我要向您学习的地方还多着呢。”

    李毅飞谦逊地回应,心中了然:对政绩的渴求和向上发展的期望,果然是驱动卫氏李这类干部的重要动力。

    他精准地投下了“共同发展、共享政绩”的饵,卫氏李这条大鱼,果然咬钩了,而且咬得比预想的更深。

    又寒暄了几句,李毅飞见目的已达,便识趣地起身告辞:“卫书记,您日理万机,我就不多打扰了。我这就回镇上,抓紧落实项目,绝不辜负您和孙市长的期望!”

    “好!放手去干!县里全力支持你!”卫氏李大手一挥,显得格外豪迈。

    李毅飞恭敬退出办公室,门在身后轻轻关上。他脸上谦逊的笑容瞬间收敛,眼神变得沉静而锐利。

    他快步离开县委大楼,驱车返回多港镇。他并不知道,就在他离开后不到五分钟,卫氏李就立刻抓起了桌上的电话。

    “财政局吗?我卫氏李。”电话接通,卫氏李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多港镇的发展项目,是市里孙市长亲自点将、重点关注的试点!

    是我们县当前的头号工程!你马上按程序走,特事特办,从县财政给他们拨100万!

    对,就在原来50万的基础上,再追加到100万!今天下班前,必须到账!”他语气斩钉截铁,不容丝毫质疑。

    电话那头,财政局长薛明敏显然愣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书记…这…一下子追加这么多?其他几个乡镇的项目款都还…”

    “其他项目先放放!”卫氏李打断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多港镇的项目是政治任务!是关系到我们多水县在全市甚至省里形象的大事!

    是孙市长亲自盯着的!在这个项目上,谁要是敢拖后腿、使绊子、或者在资金拨付使用上动歪脑筋,耽误了进度,影响了效果,我卫氏李一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听明白了吗?!

    ” 他最后几个字掷地有声,充满了警告的意味。这不仅是对财政局的命令,更是对全县的宣示:这个项目是他的核心关注点,谁敢触碰,后果严重!

    “是!是!书记!我马上办!绝对保证资金安全、快速到位!”薛明敏在电话那头连声保证。她太清楚卫氏李的作风了,这位书记是说一不二的主。

    卫氏李满意地哼了一声,缓和了点语气:“嗯。另外,市财政那边很快会有一笔150万的专项拨款下来,也是给多港镇的。

    这笔钱一到县里账上,你第一时间给我一分不少地划过去!记住了,这是专款!必须专款专用!谁的手都不准乱伸!出了问题,我唯你是问!”

    “明白!书记放心!绝对专款专用,第一时间拨付!”薛明敏立刻保证。

    挂断电话,卫氏李靠在椅背上,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神闪烁着强烈的期待和志在必得的决心。

    李毅飞的成败,与他卫氏李的政绩和未来紧密相连!投入越多,未来收获的政治红利和影响力提升就越大!这笔账,他算得门清。

    回到多港镇已是晚上。第二天一早,李毅飞精神抖擞地召集了镇党委政府全体班子成员、各站所负责人以及重点村的支书主任开会。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有些凝重,大家都知道书记从市里回来了,都等着听“要钱”的结果。

    李毅飞坐在主位,目光沉稳地扫过全场,脸上带着一种经过努力后取得初步成果的、内敛的振奋。他没有过多铺垫,开门见山:

    “同志们,昨天我去了市里,向孙市长详细汇报了我们多港镇的发展规划和当前面临的困难。

    孙市长对我们的计划高度认可!”他顿了顿,看到下面的人眼睛亮了起来,“并且,孙市长当场拍板,决定从市财政拨付150万专项资金,支持我们启动核心项目!”

    “好!”

    “太好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低呼和交头接耳的议论声,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喜色。150万!这对穷惯了的的多港镇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李毅飞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道:“同时,”他加重了语气,“县里卫书记,对我们多港镇的发展,更是倾注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

    在卫书记的亲自关怀和强力推动下…”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目光看向坐在一旁的财政所长王有才,“王所长,你跟大家汇报一下,目前我们账上,用于这个发展计划的专项资金,到位了多少?”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王有才身上。王有才显然也是刚拿到最新数据不久,脸上还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愕和狂喜,他激动地站起来,声音都有些发颤:

    “报告李书记!报告各位领导!刚刚…就在半小时前!县财政分两笔,一共…一共拨付了250万元!已经全部到账了!”

    “什么?!”

    “250万?!”

    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比刚才听到150万时更加震惊!连李毅飞都恰到好处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仿佛完全不知情。

    他心中却是波澜微起:卫氏李果然上钩了,而且动作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100万追加!

    这超出了他的预期,也证明了卫氏李对这份“核心政绩”的重视程度!

    这250万,是发展的强大推力,也意味着他与卫氏李在这条船上的绑定更深了。

    李毅飞迅速收敛“惊讶”,脸上浮现出深深的“感动”和“振奋”:“同志们!看到了吗?这就是县委卫书记对我们多港镇的厚爱和殷切期望!250万啊!这在我们多港镇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投入!”

    他站起身,声音铿锵有力,“这沉甸甸的资金,是信任,更是责任!卫书记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们,我们要是干不出个样子来,对得起谁?!”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极具感染力。下面的人也被这巨大的资金和书记的情绪所感染,纷纷挺直了腰板,眼神变得热切起来。

    只有坐在角落的副镇长钱有为,低垂着眼睑,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钢笔,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意味不明的弧度。

    “资金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甩开膀子干!”李毅飞话锋一转,变得严肃而务实,“我宣布,刘庄水上生态园项目,正式启动!

    由负责刘庄片区的副镇长牵头,规划办、国土所、水利站全力配合,即刻启动招标程序!”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深意:“招标要求,我只强调两点:第一,企业资质必须过硬,信誉良好,历史清白,没有任何污点!

    我们要的是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合作伙伴!

    第二,”他声音陡然拔高,“从项目审批到建设落地,所有环节必须依法依规,高效顺畅!

    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设置障碍、吃拿卡要!要营造全县、全市最好的营商环境!

    这是卫书记亲自抓的项目,是市里挂了号的!谁要是敢在这个项目上动歪心思,砸多港镇的锅,影响项目进展和效果,那就是破坏全县发展大局!县委县政府必将严肃追究责任!后果,自己掂量!”

    这番话,软中带硬,恩威并施。既明确了要求,又画出了红线,更抬出了卫氏李和市里的“尚方宝剑”,将项目的政治高度和潜在风险点得清清楚楚。

    下面各部门负责人心头都是一凛,尤其是那些平常有点“小动作”习惯的,更是暗自警醒:这项目是高压线,碰不得!

    李毅飞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冷静如常。他就是要用卫氏李的“高度关注”和巨额资金的双重压力,迫使多港镇这台机器,暂时按照他设定的轨道高效运转起来。

    至于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问题...他目光似无意地掠过钱有为低垂的头,暗忖:就让工作,再推进一段。

    发展是明线,也是最好的催化剂和检验剂。水流动起来,该沉淀的,总会显现。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不同的心思散去。李毅飞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略显破败的多港镇街道,手指轻轻敲击着窗台。

    250万已经落袋,卫氏李的“支持”空前高涨。但这仅仅是个开始。他必须利用好这暂时的“顺风局”,把刘庄项目这个“标杆”尽快、扎实地立起来,用看得见的进展和希望,牢牢稳住卫氏李,也凝聚起多港镇的人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不错,请把《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