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命科学联盟】的消息,是一封无声的战书,也是一张洒向世界的英雄帖。
它搅动了全球学术圈这片看似平静的深海,让所有潜藏在深水区的巨鲨们,都将目光投向了东方那片古老而又崭新的土地。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哈佛。
世界第一学府的尊严,不容许任何潜在的挑战者安然崛起。
一支规格高到极致的代表团,以最快的速度,跨越太平洋,抵达了龙国。
带队的,是詹姆斯·沃森。
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部活着的生命科学史。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当今学界公认的泰山北斗。
他们一行人,身上带着长年累月身处金字塔顶端所自然形成的、深刻在骨子里的审视与傲慢,直接来到了龙河大学的核心——【希望之城】。
然而,迎接他们的,并非想象中由何宇校长率领的院士天团。
没有红毯,没有鲜花,甚至没有任何一位成名已久的教授。
出现在沃森教授面前的,只有一个以华天为首的接待团队。
一群年轻人。
一群年轻到让他眉头下意识紧锁的年轻人。
资料显示,他们全部来自龙河大学医学院,二年级。
这近乎是一种无声的轻慢。
沃森那双见证了近一个世纪风云的苍老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กรา的冷意。
参观的行程井然有序,但气氛却始终微妙。
直到他们进入核心的“细胞活力监测中心”。
这里是【希望之城】的心脏,无数尖端设备无声地运转着,淡蓝色的数据流在全息投影上汇聚成一条条生命的星河。
空气中弥漫着纯氧与精密仪器混合的、冰冷而纯粹的味道。
沃森教授停下了脚步。
他决定给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后辈”们上一课。
也为了找回一些作为前辈,作为哈佛的学者,本该拥有的颜面。
他扶了扶金丝眼镜,目光扫过眼前以华天为首的那几张过分年轻的面孔,语气平淡,却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既然这里是细胞活力监测中心,想必各位对细胞衰老领域,应该都有所涉猎。”
他信手拈来,直接抛出了一个当今学界最前沿,也最复杂的课题。
“我们来简单地聊一聊,关于‘端粒的周期性磨损与细胞衰老之间的非线关系’,你们有什么看法?”
这并非一次平等的交流。
这是一场考验。
一场由学术帝王对自己领地闯入者的,居高临下的审判。
年过八旬的学术泰斗,起初还只是抱着“指点”江山的心态。
他的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布满了逻辑陷阱与理论的歧路,每一个字眼都经过精心的设计。
“细胞分裂次数的‘海夫利克极限’,与端粒的初始长度是否存在一个绝对的线性对应关系?如果存在,这个模型的变量应该如何修正?”
他像一位经验老道的猎手,布下第一个诱人的陷阱,试图观察这些年轻的猎物们会如何挣扎,如何暴露出他们在知识储备上的稚嫩。
然而,华天的回答,平静得如同一汪深潭。
“沃森教授,这个关系并非绝对线性。根据我们学院‘基因时序动力学’实验室上个月的最新模型,端粒初始长度的影响权重只占47.3%。
另外的52.7%则受到个体基因表达差异、端粒酶活性逆转录效率,以及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等多达17个独立变量的动态影响。
我们内部将其称为‘衰老权重漂移模型’。”
沃森脸上的微笑,第一次出现了极其短暂的凝滞。
衰老权重漂移模型?
这是什么东西?他从未听说过!
讨论在继续。
但节奏,已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偏转。
沃森教授脸上的轻松与傲慢,正在一点一点地被风干、剥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越来越强烈的震惊,一种混杂着荒谬与不可思议的错愕。
他惊恐地发现,自己正在失去对这场“讨论”的主导权。
他每抛出一个自以为深奥的问题,对方总能用一个他闻所未闻的、但逻辑却无比严密的新理论,或者一组精确到让他无话可说的实验数据,举重若轻地将其化解,甚至……反向压制!
这群平均年龄甚至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对于这个领域的理解深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优秀”的范畴!
那不是书本上的知识,那是一种已经将最前沿的理论彻底消化、吸收,内化为自身学术本能的恐怖从容!
这种从容,他只在自己那些最引以为傲的、浸淫领域数十年的博士后门生身上,才偶尔得见!
不!
甚至犹有过之!
当沃-森教授将话题引向一个连他自己都还停留在理论猜想阶段的、真正的无人区时,他感到了窒息。
“那么,关于‘量子隧穿效应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猜想,或许……”
他的话还未说完,华天便自然无比地接了过去。
那个年轻人,眼神清澈,语气没有丝毫的炫耀,只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教授,关于您提到的这个猜想,我们学校的‘量子生物物理三号实验室’在上个季度已经完成了相关的实验验证。”
沃森的心脏,猛地一跳!
什么?
已经完成了实验验证?
这怎么可能!那只是他上个月在一次内部沙龙上才刚刚提出的一个脑洞!
华天的声音还在继续,清晰而稳定,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敲击在沃森的认知壁垒上。
“实验数据表明,在特定的能量阈下,质子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催化亚基内部的隧穿概率并非连续曲线……
“当隧穿概率突破这个值后,端粒酶的整体活性会瞬间增强13.6%,这并非一个渐进影响,而是一个类似开关的扳机机制。
所以,您关于其存在影响的猜想是正确的,但它的作用模式,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直接和关键。”
那一串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数字。
那个他闻所未闻的“量子生物物理三号实验室”。
那份面对学术权威不卑不亢的自信。
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了一股无法抗拒的恐怖洪流,瞬间冲垮了沃森教授耗费一生建立起来的学术自信!
他这位一生都站立在金字塔最顶端的王者,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一种被后浪用一种近乎蛮不讲理的姿态,狠狠拍在沙滩上的无力与窒息!
整个“细胞活力监测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哈佛代表团的其他成员,包括沃森最得力的助手约翰,一个个早已面无血色,张着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们看着眼前那个侃侃而谈的东方青年,像是看到了一个从未来穿越而回的幽灵。
讨论结束了。
或者说,是沃森教授单方面地、狼狈地终止了这场他亲手开启的“审判”。
他看着眼前的华天。
看着那个年轻人眼神中闪烁着的,那种他只在自己年轻时、在发现双螺旋结构奥秘时才拥有过的,纯粹的、对真理的无尽渴求与智慧的光芒。
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荒谬感与震撼感,攫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缓缓转过头,用一种近乎是梦呓的、带着无尽颤抖的语气,对着身边同样已经彻底石化的助手约翰,喃喃自语。
声音轻到几乎听不见,却又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约翰……”
“你再帮我确认一遍……”
“他们的背景资料上,真的清清楚楚地写着,他们只是一群……大二的学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