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夏侯武

    当王三丰的意识从混沌中悠悠醒转,映入“眼帘”的已非锡安的钢铁壁垒,而是全然陌生的天地。

    古旧的四合小院,雨水在玻璃上留下的灰痕,一株迎春花倔强地绽放!

    “一年伊始?现在是哪一年?

    王三丰的意念波动,带着深深的困惑。他感知着周遭,最终锁定在院中。

    那里,姿势怪异的站着一位身材匀称的年轻男子,他的气质如同晨曦中的阳光,明亮而温暖,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他的面庞轮廓分明,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条展现出他坚毅的个性。

    他面向东方,随着太阳初升,全身沉浸在暖洋洋的阳光里,周身萦绕着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这个状态?”

    “是功夫上身了!”

    王三丰一眼就瞧出这名姿势怪异的青年是在“站桩”,是武术修炼中的一种练筋秘法。

    所谓:”筋长一寸,劲添三分。”

    易筋是内家拳术里明劲的练法。

    “是个练家子!而且还是练到功夫上身的武人。”王三丰心里疑惑。“这不像是末日后的环境?我这是穿越了?这是什么年代?看样子还存在着武的传承!”

    只见院中的青年双臂平举如抱满月,脊椎似游龙起伏。

    “好个活弓!“王三丰忍不住称赞。

    拳谚有言“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人身如弓,大筋为弦。

    内家高手,全身劲力扭成一股,一拳能将空气都打响。核心的秘密就是练弓练筋,整个人犹如一张绷紧的牛筋大弓,能将全身劲力整合成一体,然后弹抖出去。

    这就是内家功夫发力的奥秘。

    那青年脊柱开合间分明在养一张人体大弓,肩胛骨就是弓梢,腰胯是弓把,整条脊椎绷得如牛筋绞弦。

    这青年赫然是在练弓,练自己身体里的弓!

    这种练法他在小时候听父亲王超提过,这是形意门压箱底的秘传。

    只见蓄势完毕的青年,突然拧腰转胯,右臂如箭离弦般弹射。

    轰!

    好似空气中有雷霆轰鸣!

    拳锋破空时竟扯出三叠气爆,第一声如裂帛,第二声似闷雷,第三声直接震得院墙青砖簌簌落灰。

    轰隆隆!

    他宛如一张持续被拉伸至极限的牛筋硬弓,院中空气在他一次次挥拳中被猛烈抽离!拳风如闷雷般环绕在他四周,院内回荡着呼啸之声!

    呼

    一套拳法完毕,青年将拳头收于腹前,深深吐出一口长气:

    “千金难买一声响!终于易筋大成,打出师父拳经里面的明劲了。”

    易筋大成,发劲如拉强弓,一身劲力整合成一体,然后弹抖出去,一拳能将空气都打响。

    所谓千金难买一声响!

    这声响,就是明劲!

    “可惜,前途无路了!”

    青年轻轻哀叹一声。

    遥想当年,自国父提倡我国民“以武强国强种”,并题字“尚武精神”,定下国术之名。

    何为国术?即中国武术也!

    百年时间,催生了多如过江之鲫的一众国民武术宗师,涌现出来太极、八卦、形意等各种各样的拳种体系。

    然而。

    一声枪响,武术渐行渐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武道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尤其是经历了那次著名的运动后,传统武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以太极、八卦、形意等内家拳法为主的昔日武林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虽传承断绝,但精神未断,民间尚武的风气依旧尚存,武林因此得以隐秘地延续下来。

    不过,由于内家拳法的传承断绝,当今武林却是以现代搏击为主,在吸收融合了现代技击一些技巧后,逐步演化形成了新的后武林体系:

    拳

    腿

    擒拿

    兵器

    以及从昔日武林中残存下来的寥寥内家。

    总共五脉。

    先拳后腿次擒拿,兵器内家五合一。

    他叫夏侯武,出身佛山合一门。

    合一门之名,源于其师呕心沥血,寻残阅孤,从昔日武林残存下来的一些残本断篇中拾起了一些残缺的内家练法,捡起了一些残缺不全的武术灰烬,耗费心血将其融合,内外合一,勉强保住了中华武术最后一点金贵的传承。

    但他师父也仅仅复原到明劲之境而已。

    “接下来的路,就只能靠自己了。”

    想到那被卡在明劲大成,苦苦追索前路无果,最终撒手而去的师父。青年暗自思索:“古经有曰,传统武术里有三个境界、三步功夫、三重道理。而且听说一甲子前的那个国术巅峰时代,明劲之后,尚还有暗劲、化劲等境界。”

    武道之路,不进则退。

    “前辈先贤既然踏出了那条通天之道,我一定要找到那条前路。”夏侯武暗定决心。

    ........

    不知为何,王三丰竟能感知到眼前这名叫夏侯武的年轻人的心绪。

    “这年轻人的心态,很适合练拳。”

    武者,都欣赏能全身心投入练拳的同道。人只要能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总能练出一些成绩。

    “这是一个天生的武者,是个练武的好苗子。”

    在末日劫土,王三丰睁眼,所见所闻,已经没有一丝武的影子。王三丰始终感觉到与末日世界格格不入,那是一种心灵的孤独。如今,难得见到武的踪影,那是一种遇到同道的喜悦、欣慰。

    从夏侯武心绪中感受到武的没落、末途。王三丰感同身受,忍不住想将身上承载至王超夫妇的国术,传承给眼前之人,延续武道薪火。

    “嗯?”

    在王三丰试图与眼前武者沟通、联系之时,竟然发现完全无法接触。

    因为是意识状态,王三丰无法确定自己的存在方式。但自己似乎一直是顺着夏侯武的感官感知周遭,确定自己应该是依附于夏侯武而存在。

    那么,眼前这武人,就是夏蚩那本古书那纯粹武道精神的源头?自己遵循着这时代信标的指引,来到了这历史深水区?

    不管王三丰如何尝试,眼前的世界就好像虚假的投影一般。

    他可以听到,可以看到,甚至能感受到眼前之人,但却无法触摸得到。宛如一个孤魂野鬼一般,触摸不到任何东西,无法留下任何痕迹。

    对于这片时空来说,自己似乎只是一个时空幽灵?

    “逆旅者见天地如隙,观众生若蜉蝣。”

    此刻的王三丰,开始有些明悟《推背图》上那句神秘谶纬了,或许自己此时就是困在时空裂缝里的蜉蝣,而眼前青年正是那道透光的缝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不错,请把《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龙蛇再起:开局掀我棺材板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