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曹忠有种自己是奔波儿灞的既视感。
惊动中宣?
这也太刺激了!
崔新琴看着曹忠愣了下,解释道,“你这电影,不是常规项目。这算是‘重点类型重点题材’。”
她斟酌了下语句,
“其中涉及到的东西,就算我也说不特别清楚,但是大概能猜得到。最起码中宣啊,外交啊,这几个部门的联合审查是必然的。”
曹忠愣了一下,
他确实没想到这种电影会这么困难。
至于吗?
“老师,是因为这个事件吗?历史课本上不都是学过的吗?”
曹忠不解。
前世他虽然最后混入了文娱圈,但是很多细节,终究是不清楚的。
他也不研究政策系的东西。
“倒不是说针对某个具体事件。怎么说呢,有些基础常识,表演系虽然不教,但是导演系还是很清楚的,如果你实在感兴趣,可以旁听一下他们的课。
比如说涉及到历史事件,宗门,外交等一些领域上的剧本,一直都很敏感。
因为涉及到国际关系,民族创伤,信仰之类的东西,很容易就出现一些意外状况的发生,所以得避免。”
她边说,边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个字,搜出了一个网页,招呼曹忠过来。
“你看,这是11月23日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管理的通知》,
此后一些敏感电影选题立项,剧本审查和完成篇内容审查需要三个环节的管理。
而你这个剧本,大概算是首当其冲的那种。”
指着电脑上的网页链接,崔新琴解释道。
转念,她又觉得自己给曹忠这孩子施加了不小压力,觉得得稍微委婉点,于是笑了笑,
“不过剧本我觉得还是很成熟的,而且叙事策略很聪明,切口很小,通过的概率应该比其他的要大吧。
我可以给咱们导演系主任王红卫老师看看,让他给咱学校那几个大导递一下,如果有谁想拍的话,还是能卖出去的。我感觉十几二十万应该不成问题。”
毕竟这孩子,如此努力写了个剧本,总不好打消积极性。
说到这,崔新琴感觉与有荣焉。
编剧这个行当,目前卖剧本的钱的确不多,新手编剧,能卖个三十万都是顶天了。
所以自己班里的学生如果真能几十万卖出去个剧本,万一真被大导演看重拍摄,她脸上还是有光的。
“老师,如果我想自己拍呢?”
而曹忠却没有在乎这二十万的诱惑,反而目光真挚,问出了一句崔新琴死活没想到的话来。
“你…拍?”
崔新琴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听错了,脑子里闪过一连串的问号。
她目光上下探寻了下,带着几分劝诫,
“拍电影的拍可不是拍脑门的拍,上面立项的时候,一句‘导演资历不足’就能给你卡死了。
而且话说回来,你会拍电影?”
她好奇。
“我会。”
崔新琴这下哑巴了,沉默了好一会儿。
曹忠斩钉截铁的说我会,给崔新琴整不会了。
她眼中闪过了一丝惊讶,心头一跳,生出些荒谬的情绪。
学生都带了一年多了,哪个学生到底有几瓣蒜,崔新琴不可能不清楚。
曹忠之前也很努力,身上的优点也不少,比如摄影好看,长得帅,美术功底不错,现在看,也会写剧本,而且写的挺好。
整个班级里,抛出杨蜜,曹忠的确是最容易成功的那个。
但是这些都不等于会拍电影,会当导演。
至少曹忠刚才这个回答,在她看来就有点装蒜了。
半瓶醋都不敢说自己会,何况曹忠还是个菜鸟。
崔新琴双眼微眯,刚才因为剧本对曹忠产生的爱护和好感,这时候稍微有点拉平。
她能理解学生心比天高,但是却不赞许,
也非常不喜欢学生没有自知之明。
带了这么多年的表演系本科班,她知道有些学生就是沉淀不下来,
比如之前她的那些学生,大三就准备去接一些女主啊,男主的戏,总是以为自己是陈昆,是黄小明,是刘一菲,是杨蜜…
她见得多了。
殊不知没什么人脉,也没资源,最后通常都会被摔得很惨。
还不如在校好好磨砺自己。
但说回来,那些学生,好歹还是专业领域内的心比天高。
这曹忠更厉害了,竟然想着直接跨行当导演去了?!
这可怎么评价?
崔新琴的手指无意识的敲击着桌面,办公室当中有一种诡异的寂静,只有敲击桌面的哒哒声。
“你要知道……”
崔新琴还是决定再劝一下,
当老师的,总不至于看着学生走上一条很难成功的道路。
“导演不是这么好当的,剧本把控,我承认你现在是有能力的,写的确实好。
但是团队筹备,拍摄计划,对演员表演的指导,画面的呈现,拍摄节奏的掌控,还有后期剪辑,配乐,整体风格。
包括你最后拍摄出来的东西,能否过了审核,中间有太多的困难了。
我没别的意思,也不是非逼着你把剧本卖了……就是,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如果实在喜欢,可以挑个角色嘛,比如这个男主角,你可以考虑考虑自己。作为编剧,话语权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给你演,大不了就不卖他。”
崔新琴可谓是苦口婆心。
其实作为过来人,她是真心为曹忠好。
她从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师资班一直到留校任教,参演了多部作品。
也曾想过当导演。
她也真的导演过两部电视剧,《有这样一位厂长》、《亲人》剧本她其实觉得挺好,但反响寥寥,纯纯无用功,还亏了钱。
后来导演了一部话剧,上了央视。这部话剧,就是曹忠,杨蜜独幕戏选的《北京人》。
但在那之后,她再也不碰导演这个行当,差不多八年了。
导演也是需要天赋的,崔新琴经历过,所以清楚。
一样的剧本,有人拍摄出来,是斗破苍穹。
有人拍摄出来,就是斗气化马。
导演的镜头感,画面感,空间美学,都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赋。
其实美学这个事儿,有的时候特别像数学题。
人急了什么都做得出来,就是数学题和美学,是真培养不出来的。
镜头语言、构图、色彩就像是函数,概率,代数。
“老师,我懂您的意思。但是……我想当导演。”
曹忠的话让崔新琴再度失语。
“而且老师,您知道我有美术功底,我在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很多画面,我脑子里是非常清楚的,我也随时可以把它们画成分镜图。
我相信在这个剧本的拍摄上,没人会比我做得更好。
希望老师能帮助我。”
对方的语气相当坚定,崔新琴看着曹忠,发现他的目光也很是坚毅。
带过这么多年学生,崔新琴忽然有些恍然。
这个目光,当初在带陈昆的时候,她曾经见过。
陈昆的家境不好,当时崔新琴给他找了很多机会。
而就在俩人交流的某一刻,陈昆就直视着她的眼睛,告诉她,他一定会成为最好的男演员之一。
他也的确做到了,提名过金马,也得了几个最佳男主角的奖项,甚至还拍了《云水谣》,马上就要上映。
内部她帮忙审过成片,这部电影,陈昆大概率还能争取几个奖项。
“好吧。”
崔新琴点了点头,“既然你这么坚定,我会力所能及的给你全部的支持,说吧,你想怎么干?”
曹忠朝着崔新琴鞠了个躬,道:
“我想先把剧本通过导演系那边审查一遍,
而后请导演系的老师看看能不能挂上监制的名字,牵线看看能不能拉一些投资。
立项的问题,也需要老师的帮助。
再者,想要请老师帮忙推荐几个演员,比如老金这个角色,我想让家是金陵籍的来演,可能会用到方言。”
“要求还不少。”
崔新琴皱了皱眉,忽然想到什么,
“对了,你的家庭情况,能支持你拍这种电影?这个投资可不少,你算过成本吗?”
“如果能得到各方帮助的话,我估计着起码要五百万,家里大概是帮不上什么忙的。”
“我肯定尽全力去支持,但是资金……”
崔新琴想了想,
“说起来,你陈昆师哥的《云水谣》电影的投资成本三千万呢,据说中影出了一半还多。
这两天他给我打电话,还说到中影的韩总跟香港导演周星池定下了协议,要扶持年轻导演,签下了明年投资星辉公司十个年轻导演的名额。
如果韩总能看中你这个剧本,应该也能出一部分。”
其实崔新琴在这方面的资源不多,也就没夸什么海口。
只是给曹忠说了下她知道的信息。
“行吧,剧本我会给到王红卫老师看看,你要不先回去等等消息?”
“谢谢老师。”
眼见对方下了逐客令,曹忠道了谢离开。
“对了,真要拍电影的话,还是要注册个企业最好,现在校内有校企合作的方式,可以提供创业资金,但数目不会很多。”
崔新琴喊回曹忠,叮嘱了一句,挥了挥手。
办公室内,
崔新琴在座位上坐了一小会儿,深呼了一口气之后。
上了四楼。
表演系和导演系在一栋楼里,都是在学校的北面,西面是图书馆,东面是餐饮服务中心。
“王老师啊,有点事儿请你帮忙。”
四楼,崔新琴看到了王红卫。
王红卫,多年的导演系班主任,进修班的指导老师。
也是宁浩的领路人。
《绿草地》,《疯狂的石头》,他都是监制。
由于初期刘得化的投资早早用尽,也正因为他后来在中影华纳磨来的后续投资七十万。
打响了小成本电影撬动高票房的第一枪。
甚至因此促成了中影韩总的策略转变。
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影,他是不可能给星辉投资十部电影的名额和机会的。
而王红卫,现在自然也是中影座上的香饽饽。
“崔姐有事儿安排?包在我身上。”王红卫笑嘻嘻的,“之前要不是崔老师推荐了黄博这个典型角色,我们之前的拍摄也不能这么顺利。”
这话是真的,对于北电好多演员来说,崔新琴,又叫崔妈。
掌握这帮人秘密最多的,恐怕就是她了。
崔新琴也不客气,把剧本递给了王红卫。
“我学生,写了个剧本。想要找个导演系老师挂监制,然后帮忙给拉点儿投资,你给瞅瞅?”
“表演系学生,拍电影?”
王红卫一颤,诧异不已。
“对。”
“那我得瞅瞅,不过崔姐放心,最近我在中影面子还行,投资啥的,不在话下。对了,这电影预计投资多少钱?”
王红卫现在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
甚至说从暑期《疯狂的石头》上映之后,到今天这半年,他都是飘的。
逢谁都是,看没看《疯狂的石头》啊?我学生拍的!
“五百多万吧。”崔新琴道。
“多少?!”
王红卫顺手抄过剧本,听到崔新琴说的数差点没把剧本扔了。
转瞬之间,大光头上就是一脑门子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