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曹忠而言,拿到钱的那一刻,他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展飞速。
首要事情就是要和中影签订合同。
将事情彻底做实。
曹忠将获得的钱投资投入诚影工作室,
本来还想借着王红卫的手在北电申请五万的创作资金,但是王红卫没能申请成功,
北电以曹忠电影已经立项,不差五万投资为由,拒绝了投入。
王红卫说实际上是现在已经马上进入大四下学期,而且还是岁末年底,名额早就占完了,否则就有人过不好年节。
曹忠听懂了,但是没完全懂。
五万块难不成也给了子弟?
还是说这五万块,是某些人的新年礼物?
曹忠不解,但没在乎。
转过头来,又跑到中影和韩三品磨了磨,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即将会举办的议题,从那里得知明年初就有一份名为对青年导演的资助计划。
查了下,发现这时候已经是可报名状态,
但可惜资助计划都是占了坑的情况,虽然别的地方都很合适,比如45岁以下、有潜力、有创新精神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鼓励他们继续拍摄精品力作。
但是在这个条款中里面的一个取得过初步成绩的条款,把曹忠卡的死死的。
“看来都是是萝卜坑。一个坑加一个坑。”
相对于体制内这些能拿到的东西,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还是接地气的景田更具有现实意义。
曹忠无奈。
想要争取更多资金的计划基本泡汤。
宿舍舍友们,家里面倒是有米,但是相对于电影投资,确实是九牛一毛。
最后遗憾,只能以二百万为投资自主介入。
前来和曹忠洽谈的是中影的韩三品的秘书赵海城,
由于中影会是最大出资方,而且此前谈判并未深入到版权分属阶段,这次谈判,主要针对这些利益细节。
得知曹忠自主筹资二百万,赵海城倒吸冷气。
一个表演系学生,听韩总说也没什么跟脚,从哪里弄来的二百万?
难不成家里有大能?
赵海城抿嘴,对于曹忠不禁高看一眼。
曹忠明确阐述了已筹备团队的大无畏,高义之举,尤其以祖峰,梅婷等作为南京人愿意零片酬出演的认同。
并且将相关片酬以及导演费加入诚影的投资比例当中。
赵海城更惊了!
他是真的不懂曹忠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人这么主动零片酬出演?
但曹忠说的话,他很难拒绝。
曹忠代表诚影要求中影要重视演员利益诉求,给出诚影部分分点,最终票房盈利由诚影方负责支付。
为了给中影足够的尊重,曹忠主动提出放弃外国版权售卖收益,但要求中影给诚影免费授权的部分限制性权利。
并且在各其他名利谈判上持续退让,完全认同中影的第一出品方地位,只是稍微提了点小要求。
要求将诚影同时加入到联合出品方之中,主要是为了提升诚影名声和曹忠个人品牌力。
实际上还是挂靠,将主导地位完全送给中影。
曹忠是选择借助演员和导演片酬这两面大旗,换算成投资拿下电影份额,最后视情况决定给祖峰等人发红包。
赵海城以及中影要的本来就是面子,对于分成要求没有太过为难。
只是略作谈判抗争。
一个小成本电影,赵海城也没觉得能赚太多钱。
别看《疯狂的石头》卖了两千六百多万,实际上最后分成,中影只拿了二百万。
和曹忠纠结那些细枝末节,实在是没有必要。
最终,曹忠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演员片酬,导演片酬等都用于换取电影投资,拿下了39%的票房分成权,无导演费。
中影则是投资了四百万元整,
看起来的确不多,但是这个数字已经足够让曹忠欣喜。
因为他这一切,按照常规的节奏,曹忠最多也就能拿下十万二十万的导演费,已经是最大化收益了。
而现在,曹忠占了39%的票房分成权!
曹忠很自豪,
他很认可自己的成就,因为这一切,
都是凭借他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换来的!
绝不是因为空手套白狼!
和曹忠的谈判其实非常顺利,赵海城没花什么力气,只是一个多小时,全部细节都已经敲定完毕。
赵海城其实还挺纳闷,在版权层面上,曹忠非但没有将剧本费用折算到整个电影投资当中,甚至还主动给了中影全部版权,这种情况其实还算少见。
作为编剧和投资商,曹忠完全可以要求申请版权按照比例分配。
但曹忠没有。
不过这对赵海城是很好的事情,说明他的工作,完成的比较圆满。
晚上交差之后,赵海城坐在家中沙发上,兴奋地享受着冬天家中暖气的温暖。
……
签订完全部合作协议之后。
曹忠奔赴魔都,并且在那里见到了徐正。
对于曹忠,徐正和宁浩早就有了诸多交流,并且了解了大概要出演的角色。
“这个角色,我很感兴趣。”徐正道,“我目前一直正在寻求策略转型,所以任何适合我发挥的角色,对我来说都是好事。”
这点曹忠很清楚,其实徐正的角色一直都在同种类型里面打圈圈。
他自己已经三十五岁了,进入了男人最纠结的时间段。
事实上,如果不是曹忠提供了王广海这个角色,徐正也会在明年底加入宁浩的《无人区》项目筹备当中,饰演一个反派律师的角色。
“片酬问题,原谅我不能让步。”徐正对于片酬还是相当看重的。
曹忠对这个早有预料,而且他也不准备在片酬角度上克扣徐正,主要是王广海这个角色,虽然是很有人性深度的角色,但毕竟是个罕见。
在合同签订之后。
徐正也注意到了对方所强调的违约金事宜,不过却并未有任何疑问。
签下徐正。
曹忠开始筹备项目启动仪式。
他深知,作为非大导,他不可能有大导演此类的宣发资源。
而《南京照相馆》,恰巧又是一个非常重视宣传的电影。
曹忠相信电影质量,也相信口口相传。
但是他必须承认,他的电影选在2007年上映的话,如果没有别样的手段,是很容易被一些反对声音,淹没在人潮当中的。
要知道在前世的25年,这部电影的反对声,依旧如同浪潮一般。
如果不是有抖音此类的传播工具,后果或许不堪设想。
更遑论是大侄子蜂拥狂欢的2007年。
而在这个方面上,韩三品可能也没什么办法。
因为中影毕竟是官方,官方很难在公共事务上,发表任何有倾向性的观点。
所以,曹忠只能靠自己。
但很好,他早就选好了一个非常贴合实际,贴合自身的切入点。
并且为此,做好了全套的宣传预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