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柳条和数据包

    静下心之后柳青回过神,躲避,不是办法,要主动出击。

    “我去工坊找张磊。”她抓起外套,“他和江韩是计算机专业的,应该有办法解决这种事。”

    爷爷按住她的手腕:“别用手机联系。去村口小卖部,借王婶的电话打。”

    柳青心头一凛——爷爷的反侦察意识,竟比她这个年轻人还强。

    凌晨两点,张磊盯着电脑屏幕,镜片上反射着密密麻麻的代码。江韩蹲在墙角,正往一台路由器上贴散热片。

    “确认了,是高级APT攻击。”张磊推了推眼镜,“对方至少拿到了你手机的完全控制权。”

    柳青倒吸一口冷气:“能查到是谁吗?”

    “IP是跳板,注册在开曼群岛。”江韩插上最后一根天线,“但攻击模式很专业,不像张胖子那种半吊子能搞出来的。”

    张磊突然坐直身子:“等等...你手机连过工坊WiFi对吧?“得到柳青肯定的答复后,他快速敲击键盘,“糟糕,他们可能已经渗透进内网了。”

    江韩立刻跳起来,一把拔掉了主交换机的网线:“物理隔离最安全。”

    三人连夜搭建起一个独立网络。江韩从背包里掏出三台老式诺基亚手机:“先用这个联系,没智能系统反而安全。”张磊则改装了一套基于无线电的局域网,用加密频段传输数据。

    “明天我去县里买新设备。“张磊在纸上画着拓扑图,“需要架设防火墙和日志服务器。”

    柳青看着两个技术宅热火朝天地讨论端口转发和VPN隧道,突然觉得到这场保卫战的关键已经从柳条变成了数据包。

    江韩建议只有清河柳编工坊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柳青才会更安全。第二天上午他带着县文化局的刘科长来参观。

    “听说这个是你和你爷爷两个人出资建的民间博物馆?”

    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怀疑,“手续办了吗?消防过关吗?”

    “不算是博物馆,就方寸之间这么大点地方!”虽然江韩打过招呼,柳青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她压根没想过这些。

    刘科长背着手在简易展厅里转了一圈,表情渐渐缓和。当看到那个抗战药箱时,他突然停下脚步:“这...这是密码器具?”

    “是的。”柳青赶紧打开语音导览,“1943年清河游击队使用的...”

    刘科长摆摆手示意她安静,自己凑近药箱仔细观察,甚至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

    十分钟后,他抬起头,眼镜后的眼睛闪着光:“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活的历史见证!省博物馆一直在找这类实物!”

    柳青和江韩面面相觑,真是意外之喜。

    “太简陋了。”刘科长皱眉环顾四周,“这么好的东西,就放在这种地方?”

    柳青的脸一下子红了:“我们资金有限...”

    “胡闹!”刘科长突然提高声音,吓得柳青一哆嗦,“知道这是什么级别的文物吗?温度湿度控制呢?安保措施呢?”

    就在柳青以为要被没收时,刘科长接下来的话让她惊呆了:“下周一带着材料来局里,申请'非遗抢救保护专项资金',先批五万应急。”

    “五...五万?”柳青结巴了。

    “不够!”刘科长已经掏出电话,“我得向市里汇报,这药箱起码是二级文物...”

    他匆匆走到门外打电话去了。

    江韩还有别的工作,也陪着刘科长离开。

    他们走后,柳青轻轻抚摸着药箱上那些饱经风霜的木珠,突然明白了爷爷常说的“纹样有魂”是什么意思。

    正思索间,一大早去买器材的张磊推门进来,他脸色凝重:“监控有情况。”

    电脑屏幕上,一个人正在工坊外围徘徊。虽然看不清脸,但那臃肿的身形和独特的步态,分明就是张老板。只见他举着手机,对着工坊各个角度拍照,尤其专注拍摄窗户位置。

    “他在踩点。”张磊压低声音。

    画面中,张老板正蹲在地上摆弄什么。放大后隐约可见是个小盒子,他接上电线,然后藏进了粮仓外墙的裂缝里。

    “监控干扰器?“张磊倒吸一口冷气,“这已经犯法了!”

    张磊和周明打算去抓个现行,张老板却大摇大摆地走进工坊。身后跟着两个穿西装戴墨镜的陌生男子。

    “柳师傅!给您介绍两位贵客。”张老板笑得满脸褶子,“这位是省工艺美术协会的马专家,这位是...”

    “我是网络安全检查员。“高个子男人亮出证件,“接到举报,你们这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柳青心头一紧——这是冲他们的数据库来的!她悄悄按下了裤袋里的诺基亚速拨键。

    “检查可以。”爷爷背着手,脸色出人意料地平静,“但有个条件。”

    张老板眼睛一亮:“您说!”

    “你,“爷爷指着张老板,“先把你口袋里的那个小玩意儿拿出来。”

    张老板一下愣住了。下意识捂住右裤袋,脸色变得煞白。

    “拿出来!”爷爷突然提高声音,吓得张老板一哆嗦。

    一个U盘从他口袋里掉了出来。周明眼疾手快捡起来,插入一台隔离电脑。

    屏幕上立刻跳出文件夹——里面全是柳家工坊的设计图和纹样照片,最新修改日期是今天凌晨。

    “这...这是我捡的!”张老板额头冒汗。

    “捡的?”张磊冷笑,“那这个呢?”他调出监控,清晰地显示张老板在工坊外鬼鬼祟祟地使用笔记本电脑。

    两个“专家”见势不妙,转身就要走,却被闻讯赶来的派出所民警堵个正着。

    “太明显了。”当天晚上,为了安全,周明和张磊陪柳青在工坊加班。

    周明嚼着口香糖说,“张胖子背后肯定有人指点。”

    张磊点头:“我分析了那个U盘,里面有专业的数据采集软件,还有...”他调出一张截图,“这个英文联系人,叫威尔斯。”

    柳青猛地站起来:“昨晚张老板打电话提过这个名字!”

    三人对视一眼,意识到问题比想象的更严重。张磊迅速拟定了一个反制计划:“我们将计就计,给他们点'好东西'。”

    第二天,工坊的系统中突然出现了一个名为“柳编秘方全集“的加密文件夹。不出所料,当晚就有入侵者试图破解。但他们不知道,这个“诱饵“文件里藏着张磊编写的特殊程序。

    “上钩了!“凌晨三点,张磊盯着屏幕低呼。攻击者的摄像头被悄悄启动,传回的画面让三人倒吸冷气——张老板正对着电脑点头哈腰,屏幕上是张磊特制的假文件,而视频窗口里赫然是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威尔斯先生,这就是完整的'流光柳丝'技法...“张老板谄媚的声音从音箱传出,“我已经...“

    周明迅速保存录像:“够判他十年了。“决战在第三天夜里打响。张磊的入侵检测系统突然警报大作,十几台肉鸡同时攻击他们的服务器。

    “来了!“张磊飞快地切换着屏幕,“是专业团队,至少五个人在协同操作。”

    柳青紧张地咬着嘴唇:“能挡住吗?”

    “放心。“周明已经启动了备用电源,“他们打的是镜像服务器,真正的数据库早转移了。”

    攻击持续了整整两小时。

    对方使出了各种手段:DDOS洪水攻击、零日漏洞利用、甚至尝试物理定位。但张磊的防御体系像迷宫一样,让攻击者疲于奔命却一无所获。

    “最后一击!“张磊按下回车键。他编写的反制程序顺着攻击路径回溯,不仅锁定了对方真实IP,还悄悄下载了他们硬盘上的文件。

    当晨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时,三人面前已经堆满了打印出来的证据:合同、邮件、转账记录...张老板与外资勾结,系统性盗窃中国传统工艺的罪行昭然若揭。

    “够他们喝一壶了。”张磊揉着通红的眼睛说。

    警方行动很快。

    张老板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和“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罪”被带走调查,那两个假专家也一并落网。结案那天,江韩特意来到工坊,带来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你们申报的市级非遗抢救扶持基金批下来了,首批扶持资金十万。”江韩顿了顿,“坏消息是,那个威尔斯确实来头不小,是跨国文化投资集团的副总裁。”

    爷爷皱着眉头抽老汉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张磊问:“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根据国际刑警提供的情报,”江韩压低声音,“这个集团专门在全球搜罗传统工艺,申请专利后反过来向原产地收取授权费。印度的手织布、秘鲁的编织法...都吃过亏。”

    柳青握紧了拳头。难怪对方如此执着于“流光柳丝”——这种独特技法一旦被专利化,清河柳编将不再属于清河。

    “从现在起,工坊要加强安保。”江韩递给她一个文件袋,“这是公安局特批的监控设备,直接连到县里指挥中心。”

    送走江韩,柳青发现爷爷正站在那株老柳树下。冬日的老柳树褪去繁叶,枝桠交错如瘦骨。她走过去,听见老人喃喃自语:“柳编活了几百年,什么风浪没见过…”

    不远处,张磊正在安装新的防火墙。更远处,看不见的电子战场上,数据洪流仍在奔涌。但此刻,阳光透过薄云,洒在光秃秃的柳条上,工坊里传来李阿婆教学徒们唱的老调:

    “编呀编呀编柳筐,经风经雨更经霜…”(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不错,请把《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归来我靠祖传编艺发家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