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谁家娶妻不是伤筋动骨?

    王家老太太有种被晚辈拂了面子的恼怒。

    但她更清楚,这里是池家坳,而不是他们王湾里。

    她现在日子能过得舒坦,是因为有老池家帮衬的缘故。

    外头天寒地冻,到处都是厚厚的雪。

    离开这里,他们一家人怕是得冻死。

    清楚利害关系的她,在心里将这些都梳理清楚后,才瓮声瓮气说:

    “亲家伯娘别生气,我老婆子也不是有意的。

    只是想着,在我们王湾里,出嫁的小媳妇打伞寓意不好,一时情急,才这样。

    既然你们另外请了人,那是再好不过。

    秀才的妹妹,自然是好,也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人。”

    她说到这,又朝王巧芽说:“芽儿,还不快谢谢你伯娘跟三婶。

    是她们有心了,才帮忙给请的秀才妹妹。

    等有了她打伞,往后你跟阿庆成亲生子,子嗣也能跟着沾这福气的。”

    像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一样,等王巧芽真的朝两人感谢后,她又看向一旁的儿媳妇。

    “芽儿娘,这都快到午时了,你去看看做点什么。

    亲家伯娘和三婶,今天中午就留在咱们家吃饭!”

    看这边同意的池巧和陈小麦,见状就说:“不必了,家里事情还多,我们得赶紧回去准备。”

    王巧芽的娘,眼底深处还带着怕两个孩子的亲事就此作罢的恐惧。

    见状忙问:“亲家伯娘和三婶,你们是不是还在生气?”

    “没有!家里是真的事多。

    男人们出去打猎了,午时会归家。要是肉不多,我们还得想办法尽快下山去买。

    然后按照这边的规矩,明天晚上开始,就得请大家吃饭。

    这之前,还得做几百个包子馒头。馒头是明天晚上要吃的,包子是正席的时候,要上的。

    另外要是打到野物了,也得宰杀什么的。”

    王家人一听,感觉别的不说,就那几百个包子馒头,确实得花不少时间,当即点头。

    “好,那你们回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等池巧和陈小麦一走,巧芽娘才将门关上。

    而王家老太则是感慨:“这池家坳的人成亲,要提前请吃饭,还得给馒头包子,怪不得娶不起媳妇。

    不说别的,一桌一人半个包子,就得四五个了。

    请全村人,怎么着都得三十多桌,这就一百多个包子。

    要是一人一个包子,那整个村的人,就要三百多个。

    光是米面和肉,就不是一般人能承担得起。

    这么算来,阿庆娶我们家芽儿,这次他家就得费好多银钱。”

    巧芽的娘,在那说:“娘,本来家家户户娶妻就得费钱。

    不说别的,就咱王湾里,就算没有提前请吃饭,但自家人还是要吃的吧?

    像是家里兄弟多的,比如什么二伯大伯之类的,总归是要提早请的,需摆个三四桌。

    等到正席,年景不好的时候,也得四五道菜。

    这些菜,有肉的就不说了,没肉的油水也得足一些。

    年景好的时候,没有八九道菜,都要被人说嘴。

    还有,娶妻还得有房间,家里要是没有的,还得单独给盖一间。

    不然就是想办法空出一间来做新房。

    咱们乡里人家,也不是什么富户,儿女又多,谁家娶妻不是伤筋动骨?”

    王家老太太一想,也跟着点点头。

    可不是,当初她家娶这个儿媳妇的时候,不也是借钱娶的?

    媳妇娶进门后,过了好几年,才缓过劲。

    这样算来,还是嫁闺女好。

    芽儿的聘礼虽然不多,但最后都用在了家里,且她的婆家,还能在这灾年收他们全家人。

    这要是他们全家去儿媳妇或者孙媳妇娘家住,怕是早就被赶出来了!

    如今芽儿出嫁,底下还剩下几个小的,日后有他们姐姐的帮衬,日子应该不会难过到哪里去。

    就这年景,目前他们家这日子,怕是在所有王湾里的人当中,算头一份。

    池庆这个孙女婿不错,她家芽儿嫁得不亏!

    巧芽还不知道,她阿奶想着她日后帮衬弟弟妹妹的事。

    这会儿她回房后,找来几个弟弟妹妹说:

    “三妹,你去后头看看,爹回来了没有。

    要是回来了,你跟他说一下,亲家大伯娘跟三婶过来的事。”

    王春妮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新衣裳,之后用力点点头。

    “好,大姐我这就去。”

    等她蹦蹦跳跳走远,王巧芽看向二妹春桃:“二妹,快午时了,你去做饭。

    等吃过饭歇会儿就起来,带家宝、家旺和春妮一起温书。

    现在已经初六了,等十五元宵一过,沈夫子就会继续教书,别到时候跟不上。”

    王春桃已经十一岁,以前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

    但自从接触到书后,或者说,自从认字以后,她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

    只要夫子教过的字,说过的话,她总是能一字不落的记下。

    之前阿庆哥跟她说过,他曾私下问过沈夫子,家里几个孩子读书的情况。

    沈夫子着重夸奖了春桃。

    说她过目不忘,是天生的读书料子。若是男儿身,适合走科举。

    顶多再过个三五年,便能下场科考。

    可惜了,是个女儿身,且还生在农家。

    所以她现在能做的就是,趁着灾情还未结束,他们还在池家坳,就让二妹每天带着家宝他们读书。

    不管能多认几个字,于他们兄弟姐妹来说,都是好的!

    想着这些,等王春桃点头离开后,王巧芽看着眼前一大一小两个弟弟,就伸手拍了拍身侧。

    “家宝、家旺过来这里坐!”

    王家宝摇摇头,“大姐,我和小弟是男儿。这炕是你跟三妹她们的床,我们就不坐了。”

    王巧芽也随他,只道:“家宝,我后天就要成亲了。这里,咱们能住的时间不长。

    现在爹娘卖炭的钱都攒着,等回王湾里后重新盖房。

    你需记住,你能跟夫子读书的时间不长了。

    你今年虚岁十三,实则十二。这岁数不大不小,也是认字的好时候。

    要是不想一辈子在地里刨食,也想往后有出息,你就想办法,多弄些书给春桃。

    哪怕是去租,去借也成。

    春桃过目不忘,等她看会,懂了,你让她教你。

    记住,别让爹娘给她一堆活干。

    只有你认字多,懂得多,日后才好去县城谋差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不错,请把《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渣夫兼祧两房又换孩,我撕他全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