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无声的反击

    赵海家的院门被风推着 “吱呀” 响,拉开的缝隙里先探出来的,不是赵海,是他娘那张横肉堆垒的脸。日头晒得墙根发暖,她却叉着腰站在阴凉里,眼风从林凡的旧布鞋扫到洗得发白的袖口,语气像淬了冰:“找海子做啥?你这穷小子,能有啥正经事?”

    林凡攥了攥藏在身后的空口袋,指节泛白,脸上却堆着比屋檐下的阳光还软的笑,连声音都放得低低的:“婶子,我找海哥说正事,是能挣钱的好事哩!”

    “挣钱?” 赵海娘的眉立刻拧成疙瘩,眼角的纹路挤成一团,满是不信。

    烟味先从屋里飘出来,接着是趿拉拖鞋的声响。赵海叼着烟卷晃出来,烟蒂上的灰簌簌往下掉,看见林凡,眉梢一挑,嘴角扯出讥诮的笑:“哟,林凡?这才三天,就凑着钱来孝敬你海哥了?” 他显然早听说了债主上门的事,语气里满是看戏的轻慢。

    “海哥!” 林凡像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刚好能让赵海听清,眼底故意浮起一层按捺不住的亮,“钱哪有那么快…… 但我寻着个来钱快的路子,比收破铜烂铁快多了!”

    “哦?” 赵海吐了个烟圈,烟味混着屋里飘来的咸菜味,绕在两人之间。他眯起眼盯着林凡,手指夹着烟卷轻轻敲着裤腿,显然没当真,不过是想听个笑话:“啥路子?说说。”

    林凡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舌尖触到唇角的起皮,又飞快地左右扫了眼院墙根的柴堆,像是怕风把话吹走似的,声音压得更沉:“海哥,今早我去镇上交废品,听见收购站的人偷偷说…… 县里五金厂正急着要一种特种铜料,给的价比普通黄铜高好几倍!”

    他故意把 “特种铜料” 几个字说得含含糊糊,反倒添了几分真意。赵海的眉终于皱起来,烟卷停在嘴边:“特种铜?啥模样的?”

    “我没听太细……” 林凡挠了挠后脑勺,指尖蹭过沾着灰的头发,一副使劲回想的模样,“好像是带点红的,拿在手里沉得很,有的藏在旧机器里头,得拆开才能找着。收购站的人还说,谁能弄着,他们私下里给高价收!”

    说话时,他的眼一直盯着赵海的脸 —— 看他眼底的戏谑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专注,最后竟掠过一丝藏不住的贪念,像暗处的老鼠盯着粮仓。

    “真有这种好事?” 赵海往前凑了凑,烟卷快烧到手指也没察觉,目光在林凡脸上来回扫,想找出撒谎的痕迹,“你小子别是糊弄我!”

    “海哥,我哪敢糊弄您!” 林凡立刻挺直了腰,语气急得像要赌咒,脸上的真诚快溢出来,“我听得真真的!后来还在收购站门口蹲了会儿,亲眼看见有人拿了一小块红铜去卖,收购员没多问就给了钱,那钱数我都瞅见了!”

    他故意顿了顿,脸上露出几分懊恼,手指绞着衣角:“我本来想自己偷偷去收,可…… 可昨天把本钱都赔进去了,我一个人也收不了多少。这路子,我第一个就想着告诉海哥您 —— 也就您有本事、有本钱,能吃下这桩买卖!”

    这话刚好说到赵海心坎里。他摸着下巴上的胡茬,眼神忽明忽暗。林凡的话不是没漏洞,但 “高价”“紧缺”“私下收” 这几个词,像钩子似的勾着他的贪念。在他眼里,林凡这穷小子,没那胆子编这么圆的谎话;再说,要是真有这事,自己先抢一步,可不就能赚一笔?

    “算你小子识相!” 赵海把烟蒂往地上一摁,用鞋底碾了碾,脸上露出得意的笑,“行,这活儿我接了!你说,那东西一般在哪儿能找着?”

    林凡心里的石头悄悄落地,脸上却还是那副恭顺的模样,往前又凑了凑:“我听收购站的人提了句,以前公社农机站报废的旧机器里可能有,还有河对岸那废弃的老砖窑厂,里头不是堆着些烂机器吗?那些地方没人管,说不定就能拆出宝贝来!”

    他说的地方,要么是公家的东西碰不得,要么是砖窑厂常年漏风,机器锈得跟石头似的,拆起来又费力气又危险 —— 他就是要让赵海去啃这些硬骨头。

    “农机站?砖窑厂?” 赵海的眉又皱起来,显然也觉得棘手,但烟瘾上来似的吸了吸鼻子,贪念终究压过了顾虑,“行!我知道了!你小子往后就盯着收购站,有啥消息及时跟我说!少不了你好处!”

    他已然把林凡当成了随叫随到的跟班。

    “哎!谢谢海哥!谢谢海哥!” 林凡忙不迭点头,腰弯得更低,直到赵海转身回屋,才慢慢直起身,眼底的恭顺一点点褪去。

    离开赵海家,林凡没敢多停,脚步飞快地往村外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风里带着麦田的青气,他怀里揣着两颗水果糖,糖纸在口袋里轻轻响 —— 那是他用最后一分钱买的,也是他全部的本钱。

    他没往农机站或砖窑厂的方向去,反倒绕着田间小道,往更偏远的村落走。那些村子小,赵海的人鞭长莫及,田埂上的草沾着午后的暖意,刮得裤脚发痒。

    到了第一个村子,他没像上次那样站在村口吆喝,而是寻了片晒谷场,几个半大孩子正在那儿追着蜻蜓跑。他掏出一颗水果糖,糖纸在阳光下闪着亮,蹲下来跟最矮的那个孩子说话:“小弟弟,见过黄澄澄的铜疙瘩吗?比如家里不用的旧锁头、门把手,哥哥用糖跟你换。”

    孩子盯着糖,咽了咽口水,转身就往村里跑。林凡躲在晒谷场边的草垛后等,草垛里有晒干的麦香,风一吹就飘进衣领。没一会儿,孩子攥着个旧铜锁跑回来,锁芯上还沾着泥,林凡把糖递过去,接过锁仔细擦了擦,确认是黄铜的,才又往另一个村子去。

    一下午跑了三个村,太阳往西边沉的时候,林凡的包袱里已经有了分量 —— 几个沉甸甸的黄铜门把手,一把锈迹斑斑但铜质不错的旧锁,还有一小捆从旧电池里拆出来的碳棒(是他凭着以前听来的零碎记忆找的),外加十几本卷了边的旧书和报纸。

    暮色漫上来时,林凡背着包袱站在废品收购站门口。晚风带着镇上饭馆飘来的菜香,他深吸一口气,推门进去。

    收购员正低头算账,看见他手里的铜件,眼睛亮了亮,拿过秤称了称:“黄铜,一块二。” 钱递过来时还带着柜台的凉意,林凡攥在手里,心跟着发烫。

    碳棒被收购员翻来覆去看了看,最后还是给了五分钱,证明他没记错。轮到旧书报纸,林凡趁收购员转身找零钱的工夫,飞快地翻了一遍 —— 大多是没用的废纸,直到翻到一本泛黄的《红旗》杂志,里面夹着几张邮票,是七十年代初的,虽然不是稀罕品种,但边角齐整,品相完好。他的心跳骤然加快,手指飞快地把邮票抽出来,塞进鞋缝里,再把剩下的书报推过去过秤,又换了六毛钱。

    走出收购站时,林凡手里攥着一块八毛三分钱。纸币被他捏得发皱,却沉甸甸的 —— 这是他在绝境里挣来的第一笔钱,是用脚步量出来的,用心思算出来的。离二十块的目标还远,但这一步,像在黑夜里点亮了一盏灯,让他心里踏实得很。

    他把钱折了又折,藏进贴身的衣兜,又把鞋缝里的邮票取出来,小心地夹进那本技术笔记的扉页,贴着胸口放好。夜色渐浓,他沿着田埂往家赶,风里的麦香渐渐淡了,换成了村口老槐树的清苦味。

    可就在快到村口时,一阵嘈杂声顺着风飘过来,混着奶奶带着哭腔的声音,像根针似的扎进林凡心里!

    他的脚步猛地顿住,心揪得发疼 —— 是债主又上门了?还是赵海发现了不对劲,找去家里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废品大王的重生辉煌路不错,请把《废品大王的重生辉煌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废品大王的重生辉煌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