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期盼(加更!)

    在家短暂的休息了两天,王明远又坚持早起回蒙学复习。

    到了蒙学内堂后,惊讶的发现赵夫子今日已端坐在那张磨得发亮的旧书案后面,此刻正翻阅着一本泛黄的书卷。

    “夫子。”王明远躬身行礼。

    赵夫子闻声抬眼,见是他,并未多言,只指了指书案对面那张空着的条凳。

    王明远会意,坐下后拿出自己标注得密密麻麻的《孟子集注》,默默翻阅起来。

    堂屋里一时间只剩下书页翻动的沙沙声,还有窗外麻雀细碎的叫声。

    日头慢慢爬高,其他的蒙童也都到了。

    赵夫子便去蒙学课堂教授课业,完成了今日的教学课程后,回到内堂,目光终于落在王明远低垂专注的眉眼上,出声道:

    “昨日温习到‘离娄’篇?”夫子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宁静,带着惯有的平稳。

    “是,夫子。”

    王明远连忙放下书,将昨日梳理的几处疑难一一提出,赵夫子逐个应对。

    奏对结束后,赵夫子端起粗陶茶杯,啜了一口温凉的茶水,却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然后才出声:

    “明远,”赵夫子声音低沉了几分,“县案首,只是起点。府试和院试,才是真正龙争虎斗。”

    王明远心头一凛,挺直了腰背:“学生明白,不敢有半分懈怠。”

    “明白就好。”赵夫子微微颔首,话锋却陡然一转,“不过,依为师看,你留在永乐镇,留在蒙学,进益已微乎其微了。”

    王明远抬眼望向夫子,见他还有话要说,便不好打断。

    “府试将近,长安府城,届时汇聚一府才俊。客栈租赁、熟悉场地、寻访名师、切磋交流……哪一样不需时日?”

    “若等到临考方至,只怕仓促之间,寻个落脚处都难。莫若……早行一步。”

    “早行?”王明远微微一怔。

    “对,早行。”赵夫子肯定道,目光锐利地直视着他,“莫要困守蒙学这一隅之地。为师……”

    他顿了顿,素来古井无波的脸上,罕见地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似是欣慰,又似怅然,又隐隐有丝失落。

    “为师能教你的,已尽于此了。”

    王明远心中剧震,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

    夫子这话,无异于承认,自己这个弟子,已然超越了他,他对他已经教无可教!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感瞬间冲上鼻尖。

    但还未等他开口,赵夫子已从案头抽屉里取出一封早已封好的信函。

    信封是普通的青灰色笺纸,上面用端正的行书写着“长安府学 李教谕 亲启”。

    “拿着。”夫子将信递过来,指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为师早年一位同窗好友,如今在长安府学任经义教谕,专司课业。前些时日我已去信,今日才收到回信。你持此信前往,或可获准旁听一二。”

    王明远双手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信,只觉得掌心一片滚烫。

    府学!那可是汇集一府顶尖学子的最高学府!

    “夫子……”他喉咙有些发紧。

    赵夫子却摆了摆手,目光越过他,投向窗外,声音里多了几分悠远与期许:

    “府学旁听,只是权宜。为师盼的,是你此番府试、院试连捷,堂堂正正考入府学,乃至……冲击那举人的门槛!”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回王明远脸上,眼神灼灼,“明远,以你之资质心性,眼界当更高远些才是。一个秀才功名,不该是你的终点,更非为师所愿,为师也不愿你就此埋没!”

    这坦荡直言的点拨与期许,如同惊雷贯耳,瞬间在王明远心头炸开!

    “噗通!”

    王明远没有丝毫犹豫,猛地离座,双膝重重跪在冰冷的青砖地上,对着恩师深深叩首。

    额头触地,发出一声闷响。

    “夫子再造之恩,明远没齿难忘!”

    他抬起头,眼圈已然泛红,声音却斩钉截铁,

    “学生……定不负夫子厚望!府学之路,纵有千难万险,明远亦当奋力前行!他日若有寸进,皆拜夫子今日引路之恩!”

    赵夫子静静看着跪在眼前的少年,仿佛和几年前那个刚拜师的小小身影重叠在了一起。

    这个身影此刻却承担了他曾经的梦想!

    良久,他才轻轻叹息一声,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与欣慰:“起来吧。以后的路终究要靠你自己走了。”

    王明远也明白,这已然是赵夫子能为他竭尽全力做的一切了,夫子为他铺好了未来的路,指明了未来的方向,他怎敢不感激和珍惜这份付出!

    王明远脚步沉重地来到学舍,开始收拾自己那点零散物品。

    “明远!夫子说你要走了?你真要走了吗?”屋外传来了张文涛的声音,他跑得呼哧带喘,脸上带的急切的跑进门来。

    “嗯,去府城备考。”王明远点点头,把最后一本书塞进书囊。

    张文涛小胖脸垮了一瞬,随即又努力挤出个笑,用力一拍胸脯:“嗐!又不是不回来了!府城离咱永乐镇才多远?等你考中秀才,做了秀才老爷,我请你吃府城‘醉仙楼’最贵的席面!”

    他又凑过来,撞了撞王明远肩膀,挤眉弄眼,“再说了,我估摸着……过些日子,咱们府城见面的机会多着呢!”

    “你也要去府城?”

    王明远有点讶异,不过张家老太太去年过世了,他是去吊唁过的。老太太一走,张文涛的确也没有继续再留在永乐镇的理由了。

    而且张父的生意越做越大,的确是要去更大的地方发展了,但没料到张文涛也要动。

    “嘿嘿,天机不可泄露!”张文涛得意地晃晃脑袋,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

    “反正啊,你只管好好考!到时候给我混个秀才出来!咱也风光风光!我也能出去说我是秀才相公的兄弟了,嘻嘻!”

    他这副没心没肺又信心满满的样子,倒是冲淡了不少离别的愁绪。

    王明远笑着捶了他一拳:“行!借你吉言!”

    背着那轻飘飘的书囊踏出蒙学大门时,王明远忍不住驻足回望。

    那熟悉的青砖小院、檐下的老树、寂静的学堂……

    几年来的一幕幕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闪过。

    心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沉甸甸的,又带着点空落落。

    ——————

    回到家后,母亲赵氏和二嫂正坐在灶房门口的小板凳上择菜。

    王明远便告知了母亲,夫子对他的安排。

    “怎么又要走了?”赵氏的声音有点发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

    “这才……才……回来几天呐!”

    赵氏放下菜,站起身,搓着沾了泥水的手,又不知道要往哪里放,

    “那……我去给你准备东西……是得早早准备了……”

    她一边火急火燎的收拾东西,但是絮叨的声音却越说越低。

    “府城那么远……考试不是还有日子吗?就不能……就不能在家多待些时候?”

    回过头目光巴巴地望着儿子,里面盛满了不舍和一点微弱的期盼,

    “咱家现在……日子好过了,有吃有穿,你爹你哥他们也能干……你……你就非得……”

    “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

    一声粗粝的断喝猛地从院门口炸响!

    只见王金宝和王大牛父子俩一前一后跨进院子,两人裤腿上还沾着新鲜湿泥,手里拎着空了的香烛篮子,显然是刚从后山坟地回来。

    王金宝和王大牛黝黑的脸上泛着一种奇异的兴奋,眼神亮得惊人。

    王金宝大步流星走到赵氏面前,指着她就训斥:

    “好男儿志在四方!懂不懂?咱三郎是文曲星下凡!是干大事的!能跟你一样,一辈子就围着锅台灶头转吗?那叫没出息!咱王家的男儿不是窝囊废!”

    “对,三郎是文曲星下凡,定能干一番大事!”王三年也在一旁附和道。

    王金宝则越说情绪越激动,唾沫星子几乎喷到赵氏脸上。

    赵氏被吼得缩了缩脖子,眼圈更红了,但又有点莫名其妙,反应过来顿时火大。

    “你们父子俩发什么癫呢?还有王金宝,你长胆子了,敢这样骂老娘我?”

    王明远见形势越来越不对,连忙叫了一声。

    “爹!”

    王金宝这才反应过来,立马回头看向儿子。

    那副怒容瞬间收得干干净净,换上一种近乎虔诚的亢奋,几步上前,蒲扇般的大手用力拍在王明远瘦削的肩上,拍得他一个趔趄。

    “三郎!好!走得好!就该早点去府城!”

    王金宝声音洪亮,震得房梁上的灰都簌簌往下掉,“你是不知道,刚才爹跟你大哥去给祖宗上香……”

    他猛地顿住,和王大牛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两人脸上竟同时浮现出一种混杂着敬畏、狂喜和无比笃信的神情!

    王明远被他们看得莫名其妙。

    “哎呀,反正你甭管了!”

    王大牛搓着手,黝黑的脸上也满是急不可耐的光彩,抢着道,“听爹的没错!赶紧收拾!哥这就帮你装东西!”

    他像是屁股着了火,丢下香烛篮子,风风火火就冲进里屋,翻箱倒柜的声音立刻乒乒乓乓响了起来。

    赵氏看着这爷俩反常的急切劲儿,又看了眼她最疼爱的小儿子。

    罢了,懒得和他爹计较了,毕竟家里大事都是男人说了算,刚才也是她那点母亲的舐犊之情作祟罢了。

    她抬起粗糙的手背,狠狠抹了一把脸,吸了吸鼻子,认命似的哑着嗓子道:

    “行了行了,都别杵着了!出门在外,吃穿用度哪一样不得预备齐整?指望你们男人?哼!”

    她扭身一头扎进灶房,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比往日响亮了十倍,像是在发泄着憋闷。

    王明远站在原地,看着父亲和大哥近乎狂热的忙碌背影,心里也是莫名其妙。

    离家的愁绪还未酝酿,就被莫名其妙的,近乎“驱赶”的搞得没了。

    ————

    刚才,殊不知大哥和父亲去上坟的时候,王家的祖坟真的冒烟了,那烟冒的老高!

    还有那烧纸的时候,旋风卷的纸钱飞的满天都是!!

    大哥直呼祖宗显灵了,明远定能一步步考上去!

    因为他刚才,心很大的给祖宗许愿——明远考中状元,他想当状元郎的哥哥!

    现在见此形状况更是激动万分!

    他其实不知道的是,父亲也许的一样的愿望。

    此刻这迹象,两人心头大震,恨不得让王明远立马去科考验证下真伪,这才出现刚才在家的那副急切而又虔诚的场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不错,请把《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