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邮局寄送

    李卫东最后一个进来,默默地走到自己座位。

    他自然也感觉到了空气中那微妙的变化——周炳生对阳光明的态度,似乎更加……亲近了?

    那种无形的距离感缩短了!

    他心里掠过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像是失落,又像是酸涩。

    但很快,这种情绪被他这段时间努力修补关系、在韩鸣谦面前小心翼翼表现所带来的些许安定感压了下去。

    他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自己努力,机会总会有的。

    下班铃尖锐地响起,打破了办公室的沉寂。众人开始窸窸窣窣地收拾东西。

    阳光明和周炳生默契地放慢了动作,有意无意地留到了最后。

    在办公室彻底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暮色四合的光影时,周炳生从抽屉深处拿出一个用旧报纸仔细包好、四四方方的小包。

    报纸已经泛黄发脆,边缘磨损得厉害。

    他摩挲了一下纸包,仿佛在掂量它的分量,然后郑重地递向阳光明。

    “这是……”

    周炳生的声音很轻,带着点赧然,仿佛送出的是自己珍藏多年的秘密:“我以前……记的一些零碎笔记。

    有些是关于写材料的心得、窍门,还有些是……

    嗯,一些老掉牙的经验教训,杂七杂八,都是随手记下的。

    你拿回去看看,或许……有点点用场。”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递过来的动作却异常庄重。

    阳光明立刻起身,双手郑重地接过那个纸包。入手沉甸甸的,隔着粗糙的旧报纸,能感受到里面是一个厚实的硬壳笔记本的形状,边角都磨得发毛了。

    阳光明的手指能清晰地感受到纸张特有的、带着岁月痕迹的触感。

    他知道,这绝不仅仅是一本笔记!

    这是一位前辈用半生坎坷、荣辱浮沉换来的、最私密也最珍贵的经验结晶!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一股暖流夹杂着沉甸甸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谢谢周师傅!”阳光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充满了发自内心的深深敬意。

    两人并肩走出厂门,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斜斜地映在厂区满是油污的水泥路上。

    弄堂口分别时,周炳生停下脚步,伸出手,略显生疏却带着长辈真切的关怀和期许,轻轻拍了拍阳光明的肩膀。

    阳光明没有躲闪,回以一个沉稳而坚定的微笑,那笑容里充满了理解和无声的承诺。

    阳光明手里紧紧握着那个旧报纸包裹的笔记本,感受着纸张粗糙的纹理。

    指尖传来的是智慧的重量!

    他与周炳生之间,因那两斤维系生命的奶粉而结下的恩情债,此刻已悄然转化、升华。变成了一种更深厚的、亦师亦友、彼此懂得、相互扶持的羁绊。

    这羁绊,如同弄堂深处袅袅升起的炊烟,交织着饭菜的香气和邻里的低语,朴实、温暖,带着人间烟火气。

    夕阳沉入地平线,天边只剩下一抹暗红。

    阳光明抬头望向赵副厂长办公室所在的那栋灰色小楼。

    关于赵国栋副厂长专职秘书的竞争,他心中那幅精心勾勒的蓝图,因周炳生今日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笃定,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道路依旧坎坷,但方向已然明确,行囊中,更是增添了一份沉甸甸的底气。

    下午的魔都,阳光明晃晃地泼在略显陈旧的街道上。

    自行车铃声清脆地划破闷热的空气,穿着蓝灰工装的人们步履匆匆,神色被暑气蒸腾得模糊不清。

    红星国棉厂那带着岁月刻痕的大门内,走出一个身影。

    阳光明提前请了假,肩上的军用挎包沉甸甸地坠着——里面是他费了些心思“调剂”回来的四斤干米线和两小罐澄澈如琥珀的蜂蜜。

    他步履沉稳,没有拐向回家那条熟悉的弄堂,而是径直朝着区里最大的邮局走去。

    他胸腔里揣着一个热切的念头:把包里这些难得的“硬货”,寄给远在东北知青点挨饿受冻的兄姐。

    随身冰箱里的“宝藏”给了他底气,但这底气要转化为东北黑土地上兄姐手中实实在在的温暖和饱食,却必须小心翼翼地穿越这个火红年代布下的钢铁般的规则荆棘。

    在他和原身的认知里,粮食肯定不能通过邮局寄送,但加工品如米线、饼干,或许能钻点空子?

    但他从未实践过,心里终究没底,非得亲自去邮局这“关卡”探个究竟。

    邮局大厅里弥漫着一股复杂的气味:陈旧纸张的霉味、劣质浆糊的酸气、灰尘的土腥,还有一丝若有若无、浸透了疲惫的汗味。

    高高的深绿色柜台像一道壁垒,后面疏疏落落坐着几个工作人员,脸上挂着经年累月形成的公事公办的倦怠。

    阳光明目光锐利地扫过,径直走向一个靠里的窗口。

    那里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戴着老花镜的老先生。

    他正慢条斯理地整理着一叠单据,动作带着岁月沉淀的从容,手指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皲裂,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墨渍,仿佛记录着无数经手的秘密。

    “同志您好。”

    阳光明用清晰平和的普通话开口,态度谦逊,目光诚恳,“我想咨询一下,往东北黑省那边的知青点寄包裹,有些东西能寄吗?”

    他特意加重了“知青点”三个字,希望能在这冰冷的规则里,撬开一丝人情或政策同情的缝隙。

    老先生抬起头。厚厚的、布满细小划痕的镜片后,他的目光平和像蒙着一层薄雾,透着职业性的疏离和洞悉一切的疲惫。

    他的魔都口音很重:“寄知青点?寄的是啥东西?你讲清爽点,我好帮你查查规定。政策卡得死,不是啥都能寄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不错,请把《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