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煤球与煤球炉

    贺夫人的声音幽幽传来:“岳武穆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为什么不说武官不爱钱?因为大部分武将提着脑袋,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为朝廷打仗,不可能细究。”

    “一般来说,朝廷给一个差不多的军费,只要能打赢了。纵然贪一些,只要不贪将士的军饷,朝廷也是默认的。”

    “只有打了败仗,才会让三法司,细细查账。”

    贺重安此刻才想起,秦守忠说,武宁侯府,出兵放马,赚得钱海里去了。恐怕不仅仅是战利品,还有军费结余。

    “西海的问题也就在这里。”贺夫人叹息一声,说道:“十几年前,朝廷偏师攻下西海,当时攻西海的将帅是狠狠从西海捞了一笔。赚得盆满钵满。这朝野上下都知道,把人家的金塔都扒干净了。朝廷拟西海军费的时候,自然觉得西海富庶,给了两万兵额,除却云南年协饷二十万。其他本地赋税支撑。”

    “问题是西海年年叛乱。哪里能收上来赋税,上奏加军费,朝廷一直不准。他们觉得,西海是能捞到油水的地方。贺家在西海吃饱了,还想额外要军费。太不像话了。”

    “却不知道,西海的局面,如果不捞钱,安抚百姓,尚且能维持局面。一旦捞钱,明初安南,就是前车之鉴。”

    永乐年间打下安南,不久是因为很多太监在安南大捞特捞,让安南降而复叛。

    现在的西海就是当初的安南,安南好歹有内附的历史,缅甸却从来没有被中原直接管辖,更难安定。如果与民休息,安抚百姓,或可长治久安,但将帅贪婪。一心捞钱,局面一定崩坏。

    “然而,我贺家不捞钱,总不能让下面将领千里迢迢来西海当圣人吧?”

    “再加上,一次又一次叛乱,大战不多,小战不断,每一次战后求奏销军费。户部都往少地压。觉得才斩首几十上百。根本不算什么。”

    “却不知道军队长期处于战事,要维系军心士气,是要花钱的。”

    “朝廷钱给不足,又拖延。”

    “很多事情不得不自己掏钱,比如怀表,这东西军费是一定不会报的。”

    “总之,西海不贴补,恐怕就要打败仗了。”贺夫人忍不住叹息一声。

    “西海如此麻烦。”贺重安说道:“父亲就没有想过换一个地方?”

    “怎么没想?”贺夫人叹息一声说道:“这就要说我贺家的尴尬地方了。”

    “当今军中有两大势力,开国勋贵与南征勋贵。”

    “开国勋贵自不必言,跟随太祖开国太宗北伐的功臣们。但我家不是,我家祖上还与开国功臣见过仗,让他们吃了不少瘪。我家在太宗时期得爵,其实是很少见的。太宗时期用的武将,大多是开国功臣子弟。”

    “至于南征之战,你爹也不过从征,真正出风头的是水师。”

    “你爹虽然算郑王旧部。但也挤不进核心。”

    “西海这地方,谁都知道是烂摊子,谁也不想接。我家就扔不去这个烫手山芋。只能死撑着。毕竟我家一切都在军功上,有军功才有而今的荣华富贵,一旦打了败仗,贺家的覆灭就在旦夕之间了。”

    贺重安心头一紧。

    他万万没有想到贺家局势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他已经吃够苦了。

    可不愿意再去破庙中。顿时皱起眉头思考对策。

    贺夫人见状,轻轻一笑说道:“放心吧。你爹能应付,只是每年要补贴几万两。”

    “可是家里如此情况?哪里有几万两。”

    贺夫人笑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贺家账面上没有钱,但挤一挤还是有油水的。家中还有一些铺子。外面有些庄子,我还有一些嫁妆,支持下去,还是没有问题的。”

    贺夫人眼神中有一丝忧色,如果单单是钱的问题还好说。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只是那些东西,贺夫人还不想告诉贺重安。

    因为那些才是贺家核心。

    贺夫人话虽然如此说,但贺重安还是忍不住忧虑。

    西海地形地貌,再加上现在的局面,说不好,就有一场全军覆没的大败,贺家的下场,重则族诛,轻则流放。

    一时间,贺重安也不知道是自己倒霉,还是贺家倒霉。

    居然遇见这样的情况。

    自己好不容易谋得一个勋贵子弟的身份,很有可能成为被牵连,斩首的一员。

    这怎么行?

    贺重安立即想办法,为贺家解决问题。他实在不想经历破庙的风雪。心中思量两日,找了一个机会对贺夫人说道:“我有一个办法能为府中赚些钱。”

    贺夫人对贺重安期待并不高,但见贺重安愿意为府中分忧,也是愿意给机会的。说道:“哦。说来听听。”

    贺重安说道:“说不清楚,还请母亲等我两日,我召集府上工匠打造出来。再请您过目。”

    “好。”

    不过数日,贺重安就带来了自己的成果。

    贺重安立即去外面提进来一个煤球炉。说道:“母亲请看。”

    这个煤球炉,是很普通那种,外包铁皮,中间是放煤球炉壁。两者之间,用泥巴填充固定。比较沉。旁边有把手,两个人可以提着走。

    贺夫人细细看了一下煤球炉,也看不出什么好歹来,只说道:“倒也轻巧。”

    贺重安立即给贺夫人演示。

    给煤球炉内塞了一些木材点燃。将一颗煤球放进去,片刻之间,就点燃了。

    贺夫人微微哼了一下,说道:“不错。”

    古代点火从来不是问题。

    后世有些人给他打火机,在野外也点不燃篝火。

    在古代,引火工具只有火折子。点火是需要技巧的。特别是用煤。

    古代多用块煤,好运输。也耐烧。但不容易点燃。每一次点火,都是小心翼翼。甚至用嘴一点点吹。

    而这煤球炉设计的内外通风,非常容易点燃。似乎一张纸就能将煤球点燃。

    煤球炉点燃后,贺重安用火钳,放进去两个煤球。片刻之后,就烧得通红。火苗都窜上来了。烧得特别旺。

    贺夫人忍不住伸手烤火。心中已经暗暗点头:“在房间里取暖,可比火盆方便多了。”

    贺重安却将下面通风口堵死,用铁片将上面也盖住,说道:“母亲如果有心,可以看看,到今天晚上这火还不熄灭。”

    贺夫人一愣,说道:“你说什么,这火能留到今天晚上。”

    “是。”贺重安说道:“甚至可以更长时间。”

    贺夫人表情都变了。吃惊非小。(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侯门庶子不错,请把《侯门庶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侯门庶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