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的指尖悬在鼠标上,邮件内容简洁到近乎挑衅。
他下载了附件,一个被压缩到极限的数据包。
解压过程漫长得令人窒息,进度条每一次微小的跳动,都像是心跳信号在屏幕上的具象化。
当名为“城市BGN三周年图谱”的文件终于呈现在眼前,沈默感到了久违的寒意。
这并非恐惧,而是一种猎人发现未知猎物踪迹时的本能兴奋。
数据庞大而精密,绘制出过去三年这座城市听不见的背景噪音的全貌。
他花了整整两个小时进行初步分析,一个诡异的规律浮出水面。
整体噪音水平并非随机波动,而是呈现出一种精准的周期性起伏,高峰与低谷之间相隔约23.7小时。
沈默的呼吸一滞,这个数字他再熟悉不过——月球的潮汐周期。
仿佛整座城市都在随着月相进行一次无声的呼吸。
这已经足够离奇,但真正让他瞳孔收缩的,是频谱分析图上那一道刺眼的红线。
在18.5kHz这个人类听觉范围边缘的频段,存在一个稳定、持续,且强度逐年增强的信号。
信号的波形简单而执着,一次强脉冲,两次弱脉冲,周而复始。
一个心跳。
他迅速调出城市地图,利用数据包内置的三角定位算法进行溯源。
信号源的坐标清晰地指向城北,那片早已被遗忘的工业废墟——701广播中继站。
沈默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
701站,老秦当年服役的地方,那座被他形容为“有生命”的发射塔。
他强压下心中的悸动,调出近年来自残案件的卷宗,将案发时间逐一标记在心跳信号的时间轴上。
当最后一个标记点落下,一幅完整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图景展现在他面前。
所有的自残行为,无一例外,全部发生在“心跳”信号达到峰值的17分钟之后。
不多不少,精准如手术刀。
他立刻拨通了老秦的电话。
电话那头,老秦的声音带着浓重的睡意和戒备。
沈默没有废话,直接将自己的发现和盘托出。
沉默,长久的沉默。
久到沈默以为信号已经中断,老秦沙哑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种宿命般的疲惫:“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它不会停下。”
说服老秦的过程比想象中要艰难,也更简单。
当沈默提到“心跳”和“17分钟”时,老秦的防线彻底崩溃了。
他并非被数据说服,而是被一段深埋心底的记忆唤醒。
去往701站的路上,老秦紧握着方向盘,骨节发白,嘴里反复念叨着同一句话:“那塔会自己调频……它记得该播什么。”那神情,不像是在解释,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驱魔仪式。
废弃的发射塔如同一尊钢铁巨兽的骸骨,在阴沉的天空下静默矗立。
控制室的门锁早已锈蚀,被老秦一脚踹开。
尘埃在手电筒的光柱中狂舞,空气里弥漫着金属、霉菌和时光混合的味道。
老秦径直走向控制台,无视了那些布满蛛网的现代设备,颤抖着手抚摸上一台老式的真空管收音机。
他的眼神迷离,像是看着一位阔别已久的老友:“这机器……能听见人听不到的东西。”
他无视沈默的劝阻,粗暴地扯断了几根电线,凭借着几十年前的肌肉记忆,强行接通了收音机的电源。
老旧的真空管发出微弱的红光,扬声器里只传来一片空洞的“沙沙”白噪音。
但在收音机旁边的示波器屏幕上,那条绿色的光线却猛地开始剧烈跳动,勾勒出一个复杂而优美的波形。
沈默一眼就认了出来——那形状,酷似人类的耳蜗。
与此同时,市博物馆的档案室里,苏晚萤正从故纸堆中寻找着蛛丝马迹。
她终于在一份关于1983年“城市记忆展”的资料中,找到了701发射塔的名字。
它曾作为那场展览的现场直播信号源。
在技术协作者的名单末尾,一个熟悉的名字让她的心脏漏跳了一拍:沈秋岚。
而在协作者名单旁边的一行小字备注里,记录着一个更惊人的信息:展览当天,为达到“沉浸式体验”,曾临时接入一套实验性的“环境声增强系统”。
系统的设计者,是一位名叫陆知寒的音频工程师。
苏晚萤立刻查询了陆知寒的资料,结果令人毛骨悚然。
他在展览结束后的第二年死于一场意外,火化记录显示,他的骨灰至今无人领取。
沈默需要验证一个疯狂的猜想:“声纹”是否真的可以被“看见”。
他想到了小舟,那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少年。
他找到小舟时,少年正坐在一块巨大的振动板上,闭着眼睛,感受着音乐的“形状”。
沈默将《夜风低语》的录音通过振动板播放。
小舟没有丝毫犹豫,拿起桌上的平板,手指在屏幕上飞速划动。
一幅螺旋状的波纹图样迅速成形,线条流畅而精准。
画完后,他指向螺旋的中心,那里,波形在不断地聚合、拼凑,又瞬间崩解,循环往复。
沈默凑近了看,那赫然是一个汉字:静。
小舟抬起头,清澈的眼睛看着沈默,用手语比划道:“这不是声音……是‘想’在震动。”
“想”在震动。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沈默脑中的迷雾。
他带着老秦的那台真空管收音机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进行了一场更大胆的实验。
他将收音机的音频输出端接入一个盛满水的浅盆,一束激光从上方射入水中,在天花板上投射出水面干涉形成的复杂光斑。
实验开始了。
老秦的手搭在收音机的调频旋钮上,缓缓转动。
扬声器依旧只有白噪音,但天花板上的光斑却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
光影流动,重组,那些杂乱无章的波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操控着,渐渐凝聚成一个完整的、精细的耳蜗形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耳蜗图案稳定下来的瞬间,中央的光影再次变幻,缓缓浮现出一张模糊但可以辨认的男人脸庞——苏晚萤立刻认了出来,那是陆知寒。
就在此时,苏晚萤的手机响了。
她带来的解码程序终于有了结果。
她将自己梦游时写下的那些音符输入程序,与从701站信号中提取出的莫尔斯电码进行叠加分析。
一行残缺的遗言,在屏幕上被破译出来:“……让他们听见……寂静……才是……纯净……”
话音未落,水盆里的水仿佛被瞬间煮沸,猛地炸裂开来,水花四溅!
天花板上的影像瞬间消失。
老秦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猛地转身扑向墙边一个早已废弃的主控开关,双手疯狂地拍打着:“关不掉的!来不及了!它已经学会自己……续播!”
整个房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老秦粗重的喘息声。
然而,一直静静待在角落里的小舟,却缓缓抬起了头。
他没有看房间里任何一个惊慌失措的人,而是将脸转向窗外寂静的夜空。
在他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个纯粹而满足的笑容。
他“看”到了。
那个纠缠了所有人,跨越了数十年的频率,终于,被理解了。
沈默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看着小舟脸上那诡异的笑容,忽然明白,他们解开的不是谜题,而是释放了某种更可怕的东西。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着一个陌生的号码。
他接通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苍老而疲惫的声音,是林导演。
“沈默……《夜风低语》最后一期的带子,我找到了。有些东西,你必须亲眼看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