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生把保温桶搁在床头柜上,搪瓷桶底在木质桌面磕出一声轻响。他掀开盖子,蒸腾的热气裹着小米粥的甜香弥漫开来,里头卧着的溏心蛋颤巍巍的,是他凌晨五点在酒店厨房守着砂锅熬的。“快趁热喝,”他用勺子轻轻划开蛋皮,金黄的蛋液融进粥里,“你小时候就爱这么吃,粥得熬到米油稠得能挂住勺子才肯张嘴。”
林晓晓撑着胳膊想坐起来,输液管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针尖处隐约泛起一道白痕。林生生眼疾手快按住她的肩膀,掌心的老茧蹭过病号服:“别乱动!”他往她背后垫了两个软枕,仔细调整好角度,“就这么半躺着,粥我端着,让景明喂你。”
石盛辉在一旁帮腔,拐杖头在地板上点了点:“听你爷爷的。脑震荡刚稳住,医生说了不能猛起身。”他转头瞪向石景明,“还愣着干啥?端碗啊!你爷爷我当年带孙子,喂饭都是吹凉了才递到嘴边,你得学着点。”
石景明拿起勺子搅了搅粥,米香混着蛋香愈发浓郁。他舀起一勺递到林晓晓唇边,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唇角,像被烫到似的微微一缩。林晓晓小口含住勺子,温热的粥滑过喉咙时,她瞥见石景明耳根悄悄红了——他向来沉默少言,却总在这些细微处泄露情绪。
两位老人守到傍晚,林生生的手机响了三次,都是家里保姆催问晚饭。石盛辉把他往门口推:“你先跟我回酒店,这儿有景明呢。”林生生扒着门框不肯走,回头对石景明反复叮嘱:“她要是半夜喊头疼,先摸额头烫不烫,退烧药在最下面抽屉,白瓶子那个。还有,她从小怕黑,床头小灯要开着,别太亮,能照见人影就行。”
石景明连连点头,林生生又补了句:“寸步别离,记住了?喝水务必试水温,不能烫也不能凉。”直到被石盛辉拽着胳膊拉出病房,走廊里还飘来半句:“要是哭了,就给她唱小时候那首……”
深夜的病房寂静无声,只有心电监护仪的规律滴答和窗外偶尔掠过的风声。林晓晓翻了个身,额角纱布蹭到枕头,她轻轻“嘶”了一声。石景明立刻从折叠床上坐起,椅子腿在地面划出轻响。他摸黑走到床边,借着月光看见她眉头紧蹙,正抬手想摸伤口。
“别碰。”他轻轻按住她的手腕,掌心的温度透过病号服传递过去,“疼得厉害?”林晓晓迷迷糊糊嗯了一声,嗓音带着初醒的沙哑。石景明打开床头灯调到最暗,光晕温柔笼罩病床。他倒了杯温水,仔细试过温度,才用小勺喂她喝了两口。
“我去叫护士。”他刚要起身,林晓晓却攥住他的衣角。“别去,”她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就是有点晕,再睡会儿就好。”石景明蹲在床边,看着她睫毛上沾的泪珠——这姑娘从小要强,再疼也不肯吭声。他忽然想起林爷爷的嘱咐,轻轻拍着她的手背,像哄孩子似的哼起那首老童谣:“月亮光光,照到东墙……”
后半夜林晓晓又醒了一次喊渴。石景明端水时发现她手背留置针有回血,急忙按铃叫护士。调整针头时他紧攥着拳站在一旁,直到护士说“没事,就是体位低了点”,才松了口气。待病房重新恢复宁静,天边已泛起晨光。
第二天上午十点,石景明正帮林晓晓擦手,病房门被猛地推开。苏清圆拎着粉色果篮冲进来,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没仔细打理。“晓晓!”她扑到床边,指尖轻触林晓晓的脸颊,眼泪“啪嗒”落在被子上,“昨天接到电话时,我手抖得连电梯键都按不准!”
林晓晓笑着替她擦眼泪:“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能吃能睡呢。”苏清圆吸吸鼻子,突然回头朝门口喊:“砚辞,快把东西拿进来。”沈砚辞提着银色保温桶走进来,灰色羊绒衫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表——林晓晓认得,是去年苏清圆生日时说要“攒钱买”的那款。
“阿姨炖的鸽子汤,”沈砚辞将保温桶轻放在桌,声线温和,“清圆说你得补补。”他目光快速扫过林晓晓额角的纱布,又立即移开,像是怕惊扰什么。林晓晓忽然想起苏清圆说过的话:“沈砚辞看着冷淡,其实心细得很,上次我感冒,他半夜起来煮姜汤,还偷偷加了红枣。”
两人正说着话,十一点的钟声刚落,病房门“砰”地被推开。夏晓拎着印有“晓底捞”logo的保温袋站在门口,高马尾的发梢还带着卷,显然刚下车就直奔医院。“林晓晓!你可算醒了!”她把保温袋往桌上一撂,拉链拉得“刺啦”响,“知道你吃不了辣,特意让后厨用老母鸡吊了六小时高汤,虾滑是手打的,就是你小时候最爱的那种。”
林晓晓望着保温袋里冒热气的小火锅,鼻尖突然一酸。“我能被找到,是不是因为你?”她记得石景明提过是医院护士认出了她,可世上哪有这般巧合。夏晓往椅子上一坐,掏出手机点开照片——全国“晓底捞”门店玻璃门上,都贴着印有林晓晓照片的寻人启事,下方醒目写着“有线索请联系138xxxx5678,重谢”。
“清圆打电话来时声音都在抖,”夏晓滑动屏幕,照片里闪过上海南京路店、北京王府井店、成都春熙路店的门头,“我马上让总经办发通知,全国500家分店包括20家直营店全部张贴寻人启事。后厨老师傅们都记得你,说‘那个爱啃玉米的小姑娘’不见了,还特意让采购多备甜玉米,说要等你回来炖汤。”
她停顿片刻,指着其中一张照片:“湘江这家店离医院近,护士常来团餐。昨天有眼尖的小护士看见启事,说‘我们病房姑娘跟照片上一模一样’。我当时正在开视频会,直接关了电脑订最早航班赶过来。”
苏清圆在一旁红着眼眶点头:“我这几天急得不知怎么办,只好找夏晓。她让我别慌,说‘全国都是我的眼睛,肯定能找到’。”沈砚辞默默盛出一碗鸽子汤递到林晓晓面前:“先喝汤,凉了会腥。”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小火锅的骨汤里,漾起细碎金光。林晓晓望着床边众人——苏清圆正为她整理额前碎发,夏晓对石景明说“照顾不好就给你炖苦瓜汤”,沈砚辞站在窗边悄悄发信息:“人已找到,一切安好。”她忽然想起童年时光,苏清圆总是留给她最后一块糖,夏晓会挡在她身前面对欺负人的男生,她们还曾把攒了许久的弹珠分她一半。原来这么多年过去,她们依然像小时候那样,将她牢牢护在羽翼之下。
夏晓说着忽然瞥见石景明手边的空碗,眼睛一瞪:“你就给晓晓吃这个?”她指着那碗白粥,“这哪有什么营养。”边说边拿起砂罐旁的小碗,盛满玉米排骨汤,又仔细拣了段最饱满的玉米递到林晓晓面前,“快趁热喝,好好补补。”
林晓晓刚要伸手,石景明已先一步接过碗,舀起一勺汤轻轻吹凉,才递到她唇边:“慢点喝,小心烫。”夏晓在一旁看得直笑:“行啊石景明,挺会照顾人。”石景明耳根微红,默不作声地专注喂汤。
苏清圆举起手机对着桌上汤肴和众人拍了张照片:“得发个朋友圈,告诉大家晓晓安好,还有这么多人陪着。”沈砚辞在一旁帮她调整角度,轻声提醒:“把阳光也拍进去,显得暖和。”
病房里气氛愈发温馨,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似乎也不再刺耳。林晓晓靠在软枕上,望着这些熟悉的面容,心里被填得满满当当。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这些人都会像现在这样,站在她身边,成为最坚实的依靠。
这时病房门再次被轻轻推开,护士拿着体温计走进来:“该量体温了。”林晓晓乖乖伸出胳膊,护士夹好体温计后叮嘱:“恢复得不错,但还是要多休息,别太劳累。”石景明认真点头:“好,我们记下了。”
护士刚离开,夏晓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取出个小盒子:“差点忘了这个。”她打开盒子,里面是条红绳编的手链,串着颗小巧玉坠,“我特意让杨助理去庙里求的,保平安。”她小心翼翼为林晓晓戴在腕上,“戴上它,往后都平平安安的。”
林晓晓凝视腕间的手链,又望向身边众人,眼眶发热,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她吸吸鼻子,绽开笑容:“有你们在,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
另一边,李舒然独自坐在公寓里,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手机屏幕。朋友圈里,苏清圆刚更新了动态——一张病房窗外的晚霞照片,配文“等你好起来一起看”。沈砚辞秒赞了这条状态,还在评论区留言:“我让厨房炖了汤,晚点送过去。”
她的指节微微泛白,突然将手机扔在丝绒沙发上,坐垫被砸出一个浅浅的凹痕。
“凭什么?”她低声自语,齿间压着不甘。沈砚辞是她默默放在心尖上十年的人,当年他出国留学,她守着那句模糊的“等我回来”,可他归来时身边却已经有了苏清圆。她原以为沈砚辞对谁都一样冷淡,直到上次商业酒会,她亲眼看见有人向苏清圆劝酒时,沈砚辞不动声色地挡开酒杯,那眼神里的维护,是她从未得到过的温柔。
更让她恼火的是石景明。当初他追求她时何等用心,她随口提了句喜欢城南的桂花糕,他能穿越半座城市去买来最新鲜的。可自从林晓晓出现,他的目光就再也没在她身上停留过。现在林晓晓住院,他更是日夜守候,连公司的重要会议都推掉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