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路平安又起晚了,没办法,对于如何顺利逃出去已经成了他的执念了。
昨天忍不住想了半夜,直到困得不行了才勉强入睡。少不了又被两个民兵队员收拾了一顿,也让路平安更加坚定了要干掉他们的心思。
上午依然还是挖沙子,只不过多了一个人,憨老五的搭档回来了。
这人叫王双喜,三十多岁,比憨老五大几岁,是支书的一个本家侄子。
王双喜这人其他方面都挺好,就是有点小滑头,干活不卖力。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非拉着憨老五一起搭班儿。毕竟憨老五为人实在,还不会抱怨他王双喜喜欢偷懒干的少。
三人搭档后就变成两人挑担子了,当然,肯定是路平安和憨老五干这个活儿,王双喜只负责装沙土。
就这么干了一上午,中午吃了一顿杂粮汤饭配窝窝头,下午路平安被支书叫走了,让他去跟着拉沙土的牛车装卸沙土。
这活儿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先把河岸上的沙土装上牛拉的板车,跟着牛车,翻越山坡走上差不多一公里去倒沙土。
老牛拖着一板车沉重的沙土翻越高高的山坡时,往往会累的走不动路,需要人帮着推一把。
而下坡时更麻烦,需要控制着速度,免得因为惯性太大,连牛带车摔到山坡下面去。
到了地方后有个新垒筑的梯田用来倒沙土,还得把沙土卸到这里均匀的铺平。
车把式是六道湾大队的一个叫老三叔的老头,他上了年纪了,腿脚虽然还算利索,干体力活却是指望不上的。
路平安跟着车把式老三叔卸了一车沙土后往回走,刚刚翻过山坡,只见山坡下群情激昂,人们嗷嗷叫着,朝着斜对面一处河边儿的山崖下涌了过去。
"大家快去看啊,挖着东西了~"
"郭坡大队的人挖沙子发现有个洞,里面有个用铁链子吊起来的石头棺材,老大了,上面还刻着龙和大老虎呢。"
"还有石头做的棺材?怕不是里面封着妖怪呢吧?"
"就是啊,棺材不都是木头打的吗?石头棺材,怎么听怎么邪乎啊。"
"俺听俺大讲过老年间的故事,说是大宋朝有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欺男霸女,杀人如麻,多少人都治不了他。
哪知他命中该有一劫,被包拯包青天遇着了,黑老包用狗头铡铡了他的脑袋,死后就是用石棺盛殓了。
嗯~~~好像还拿铁水封死了棺材,用铁链子捆得结结实实的,高高的吊在一个山洞里,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怕不就是这个吧?"
"瞎扯淡,包青天是在开封府当的官儿,你没听戏文里讲过么?
咱们这是哪儿?陕北米脂县,从没听过包青天还在咱们这儿做过老爷哩。"
"嘘~~你们不要命了,这是能瞎说的吗?快闭嘴,让旁人听见再把你俩娃举报了,关小黑屋里抽不死你们。"
听见有热闹可看,一直干着乏味体力劳动的人们都有些控制不住了,也包括老三叔。
"平安娃儿,你拉着我,咱们也去瞅瞅?"
有热闹不看,反而要回去埋头辛苦干活?那是傻子才干的事儿,路平安欣然同意了。
俩人把牛车停到河岸上,缰绳拴到了一株圪针稞子上拴结实。
路平安扶着老爷子,越过被挖的乱七八糟的河道,朝着斜对面的山崖下走去。
他们动作有些慢,赶到地方的时候,山崖下那个新挖出来的洞口处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了。
加上洞里黑洞洞的,只能看到洞口刻着花纹的石门梁和一个还没完全倒塌的石门,里面是啥情况,压根就看不清。
路平安根据墓门的形制和墓葬的方式大概推断了一下朝代,好像只有宋朝喜欢做这种山坡下的无墓道石室墓,自己的那个大碗,说不定就是出自这里。
具体对不对,路平安也不确定,就是无聊之下瞎猜的,八九不离十吧。
"让让,让让,让一下,让我老头子看看是咋回事儿,小子,你再挤我?我可躺下了啊。"
别看老三叔上了年纪,对于八卦的兴趣不比年轻人小,拼命的往人堆里挤。
路平安生怕他那老胳膊老腿的一个不小心被人挤伤了,只能尽力护着他。没想到还真被两人挤到洞口看了几眼。
这座古墓已经被山洪侵蚀的不成样子了,不仅石门被厚厚的沙土挤倒半个,墓室里面还淤积了非常多泥沙。
这个崖墓里面确实有个石制棺椁,只不过不是铁链吊在半空,而是好好的放在墓室靠后的棺床上。
想来也是,都好几百年了,铁链再结实也禁不住沾染了水汽后锈蚀啊?难道宋代还能有不锈钢不成?可见以讹传讹有多夸张。
传言嘛,经过三人之口就可能变个样,路平安和老三叔听到的消息有些夸张再正常不过了。
有胆子比较大的年轻人拿土坷垃砸了几下棺椁,啪啪几下,见啥情况也没有,就有贪心的人经不起诱惑,准备进去摸些宝贝了。
几个小青年率先钻进了墓里,有拿着铁锤和凿子试图打开棺椁的,有拿着铁锹锄头在旁边扒拉的,不时有人发现了好东西。
其中以一个金杯最为贵重,其他的金银首饰和装着铜钱的罐子也被陆续找出。
有人率先得了甜头,人群立刻骚动起来,拼着命的往墓里挤。
人们抡起工具一顿猛刨,甚至都分不清是谁挖出来的了,反正找到东西就是一阵抢夺。
洞外也不消停,两个性格火爆的小青年为了争个先后,当场就打了起来。
由于整个场面太过于无序和混乱,大锄大铲之下,不少陶器瓷器遭到了破坏,看的路平安是直摇头。
就在这时,水库工程指挥部的领导姗姗来迟,刚一来就厉声呵斥围观人群无组织纪律的行为,命令众人立即离开,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
老三叔人老成精,当他发现领导过来时,就已经拉着路平安悄悄"撤退"了。
只不过领导来了也没招,人们一见领导出面,一窝蜂般的跑了。
法不责众,到场的领导就算想要追究也不好当场抓人,只能等过后再处理。
最先进到墓室里的那几个小伙子怀里鼓鼓囊囊的,飞快的越过老三叔和路平安,怀里的铜钱和零碎东西太多,一边跑一边掉。
路平安在地上捡到了一个小件儿的玉器和十几枚铜钱,老三叔捡了一个小铜镜和两个小酒杯。
回到牛车旁,这里没旁人,路平安放心的把玉器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
这个小玉器估计是某个木器上的配件儿,材料一般,即便是放到后世也不值几个钱儿,更不要说这个年代了。
几枚铜钱品相也很一般,布满了绿色的铜锈,应该是被水泡过后锈蚀的狠了。
老三叔那个小铜镜倒是个好东西,别看也锈得挺厉害,上面的花纹却不简单,若是能清理出来,应该会非常漂亮。
只不过宋代富足,这种小铜镜多的是,有价值不假,不过不会很高而已,留着自己玩玩还是很不错的。
最特别的是那两个小酒盅,别看个头不大,只那一抹诱人青黄色,就知道应该是耀州窑的名品。
小瓷杯杯身刻花,杯口一圈作花瓣样,十分的精美。
老三叔却不喜欢,反而对着路平安的小玉器虎视眈眈。
黄金有价玉无价么!
这年头谁会知道到了后世,瓷器和古画才是最宝贝的?
路平安故作紧张,只等老三叔开口后,就准备把他手里的小瓷杯给忽悠过来。
人性么,路平安一直不敢想的太好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