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泡和孙三胖子都在这个小学上过学,知道的可比没上几天课的莽子多得多。
"我们上学那会儿就有这东西了,就是看着唬人而已。
咱们公社小学是五几年建的瓦房,那时候还不流行大红瓦,都是青石打的地基,土坯墙,青瓦顶。
我听人说当初建造小学时为了省劲,恰好又赶上破除封建迷信运动,不仅推了一间破庙,还把一处乱葬岗收拾了。
咱们脚下这块儿地方,过去就是乱葬岗,你们要是进屋里就能看见,墙基都是墓碑,有的墓碑碑文都还能看清呢。
来,我带你们去看看。"
路平安跟着孙三胖子进了一间教室,里面灰突突的,细看墙角,确实是有着几块儿墓碑,上面的字清晰可见,都是光绪宣统年间的。
清朝前期,除了原本就生活在关外的汉人,其他人是不能踏入关外地界的,所以墓碑多是清末的才正常。
关外辫子朝廷为自己强行保留的一块儿退守之地,准备万一被推翻了,就回东北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谁要是敢偷偷跑到这边来,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清末时期,腐朽的辫子朝廷再也无力约束,遭了难的穷苦百姓过不下去了,只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闯关东,这里面尤其以鲁省人最多。
只不过这墓碑和那个诡异的石像压根就没有关系,这都不是一个风格的好吧?
几人从教室里出来,又围着石像看了看,正稀奇着呢,一个大爷挥舞着烟袋锅子一边跑一边吆喝:
"杂艹的,几个小逼崽子,你们要对我的驴做什么?敢祸害俺的驴,老子跟你们拼了!"
几人吓了一跳,赶紧解释:"大爷,俺们不是,俺们没有,你莫冤枉人,我们是在看这个石像呢。"
"滚犊子,一个丑了吧唧的石像有啥看头?当我老糊涂了吗?滚,都给我滚,再让我看见你们,腿给你们打折了。"
几个小青年面面相觑,只是看着明显陷入暴怒状态、压根就不听别人解释的老大爷,他们是打也不敢打,骂也不敢骂,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几人背着东西,穿过山林抄近路朝着屯子里走去,一边走,一边忍不住说起了刚才的事儿。
小马泡和三胖子他们对于各种神怪传说将信将疑,却不影响他们吹牛逼啊,尤其是关于自己的母校,聊起来那更是起劲。
小马泡说:"俺们那会儿上学的时候,说啥的都有。
好多同学都说冬天的时候在雾里见过那个石像冒黑烟,那黑烟飘的呼的,也不飘远,就在那边晃荡,等太阳出来后,就消失了。
学生们都很怕,甚至有的同学因为这个都不来上课了。"
三胖子连忙接过话头:"嗯呐,我记得这事儿,曾经有个公社的小闺女说她看见有个黄皮子,披着麻布片儿,带着小毡帽,打扮的跟个人儿似的。
它骑着个雪白雪白的大兔子,跑到石像前面下了兔子,跟那石像说起了话……"
"那丫头我知道,跟我哥一个班的,毛毛愣愣的疯丫头,自打那件事儿后,一句话也不说了。
后来没多久,她们家就搬到林场去了。"
山林里荒无人烟,不用担心被外人听到,此刻又没有长辈约束,平日里不敢说的话这会儿也不用顾忌了,几个小青年讲起这些禁忌话题兴致勃勃的。
大山与荒野中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多了去了,加上乡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各种神神怪怪的传说更是深信不疑。
你要是放在以前,路平安肯定对于各种神神怪怪的事儿嗤之以鼻。
他小时候看的那些诡异怪谈多了去了,什么阴兵过道,什么僵尸、锁龙井,什么一米长的老鼠,什么亚马逊百米巨蟒,什么迷宫与鬼打墙,什么会学人说话的野鸡脖子,以及拉人当替死鬼的水猴子……
可如今自己都能从一个后世穿越而来了,能从高空坠下在青石板上砸个大坑,能遁地,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路平安如何还敢不信?
那么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摆在路平安面前了——只会遁地这个小法术的他,未来该如何自保?
这几年是不用担心的,滔天洪流中那些玩意儿躲藏还来不及,压根不敢嚣张,几年后呢?
看来自己得想个办法出去一趟了,到京城找找古文字专家,或是去道家名山转悠转悠,看看能不能找个高人求教一番。
即便大概率他们都已经被打倒下放了,真心想找他们,也不过是费点功夫而已。
关键是如何隐藏自己的秘密,根据自己看的修仙小说来看,长生大道之争可是相当残酷的,自己不得不小心再小心。
一旦被人知道自己身怀功法,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永无宁日的针对。
道家可能会不贪财,但是涉及长生大道,尤其是在这个修行之路断绝的末法时代。
呵呵,都给贫道去死,长生大道上有我无敌。
路平安一路上都显得很沉默,只是听,偶尔问问公社小学那边的异常情况,很少发表意见。
几人到了屯子里,直接去了支书家找支书交任务。
支书表扬了一下几个小年轻,让其他人出去,留下路平安聊了聊。
"平安啊,公社那边怎么说?那两个知青让咱们怎么处理?兵团农场那边联系到了么?"
地窨子那边还有两具尸体呢,没有上面的指示,他们可不好贸然处理。
"肖北泰被带走调查,查清楚问题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候一结案,青山公社和兵团农场那边可能就不会来人了。
革委会主任的意思是让咱们看着办,反正就是两个潜逃的坏分子,活着时还有些用,开个大会什么的,死了压根不会有人在意。"
支书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再如何有问题,人死如灯灭,一切都了结了,怎么的也得把尸体埋了不是?这事交给你吧?你不怕尸体吧?"
"我不怕啊。"
"那就行,埋了以后记得做个碑,哪怕就是个木桩子,也得有个。
万一以后他们家人过来,不管是悼念还是迁坟,总得有个凭证,知道是他家的人。"
支书心肠挺不错的,要不然也不会好心帮忙让路平安过来了。就路平安那档案,不是有人帮忙,人家一个电话,就能知道里面有猫腻。
路平安和支书说了会儿话,说着说着说到了那个诡异的石像和已经被拆掉的破庙。
这事儿支书倒是知道,他年轻的时候,附近的山民可是被那破庙折腾的够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