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长

    一、生前功绩不敌死后一哭

    周瑜怒气填胸,坠于马下,左右急救归船,刘备、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

    瑜大怒,咬牙切齿言:瑜誓取西川!

    孙权遣弟孙瑜到,周瑜接入,具言其事,孙瑜奉孙权命来助周瑜,遂令催军前行。

    行至巴丘,人报上流有刘封、关平二人领军截住水路。

    孔明遣人送书至,周瑜拆封视之,书略:亮闻瑜欲取西川,亮窃以为不可,益州民强地险,刘璋虽暗弱,足以自守。今劳师远征,转运万里,欲收全功,虽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后也。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

    周瑜览毕,长叹一声,唤左右取纸笔作书上孙权,乃聚众将言:瑜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众将善事孙权,共成大业。

    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与其竞争不如充实自我,在良性竞争中提升能力,超越自我,是竞争的最高境界, 在竞争中不要迷失自我,用坚守来保持生命的本色。)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周瑜停丧于巴丘,众将将所遗书缄,遣人飞报孙权,权闻瑜死,放声大哭,拆视瑜书,乃荐鲁肃以自代也。

    孙权览毕,即日便命鲁肃为都督,总统兵马,一面教发周瑜灵柩回葬。

    孔明在荆州,见将星坠地,乃笑言:周瑜死矣。

    至晓,告于刘备,刘备使人探之,果然死了。

    孔明料定代瑜领兵者,必鲁肃也。

    亮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贤士佐助刘备。

    刘备表示:恐吴中将士加害于亮。

    孔明言: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赴巴丘吊丧。

    于路探听得孙权已令鲁肃为都督,周瑜灵柩已回柴桑,孔明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

    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众将相谓言:人尽道瑜与亮不睦,今观亮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

    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孔明自是多情,乃瑜量窄,自取死耳(敌我不分,悲天悯人者,为三军统帅,危矣!)。

    鲁肃设宴款待孔明,宴罢,孔明辞回。

    方欲下船,凤雏先生庞统一手揪住孔明大笑,言:亮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欺东吴无人耶!

    孔明亦大笑(识英雄,重英雄,英雄惜英雄!周瑜非英雄耶?)。

    孔明乃留书一封与统,嘱:亮料孙权必不能重用统,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刘备,备宽仁厚德,必不负统平生之所学。

    统允诺而别,孔明自回荆州。

    鲁肃送周瑜灵柩至芜湖,孙权接着,哭祭于前,命厚葬于本乡,瑜有两男一女,长男循,次男胤,权皆厚恤之。

    二、送贤予人

    鲁肃向孙权举荐襄阳人,姓庞,名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先生。

    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孙权问:统平生所学,以何为主?

    统言:不必拘执,随机应变。

    权问:统比瑜如何?

    统笑言:统之所学,与瑜大不相同。

    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勿以物喜,不以己悲),乃对统言:统且退,待有用统之时,却来相请。

    统长叹一声而出。

    鲁肃问:孙权何不用庞士元?

    权言:狂士也,用之何益!

    肃言:赤壁鏖兵之时,统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

    权言: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统之功也,权誓不用统。

    鲁肃出,对庞统言:非肃不荐统,奈孙权不肯用统,统且耐心。

    统低头长叹,不语。

    肃问:统莫非无意于吴中乎?统不答。

    肃坦言:统抱匡济之才,何往不利?可实对肃言,将欲何往?

    统谎称:欲投曹操去也。

    肃实言:此明珠暗投矣,可往荆州投刘备,必然重用(肃为东吴谋士否?)。

    统亦实言:统意实欲如此,前言戏耳。

    肃作书奉荐,请统辅刘备,必令孙、刘两家,无相攻击,同力破曹(肃心更在备处!)。

    统言:此统平生之素志也。

    三、龙、凤皆得

    孔明按察四郡未回,统见刘备,长揖不拜,刘备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统远来不易?

    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但答:闻刘备招贤纳士,特来相投。

    刘备推辞: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统任之,如后有缺,却当重用。

    统思:刘备待统何薄!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辞而去。

    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

    有人报知刘备:庞统将耒阳县事尽废。

    刘备怒,遂唤张飞分付:引从人去荆南诸县巡视,如有不公不法者,就便究问,恐于事有不明处,可与孙乾同去。

    张飞领了言语,与孙乾前至耒阳县,军民官吏,皆出郭迎接,独不见县令。

    飞问:县令何在?

    同僚覆:庞县令自到任及今,将百余日,县中之事,并不理问,每日饮酒,自旦及夜,只在醉乡,今日宿酒未醒,犹卧不起。

    张飞大怒,欲擒之。

    孙乾劝言:庞士元乃高明之人,未可轻忽,且到县问之,如果于理不当,治罪未晚。

    统衣冠不整,扶醉而出,飞怒,言:统作县宰,焉敢尽废县事!

    统笑问:飞以统废了县中何事?

    飞言:统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

    统言: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飞少坐,待统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

    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

    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

    飞大惊,下席谢言:统大才,飞失敬,飞当于刘备处极力举荐。统乃将出鲁肃荐书。

    飞问:统初见刘备,何不将出?

    统言:若便将出,似乎专藉荐书来干谒矣。

    飞对孙乾言:非乾,则失一大贤也。飞遂辞统,回荆州见刘备,具说庞统之才。

    刘备大惊,言:屈待大贤,备之过也!飞将鲁肃荐书呈上,刘备拆视之。

    刘备看毕,正在嗟叹,孔明回。

    孔明笑言:统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亮曾有荐书在统处,曾达刘备否?

    刘备言:今日方得肃书,却未见亮之书。

    孔明言:大贤若处小任,往往以酒糊涂,倦于视事。

    刘备随即令张飞往耒阳县敬请庞统到荆州,刘备下阶请罪(人生三境: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

    统方将出孔明所荐之书,刘备看书中之意,言凤雏到日,宜即重用。

    刘备喜言:昔司马德操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今备二人皆得,汉室可兴矣。遂拜庞统为副军师中郎将,与孔明共赞方略,教练军士,听候征伐。

    四、先发制人

    有人报到许昌,言刘备有诸葛亮、庞统为谋士,招军买马,积草屯粮,连结东吴,早

    晚必兴兵北伐。

    曹操闻之,遂聚众谋士商议南征。

    荀攸进言:周瑜新死,可先取孙权,次攻刘备。

    操担心:操若远征,恐马腾来袭许都,前在赤壁之时,军中有讹言,亦传西凉入寇之事,今不可不防也(不怕前院点灯,就怕后院起火)。

    荀攸献计:降诏加马腾为征南将军,使讨孙权,诱入京师,先除马腾,则南征无患矣(以夷制夷,以敌攻敌,各怀疑惧,计破连环)。

    操大喜,即日遣人赍诏至西凉召马腾。

    五、马腾小介

    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父名肃,字子硕,桓帝时为天水兰干县尉,后失官流落陇西,与羌人杂处,遂娶羌女生腾。

    腾身长八尺,体貌雄异,禀性温良,人多敬之。

    灵帝末年,羌人多叛,腾招募民兵破之。

    初平中年,因讨贼有功,拜征西将军,与镇西将军韩遂为弟兄。

    六、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当日奉诏,乃与长子马超商议:腾自与董承受衣带诏以来,与刘备约共讨贼,不幸董承已死,刘备屡败。腾又僻处西凉,未能协助刘备。今闻刘备已得荆州,腾正欲展昔日之志,

    而曹操反来召腾,当是如何?

    马超言:操奉天子之命以召腾,今若不往,操必以逆命责腾矣,当乘操来召,竟往京师,于中取事,则昔日之志可展也。

    马腾兄子马岱谏言:曹操心怀叵测,腾若往,恐遭操害。

    超言:超愿尽起西凉之兵,随腾杀入许昌,为天下除害,有何不可?

    腾言:超自统羌兵保守西凉,只教次子马休、马铁并侄马岱随腾同往。曹操见有超在西凉,又有韩遂相助,谅不敢加害于腾也(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也不要放在太多的篮子里)。

    超提醒:腾欲往,切不可轻入京师,当随机应变,观其动静。

    腾言:腾自有处,不必多虑。

    马腾乃引西凉兵五千,教马休、马铁为前部,留马岱在后接应,迤逦往许昌而来,离许昌二十里屯住军马。

    曹操知马腾已到,唤门下侍郎黄奎分付:操命奎为行军参谋,先至马腾寨中劳军,可对马腾说:西凉路远,运粮甚难,不能多带人马,操当更遣大兵,协同前进。来日教腾入城面君,操就应付粮草与腾。

    奎领命,来见马腾,腾置酒相待。

    奎酒半酣而言:奎父黄琬死于李傕、郭汜之难,尝怀痛恨,不想今日又遇欺君之贼!

    腾问:谁为欺君之贼?

    奎言:欺君者操贼也,腾岂不知之,而问奎耶?

    腾恐是操使来相探,急止之言:耳目较近,休得乱言。

    奎喝问:腾竟忘却衣带诏乎?

    腾见奎说出心事,乃密以实情告之。

    奎亦实言:操欲腾入城面君,必非好意,腾不可轻入,来日当勒兵城下,待曹操出城点军,就点军处杀操,大事济矣。

    二人商议已定,黄奎回家,恨气未息(喜怒不形于色,好恶不言于表,悲欢不溢于面)。

    奎妻再三问之,奎不肯言。

    奎妾李春香、与奎妻弟苗泽私通,泽欲得春香,正无计可施。

    妾见黄奎愤恨,遂对泽言:黄侍郎今日商议军情回,意甚愤恨,不知为谁?

    泽言:春香可以言挑之:人皆说刘皇叔仁德,曹操奸雄,何也?看奎说甚言语。

    是夜黄奎果到春香房中,妾以言挑之,奎乘醉言:奎所恨者,欲杀曹操也!

    妾又问:若欲杀操,如何下手?奎言:奎已约定马腾,明日在城外点兵时杀操。

    妾告于苗泽,泽报知曹操。

    操便密唤曹洪、许褚分付,又唤夏侯渊、徐晃分付,各人领命去了,一面先将黄奎一家老小拿下。

    马腾只道曹操自来点军,拍马向前,一声炮响,红旗开处,弓弩齐发,一将当先,乃曹洪也。

    马腾急拨马回时,两下喊声又起:左边许褚杀来,右边夏侯渊杀来,后面又是徐晃领兵杀至,截断西凉军马,将马腾父子三人困在垓心。

    马腾见不是头,奋力冲杀,马铁早被乱箭射死,马休随着马腾,左冲右突,不能得出,二人身带重伤,坐下马又被箭射倒,父子二人俱被执。

    曹操教将黄奎与马腾父子,一齐绑至。

    黄奎大叫:无罪!操教苗泽对证。

    马腾大骂:竖儒误腾大事!腾不能为国杀贼,是乃天也!

    操命牵出,马腾骂不绝口(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与其子马休及黄奎,一同遇害。

    苗泽告操:不愿加赏,只求李春香为妻。

    操笑言:泽为了一妇人,害了泽姐夫一家,留此不义之人何用!(不结子花休要种,无义之人不可交)便教将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并斩于市。

    曹操教招安西凉兵马,谕之:马腾父子谋反,不干众人之事。一面使人分付把住关隘,休教走了马岱。

    马岱自引一千兵在后,早有许昌城外逃回军士,报知马岱,岱大惊,只得弃了兵马(丢弃兵马的统帅还能从军否?),扮作客商,连夜逃遁去了,曹操杀了马腾等,便决意南征。

    忽报:刘备调练军马,收拾器械,将欲取川。

    操惊言:若刘备收川,则羽翼成矣,将何以图之?言未毕,阶下一人进言:其有一计,

    使刘备、孙权不能相顾,江南、西川皆归曹操。

    预知献计者是谁,且看下回分解。(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学三国不错,请把《学三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学三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