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日记里的愧疚

    暮色四合,卧室里只开着一盏暖黄色的台灯,光线将黑色日记的封皮照得格外沉静。林舒瑶坐在藤椅上,指尖按在密码锁的“1”键上,指腹因紧张而微微发热——自从在张管家的剪刀上发现“兰”字,她对日记里的内容便多了几分急切,也多了几分恐惧,既想找到真相,又怕真相太过残酷,将她二十多年的认知彻底击碎。

    指尖依次按下“1983”,伴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密码锁弹开的瞬间,林舒瑶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日记。书页间弥漫着淡淡的旧纸气息,混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墨水味,像是穿越二十多年的时光,将祖父当年的情绪一并带到她面前。

    她直接翻到1998年7月的页面,祖父的字迹与之前截然不同——不再是工整遒劲的笔锋,而是潦草得近乎凌乱,墨水时深时浅,有些笔画甚至划破了纸张,能看出写下这些文字时,他的手在剧烈颤抖,情绪早已失控。

    7月15日的日记只有短短三行,却透着刺骨的绝望:“火灭了。车间塌了一半,废墟里什么都没剩下,只找到一条米白色的围巾,边角绣着‘兰’字,是她常戴的那条。警察说电路老化,可我知道,不是意外。”

    林舒瑶的指尖停在“兰”字上,心脏猛地一缩。这条绣着“兰”字的围巾,她似乎在哪里见过——去年整理祖父的遗物时,在一个旧木盒里发现过一条相似的米白色围巾,只是当时围巾上没有任何绣字,她以为是普通的旧物,便随手放在了衣柜角落。难道那条围巾就是日记里提到的这条?绣字是被人刻意拆掉了吗?

    她继续往下翻,7月16日的日记字迹更加混乱,墨水晕开了好几处,像是被眼泪浸湿过:“她来了。抱着孩子,跪在林氏集团门口,浑身是灰,头发乱糟糟的,眼睛肿得像核桃。她问我,为什么工厂会着火?为什么高利贷的人说我早就知道消息?我不敢看她的眼睛,让保安把她架走了。看着她被拖走时哭喊的样子,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

    “保安架走了她?”林舒瑶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祖父竟然亲眼见过火灾后的张兰,还把她赶走了?那之后张兰去了哪里?是被高利贷的人带走了,还是另有去处?日记里没说,只留下一片空白,像是祖父刻意回避了后续,又像是他根本不敢记录。

    7月17日的日记只有一句话,却让林舒瑶浑身发冷:“高利贷的人来找我,说只要我拿出50万,就把工厂的债权转给我,还保证再也不找她的麻烦。我答应了。那笔钱是兴盛玩具厂员工的安置赔偿款,我用它救了林氏,却毁了她的家。”

    “赔偿款!”林舒瑶猛地站起来,手里的日记差点掉在地上。原来祖父收购工厂的资金,根本不是“自有资金”,而是挪用了本该给员工的安置赔偿款!他用张兰和其他员工的救命钱,盘活了濒临破产的林氏集团,难怪父亲和张管家都对1998年的事避而不谈——这不仅是秘密,更是林家发家史上的污点,是用别人的痛苦换来的“成功”。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继续往下翻,7月18日的日记里,祖父写下了一段自我谴责的话,字迹潦草得几乎认不清:“我睡不着。一闭眼就看到她跪在门口的样子,看到孩子在她怀里哭。***昨天托人带话,说高利贷的人还在找他们,让我帮忙照顾她和孩子。可我怎么照顾?林氏刚稳住,我不能因为她,让整个林家再次陷入危机。我对不起***,更对不起她。”

    ***——兴盛玩具厂的创始人,张兰的父亲。林舒瑶想起之前查到的信息,***因赌瘾欠了高利贷,难道火灾真的是高利贷为了逼债放的?祖父明知真相,却为了林氏的利益,选择了沉默,甚至挪用赔偿款收购工厂,将这件事彻底掩盖?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我对不起她”这五个字,祖父的愧疚透过纸页传递过来,让她心里五味杂陈。她一直以为祖父是温和正直的人,是林家的英雄,可日记里的内容却让她看到了祖父的另一面——为了家族利益,他自私过,也妥协过,甚至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可这份愧疚又如此真实,让她无法单纯地恨他,只能被复杂的情绪裹挟着,越陷越深。

    翻到7月20日,也就是收购工厂的当天,日记里出现了一个让她震惊的名字:“林兰”。祖父写道:“工厂过户手续办完了。我把那条绣着‘兰’字的围巾收了起来,放在她的旧盒子里。这么多年了,我还是没能忘了她。现在又因为我的自私,毁了另一个‘兰’的人生,我真是罪人。”

    “林兰?”林舒瑶的脑子“嗡”的一声,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小时候听苏婉提起过,说祖父有个妹妹叫林兰,比祖父小五岁,温柔善良,却在1980年因为一场急病去世了,祖父为此难过了很久,之后便再也不许家人提起林兰的名字。

    可日记里的“兰”明明是张兰,与1980年去世的林兰完全是两个人,祖父为什么要将她们联系在一起?难道张兰的名字与林兰有关?还是说,祖父对张兰的愧疚,其实是对林兰的补偿心理在作祟?

    无数个疑问在她脑海里盘旋,她赶紧拿出手机,翻出之前保存的家族关系图——图上只标注了祖父林振邦、祖母(早逝)、父亲林正宏,并没有林兰的名字,像是这个人物从未存在过。她又在电脑上搜索“林振邦 妹妹 林兰”,却没有找到任何相关信息,只有几条无关的同名人物记录。

    “苏婉为什么要骗我?”林舒瑶皱紧眉头。苏婉说林兰在1980年去世,可祖父的日记里从未提到林兰的去世,反而在1998年还提到“她的旧盒子”,这说明林兰或许根本没有去世,而是另有隐情?苏婉隐瞒林兰的真实情况,是不是也与张兰的事有关?

    她放下手机,继续翻看日记,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林兰的线索。可接下来的几页都是空白,直到7月25日,才有新的文字,而且是用铅笔写的,字迹格外浅淡,像是怕被人发现:“我把她和孩子安排在城东仓库的小房间里,给了她一些钱,让她别再露面。张管家说会帮我照顾她们,不让任何人找到。我不敢去见她,怕她恨我,更怕自己后悔。瑶瑶,如果有一天你看到这些,别怪爷爷,我只是想保住林家,也想保住她。”

    城东仓库!林舒瑶的眼前一亮,这正是父亲便签纸上提到的“1998.7.25 城东仓库”!原来祖父在7月25日那天,是去安排张兰和孩子的住处!张管家也知道这件事,还负责照顾她们!那为什么后来张兰会失联?是出了意外,还是被祖父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她赶紧在地图上搜索“城东仓库”,发现这个仓库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文创园,但主体建筑还保留着当年的结构。这意味着,或许还能在那里找到当年的痕迹,比如祖父提到的“小房间”,或者张兰留下的物品。

    日记翻到最后一页,日期是1999年10月5日——林舒瑶的生日。祖父的字迹重新变得工整,却透着一丝释然,又带着一丝遗憾:“瑶瑶出生了。是个健康的小姑娘,眼睛像极了她。看到瑶瑶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或许这就是命运的补偿。希望瑶瑶以后能平安长大,永远不用知道这些肮脏的秘密,永远不用承受我当年的痛苦。”

    “眼睛像极了她?”林舒瑶的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祖父说她的眼睛像“她”,这个“她”是谁?是张兰,还是林兰?如果是张兰,那她与张兰到底是什么关系?难道苏婉说的“早年夭折的孩子”是假的,她其实是张兰的女儿,被祖父和苏婉收养,成了林家的孙女?

    这个猜测让她浑身发冷,她跌坐在藤椅上,手里的日记滑落在地。台灯的光线落在她脸上,映出她苍白的脸色和颤抖的嘴唇。她想起相册里那个与自己相似的小女孩,想起苏婉慌乱的眼神,想起父亲暴怒的模样,想起张管家的沉默——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残酷的真相:她可能不是林家的亲生女儿,而是张兰的孩子,是祖父用一场谎言,将她留在了林家。

    就在这时,卧室门被轻轻敲响,苏婉的声音传来:“瑶瑶,该睡觉了,明天还要早起准备生日宴呢。我给你热了杯牛奶,放在门口了。”

    林舒瑶赶紧擦干眼角的湿润,捡起地上的日记,快速翻到空白页,装作整理的样子:“知道了妈,我马上就睡,刚才在看生日宴的流程表。”

    苏婉没有推门进来,只是轻声说:“别太累了,早点休息。”脚步声渐渐远去,林舒瑶却能想象出苏婉站在门口,眼神复杂的样子——她肯定知道日记里的内容,也肯定知道她的身世,却为了遵守祖父的嘱托,选择了隐瞒。

    林舒瑶走到门口,拿起那杯还冒着热气的牛奶。牛奶的温度透过杯子传到掌心,却暖不了她冰凉的心。她知道,明天的生日宴不仅是她的二十二岁生日,更是揭开真相的关键节点——苏婉答应过她,生日宴结束后会告诉她一切,而她也已经决定,生日宴后就去城东文创园,寻找祖父提到的“小房间”,同时去市档案馆调取当年的警方档案。

    她回到书桌前,将日记锁进暗格,又从衣柜里翻出那个装着米白色围巾的旧木盒。打开木盒,那条围巾静静躺在里面,质地柔软,只是边角有些磨损。她用放大镜仔细检查围巾的每一寸,终于在靠近领口的位置,发现了几处细微的针脚痕迹——显然是有人刻意拆掉了上面的绣字,而这个拆字的人,很可能就是苏婉或张管家,目的是掩盖围巾与张兰的关联。

    “张兰,林兰,瑶瑶……”林舒瑶轻声念着这三个名字,感觉自己像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祖父、张兰、林兰之间到底有什么纠葛?她的身世与这两个“兰”又有什么关系?1998年的火灾、失踪的婴儿、挪用的赔偿款,这些事情背后,还藏着多少未被发现的秘密?

    她将围巾放回木盒,重新锁进衣柜。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影,像是一条通往真相的路,漫长而曲折。林舒瑶知道,这条路上布满了谎言和痛苦,但她已经没有退路——为了自己的身世,为了张兰和那个失踪的婴儿,为了祖父日记里的愧疚能有一个交代,她必须走下去。

    睡前,她给市档案馆发了一封邮件,申请查阅1998年兴盛玩具厂火灾的警方档案,理由是“家族历史研究”。档案馆回复说需要携带身份证和相关证明材料现场办理,她将回复截图保存,心里暗暗计划着生日宴后的行程。

    躺在床上,林舒瑶辗转反侧,日记里的字句反复在她脑海里回荡,祖父的愧疚、张兰的绝望、父亲的暴怒、母亲的躲闪、张管家的沉默,像一幕幕电影在她眼前闪过。她不知道明天等待她的会是什么,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真相多么残酷,她都要勇敢面对,因为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名字和故事,讨一个迟到了二十多年的公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千金与家族的原罪不错,请把《千金与家族的原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千金与家族的原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