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刺史王芬

    刘备闻言,猜测道。

    “此前在司隶听闻孟德兄不仅辞去了济南相一职,还拒绝了东郡太守的任命,莫不是因此惹恼了十常侍那些阉党?”

    反正有锅就往阉党身上甩,这几乎成了大汉的政治正确。

    因此,刘备第一时间也是联想到了十常侍的身上,甚至有几分同仇敌忾的感觉。

    曹操摇了摇头,道。

    “此事有些复杂,为避免将诸位也无端牵扯其中,就不细说其中缘由。”

    张飞见状,冷哼一声,道。

    “你这厮真不痛快,我们兄弟三人见那些贼子凶恶,有意相助,你却在这遮遮掩掩的,莫不是做了的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所以不敢直言?”

    刘备有些不悦地喝道。

    “三弟不得无礼,孟德兄曾立五色棒震慑不法,又参与黄巾平乱,担任济南相期间也多有清平之象,所作所为可谓国之栋梁,怎么能如此妄加猜测中伤?”

    这一番真诚的维护,不禁使得曹操高看了刘备几眼,甚至暗生了三分知音的感觉。

    旋即,刘备又朝着曹操拱手道。

    “孟德兄不愿直言,或是自有缘由,不过若是为国为民之处,用得上我们兄弟三人的,不妨直言,我兄弟三人定当鼎力相助。”

    曹操稍加沉吟后,叹息了一声,道。

    “也罢也罢,既然各位遇上了,此番又合力杀散了那些贼子,说不得会被其背后之人所嫉恨,知悉内情也能多些防范。”

    “而曹某之所以认为那些伏兵乃是冲着我来的,皆因不久前冀州刺史王芬遣一心腹给我送来了一封密信,欲以清君侧之名行废立之事,请我助其一臂之力。”

    “操不愿从之,在严词拒绝后,便辞官退隐打算返回家乡,但王芬想必是担心我会将此事禀报朝廷,所以不惜在官道上布下埋伏。”

    短短的三言两语,其中的信息量之多,却是让刘备久久没能回过神来。

    羊耽倒是想起了王芬此人,在史书确实有所记载,只言此人与许攸、陈逸、周旌等人合谋叛乱,打算废灵帝而改立合肥侯为帝,还试图邀请过曹操入伙。

    最后,王芬事败身死,合谋之人也是处死的处死,逃亡的逃亡。

    记载的字很少,背后的事却是很大。

    这等谋反叛逆大事,多少人被牵连其中,无从得知,但曹操显然是不想蹚浑水,所以在拒绝王芬后,不惜辞官归隐避祸。

    而性子直率的张飞反应过来后,下意识地开口质问道。

    “如此谋逆之贼,你既然知悉,为何不把此事上禀天子?”

    曹操瞥了张飞一眼,冷冷道。

    “王芬胆敢如此从事,朝中难道就没有别的内应,更何况天子耳目俱被十常侍所蒙蔽,欲禀天子之事就绕不过十常侍。”

    “操何尝没有揭发之心,但又如何敢信那十常侍?又如何知十常侍中有没有勾结王芬之人?”

    “稍有不慎,曹氏上下将因此而灭,我曹操一人身死是小,又怎敢轻易将曹氏上下族人尽数置于险地?”

    这一番话,让刘关张三人尽数有些无言以对。

    只是,羊耽深深地看了曹操一眼,并不觉得这些就都是实话,曹操必然还隐瞒了什么关键信息,这才是导致曹操宁可辞官避祸,也不打算揭发的原因。

    无他。

    以曹操的地位与家世,十常侍再如何权倾朝野,曹操无疑是有机会能直面天子的。

    曹操宁可避祸,也不揭发的做法。

    羊耽暗自思索了一阵,认为仅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即便揭发了王芬,天子也处理了所有乱党,事后仍会有曹氏一族难以承受的报复出现。

    也就是说,王芬背后还有人……

    欲以清君侧之名行废立之事的人,区区一个六百石的冀州刺史王芬未必就是主谋,反倒像是推出台前的棋子。

    会是谁呢?

    羊耽根据两世记忆迅速地筛选一个又一个目标,隐隐有了几分方向,但在没有实质证据的情况下,却明白这种猜测并无太大意义。

    这大汉的天……太黑了。

    这也不是现在的泰山羊氏所能碰的。

    不过,坐拥先知先觉的羊耽往深里想,却也明白这何尝又不是一次类似于春秋时期的箭射周天子?

    只是,这一次的目标不是周天子,而是汉天子罢了。

    王芬不过一地刺史,并非掌握军政实权的州牧,哪里的资格与底气行废立之事?

    再者,当今天子有两个子嗣,怎么轮也轮不到合肥侯被拥立登基。

    这事一成,怕是旨在试探朝堂的反应,试探各地州郡的反应。

    合肥侯只要不是被天下共讨之,那么朝廷仅剩的威望将彻底坍塌,各地出现割据自立,甚至对大汉取而代之都是顺理成章的。

    而历史中参与其中的同伙,除了王芬外,羊耽能记住的人物主要有两个,一人是故太傅陈蕃之子陈逸,一人则是许攸。

    这两人背后代表的是……

    直至刘备推了推愣神的羊耽,羊耽方才从沉思之中猛然回过神来,伸手往发凉的额头一摸,竟有大片汗渍。

    “叔稷何故走神?可是有哪里不适?”刘备关切地问道。

    “一时思家,失态了。”

    羊耽故作轻松地道了一句。

    只不过,年轻的“羊”做出的这些反应,在已然有几分老辣的曹操眼中反倒显得有些欲盖弥彰。

    ‘难不成这羊氏小儿看出来了?’

    曹操心中又是怀疑,又是惊讶。

    顿时,曹操觉得手中的肉反倒是不够嫩不够香了,真正的美味羊羔子原来就在自己的眼前坐着。

    ‘若这羊氏小儿当真是个奇才,当收为己用才行……’

    ‘并且泰山羊氏虽说因党锢之祸没落了许多,但清正之名却是广受世人认可,能得泰山羊氏的鼎力支持,于名声大有裨益。’

    一念至此,曹操有心试探一番,悠悠叹息一声后,开口道。

    “唉,并非是我曹某惧死,贪图苟活而置天下人不顾,实则却是有心报国平乱,却是无有一计可施。”

    顿了顿,曹操转而看向羊秘与羊耽,问道。

    “久闻泰山羊氏之名,以诗书经学传家,以清正立足于世,三代为官皆是人人称颂的朝堂栋梁,不知两位公子可有妙计教我平乱?”(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不错,请把《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坏了,我成汉末魅魔了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