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延安决断 调虎旅东进

    第83章 延安决断 调虎旅东进

    这一日,王林站在靖远城头,眺望着远方。秋风吹拂着他的衣角,他的目光似乎已经穿越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片即将成为战场的表里山河。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夜,北平西南卢沟桥畔枪声乍起。日军诡称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拒后即向中国守军发起进攻。震碎华北夜空的枪声,宣告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华民族被推至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消息传至陕北高原,红军各部群情激愤。延安窑洞里灯火通明,各级指挥员纷纷上书请战,请战书如雪片般飞向中央军委。“日寇犯我河山,屠我同胞,红军将士义愤填膺,请速开赴前线,与敌决一死战!”一份由王林旅全体指战员联署的请战书上,字字铿锵,墨迹淋漓,每一个签名都摁着鲜红的手印,仿佛一颗颗炽热跳动的心脏。

    国民政府意识到中日实力悬殊,决定以持久战消耗日军,争取国际支援。

    蒋介石决定主动开辟淞沪战场迫使日军从华北调兵南下,减轻华北压力,改变日本的战略进攻方向。

    八月十三日,淞沪战场炮火连天。蒋介石调动最精锐的部队与日军展开惨烈会战,战况之激烈震惊世界。在全国抗日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国共两党经过艰难谈判终于达成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月二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发布改编命令。在一片黄土飞扬的操场上,王林旅全体官兵整齐列队,听着旅政委宣读改编令:“奉军委命令,我部即日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部直属独立旅...”令毕,场上鸦雀无声,唯有红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部队整编不同,独立旅获得了“改制不改编”的特殊待遇——除名称更改外,原有编制、指挥体系一律保持不变。这在当时红军整体缩编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特殊。知情人明白,这是对西宁事件中王林和独立旅特殊功绩的一种不便明言的嘉奖。尽管官方文件中对此事讳莫如深,但高层心照不宣:这支部队值得特殊对待。

    改编后的日子里,全旅投入紧张的战前准备。战士们擦拭枪支,清点弹药,医务队加紧准备战地救护物资。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将于九月初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每个人都在心里倒数着出征的日子,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情绪。

    然而,就在整备工作基本完成,全旅待命出征之际,一道出乎意料的命令通过机要通讯员送达旅部。王林旅长拆开密封的命令函,眉头渐渐紧锁。在场的高级军官们注意到,旅长反复阅读了那纸命令,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这是他一贯遇到难题时的习惯动作。

    “命令有变。”王林终于抬起头,目光扫过指挥部里每一张疑惑的面孔,“总部要求我部暂缓开赴山西,原地待命。”

    作战室内一片寂静,只听得见窗外风吹过黄土高坡的呼啸声。所有人心头都萦绕着同一个疑问:在全面抗战爆发,各兄弟部队纷纷开赴前线的时刻,有什么任务比立即抗敌更加重要?

    ......在这之前......

    一九三七年八月末的南京,暑热未消,而军事委员会会议室内,却凝着一层更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淞沪前线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每一个数字都浸透着血与火,诉说着战况的惨烈与国军精锐的急速消耗。蒋介石的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他背对着巨大的军事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红木桌面,听着何应钦汇报与中共代表关于红军改编的最后谈判情况。

    “……延安方面,对于三个师的编制和员额已无太大异议,但其坚持要求保留一支额外部队的独立番号,即原红五军独立旅,现约八千人,旅长王林。他们声称该旅战力卓著,且……”何应钦顿了顿,斟酌着用词,“且在西北有其特殊战略价值,不宜拆散补充。”

    “特殊价值?不宜拆散?”蒋介石猛地转过身,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怒意,“什么特殊价值?是打下了西宁的特殊价值吗?!”西宁之事,虽被严密封锁,各方讳莫如深,但在他这里,始终是一根拔不掉的刺。一个旅级单位,竟能逼得一方诸侯屈服,这力量让他心惊,更让他如鲠在喉。“八千人的旅?他朱、毛的手伸得太长了!三个师已是极限,绝无可能再允一个整旅!”

    会议室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蝉鸣和远处城市模糊的喧嚣。陈诚、白崇禧等人眼观鼻,鼻观心,皆知此刻不宜插话。淞沪的战况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前线每一天都在呼喊着要援兵,要精锐,而后方却还在为编制番号扯皮。

    正在气氛僵持之际,一份最新的淞沪战报被急促地送了进来。侍从室主任低声在蒋介石耳边快速汇报了几句。蒋介石的眉头瞬间锁死,接过战报快速浏览,手指微微颤抖。报告上写着某精锐师一日内伤亡过半,阵地反复易手,日军舰炮和航空炸弹如同犁地般将防线一遍遍摧毁。

    他缓缓放下战报,目光扫过会议室里一众将领焦虑而疲惫的面孔,最后又落到那份关于独立旅编制的文件上。长时间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被暑热笼罩的南京城,内心在进行着激烈的权衡。

    前线需要枪,需要人,需要能打的部队!每一分力量都至关重要。那个王林……那个独立旅……虽然让他忌惮,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把锋利的刀。陇东、河西、西宁……一桩桩战绩表明,他们确实能打,而且极其擅长以弱胜强。这样的部队,放在山西、华北是隐患,但如果……如果放到淞沪那个血肉磨坊里去呢?

    一个冷酷而现实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借刀杀人,驱虎吞狼!既能消耗日军,也能磨平这把他不完全掌控的利刃的锋芒。

    他猛地转回身,脸上看不出喜怒,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味道:

    “好!他不是号称‘虎旅’吗?不是能打吗?我就给他这个编制!”

    他抓起笔,在文件上飞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随即重重扔下笔,目光锐利地看向何应钦和陈诚:

    “告诉延安,独立旅可以保留,隶属于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直辖,但不给正式番号!就叫他独立旅!他不是叫‘虎旅’吗?好啊,是骡子是马,拉到上海滩去遛遛!让他王林,带着他的虎旅,去上海碰一碰!去碰碰日本人的舰炮、飞机、坦克!我倒要看看,是他的虎牙利,还是日本人的钢刀快!”

    话语在闷热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与嘲弄。何应钦等人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这是阳谋,是将一把双刃剑扔向最残酷的战场。

    “是!委座!”何应钦立即应声。

    ......

    几乎在南京那份蕴含着借刀杀人之意的命令发出的同时,陕北延安的窑洞里,中央的几位首长正对着一封刚刚译出的电报凝神思索。电报的内容正是蒋介石关于独立旅的处置意见:允其存在,无正式番号,即刻开赴淞沪参战。

    跳跃的油灯光晕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一个首长首先打破了沉默,他握着烟斗,眉头紧锁:“老蒋这一手,狠辣啊。淞沪战场的情况我们都清楚,那是日寇海陆空火力最密集的地方,完全是个‘血肉磨坊’”

    另一个首长接口道,他的语气冷静而清晰:“综合各方面情报看,蒋介石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淞沪前线吃紧,他急需一切力量去填补战线,消耗日军;另一方面,他对我们,特别是对表现出强大战斗力的独立旅,始终心存忌惮。这是典型的‘驱虎吞狼’,既想用我们这把刀,又想借日本人的手磨钝甚至折断这把刀。代价,恐怕就是独立旅的八千将士。”

    窑洞内的空气变得异常沉重。另一位领导同志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不忍:“独立旅是我们宝贵的种子部队,战斗力强,作风过硬,官兵觉悟高。就这样毫无掩护地投到上海那个绝地去,面对敌人的飞机重炮,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为了保留一个虚名编制,把整个旅推进火坑,这值得吗?要不然……我们再争一争?哪怕暂时不要这个编制,也不能眼看着同志们去牺牲!最主要是鞭长莫及,去了上海的独立旅就是孤军,没有后勤,也没有兵员”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的担忧。一时间,窑洞里只剩下油灯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一直沉思未语的首长。

    首长的手指夹着卷烟,久久没有吸上一口,烟雾袅袅上升。他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窑洞的土壁,看到了万里之外烽火连天的黄浦江,也看到了中国抗战全局这盘大棋。他何尝不知蒋介石的算计?何尝不心痛那八千子弟兵可能付出的巨大牺牲?这支部队是从苏区、从长征路上一步步走出来的骨干,是革命的宝贵财富。

    然而,民族危亡高于一切。全中国的眼睛都在看着共产党,看着红军改编后的八路军。如果因为畏惧牺牲而逡巡不前,不仅正中了蒋介石下怀,给了他口实,更会严重挫伤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损害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光明磊落的抗日形象。

    持续了足有一两分钟。终于,猛地吸了一口烟,然后将烟头在鞋底用力摁灭,这个动作干脆利落,仿佛也摁灭了最后一丝犹豫。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战友,眼神锐利而坚定,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带着一种洞悉一切后的果决: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总是要人去打的。”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让这句话的力量充分沉淀。

    “蒋介石的算盘,我们都清楚。他想借日本人的刀杀人,我们偏要把这把刀用在民族的刃上!独立旅是要付出代价,但有些代价,必须付!全国抗战的局面刚刚打开,我们共产党人不能患得患失,怕这怕那?怕这怕那还打什么仗!叫什么革命!”

    他的手臂在空中用力一挥:“就是要让全国人民都看清楚,我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真心实意的!红军改编八路军,是真心北上抗日、南下御侮的!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只要是为了抗日,我们的队伍就敢闯!就要闯出个样子来!”

    “告诉王林,”首长的语气不容置疑,“独立旅不但要去,而且要打出威风,打出红军的气势来!要让日本人尝尝我们铁拳的厉害,也要让某些看看,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国家干城,是民族脊梁,任何企图利用外敌消耗我们的阴谋,都不会得逞!”

    “是!明白了!”其他首长等人神情一凛,原有的犹豫和顾虑在首长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一扫而空。战略决心已定。(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不错,请把《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越湘江是红军但是啥都不会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