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袭击

    “你们这次过来是想问点什么?我所知道的上次都已经告诉你们了。”

    廖雪提起正事,她知道警察不会无缘无故的登门,或许查到了新的线索。

    韩凌:“我想和你再聊聊熊川,他突然被人杀害,你意外吗?”

    廖雪诧异:“这是什么问题?你想说什么?”

    她以为警察开始怀疑自己。

    韩凌:“随便聊聊,仅此而已。”

    廖雪思考了一会,回答道:“不能说意外吧,他的所作所为已经算高风险人群了,出事了并不奇怪。

    我只是没想到他会死,如果进医院的话更容易接受。”

    韩凌:“我不认识熊川,根据这几天的调查,他给我的印象不是一个会惹事的人,你认同吗?”

    “认同。”廖雪点头,“别看他进拘留所好几次,其实胆子并不大,主动惹事不太可能。”

    韩凌:“你觉得他的缺点是什么,或者说,你最不能接受他的哪方面。”

    廖雪想了想,说道:“逃避和拖延吧,他很喜欢冷处理这种方式。

    往小了说,以前我们吵架的时候他从来不愿意真的解决问题,只想双方气消了自然和好,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这就导致那些被搁置的矛盾就像隐藏在湖面下的暗礁,看似风平浪静,实则随时可能再次掀起风浪,带来一次次刺痛。

    往大了说,买车买房,生病住院,还有一些生活中的重要决策,他都是能拖就拖,能敷衍就敷衍,拖不了敷衍不过去的,要么逃避,要么就一股脑扔给我。”

    听完廖雪的话,韩凌道:“这好像是一种躺平心态,心理上的懒。”

    “心理上的懒?”廖雪同意这五个字,“警察说话就是有水平,不想动是身体上的懒,不想解决问题就是心理上的懒了。”

    简单的交谈,让韩凌对熊川性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人,结生死大仇的可能性非常低,不会与人发生太过致命的矛盾。

    但熊川就是死了,而且还是被人杀害的,心脏连捅三刀,刀刀仿佛带着仇恨。

    既然主观结仇的可能性不高,那范围可以缩小到客观,也就是无意。

    这和当前所要调查的方向是相符的。

    熊川在无意中和别人结了仇,自己不知道,或者说自己知道得罪了人,却没想到对方竟然狠到直接动手谋杀。

    “他确实没有和你提过,与人发生冲突之类的事情吗?”韩凌问。

    这个问题,警方已经问过至少两次了。

    廖雪颇为无奈,叹道:“确实没有,昨天晚上我还认真回忆了好几个小时,毫无印象,要不……再给我点时间,说不定哪天能记起点什么。”

    看得出来,作为妻子的她很想知道丈夫到底是怎么死的,可以说好奇,也可以说出于妻子最后的责任,这件事结束后,母女会开启新的人生。

    熊川死了她内心或许有释然,但毕竟曾经有过感情,不可能冷血到完全无视。

    聊了有半个多小时,两人离开熊川家,准备去周边细致走访。

    “这个案子麻烦了啊。”韩凌感觉想要查清楚并不是那么容易。

    主要是,凶手的作案动机如果来自泄愤,谁知道他间隔了多久?

    近期内的事情还好查,要是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那可就难办了。

    童峰道:“队长怎么说就怎么查呗,反正压力不在我们身上,你还想和魏家庄村的案子一样力挽狂澜啊……这次不准把我丢下!”

    他有“心理阴影”了,提前给韩凌打了个预防针。

    之前魏家庄村的案子,韩凌把他一个人丢在宾馆自己去查案了,当他从床上醒来接到短信的时候,案子已经结束。

    在睡梦中,韩凌经历了一场生死危机,并因此拿到个人一等功。

    这件事,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韩凌随口道:“不丢不丢,此案的嫌疑人危险性不大,应该不至于袭警。”

    童峰纠正:“危险性大也不能把我丢下!我也是刑警,看到我头顶的光环了吗?那是警徽的光!”

    韩凌无奈。

    这小子真记仇。

    全面走访开始。

    两人进了一家便利店询问有关熊川的消息,老板对熊川印象很深,原因很简单:经常来买烟买酒。

    熊川的烟瘾不小,一天能造两包,酒还好,平时一周买两次一次买两瓶,都是很便宜的口粮酒和口粮烟,间接证明他的经济状况并不怎么好。

    提到其他事情,老板就一问三不知了。

    “最近咱这边有没有发生过让你印象很深的事情?最好是矛盾冲突。”韩凌顺手买了一包云烟,边抽边和老板聊。

    面对警察,老板很有耐心很客气,仔细回想:“没有吧?突然这么问我一时半会还真想不起来,车祸算不算?”

    “车祸?”韩凌缓缓吐出一口烟雾,“什么时候?”

    老板:“得有三年了。”

    韩凌:“严重吗?”

    老板:“严重啊,听说死人了,深夜发生的车祸,我是第二天早上听别人聊起。

    死了一个老人,摩托车撞死的。”

    韩凌回想受害者信息,以判断是否此案是否可能和车祸相关。

    熊川没有摩托车,吴翠翠骑的是电动车。

    车祸全责致人死亡是要入刑的,次责也要承担民事赔偿,从两人的资料看,并没有相关记录。

    离开便利店,韩凌出于谨慎给队里打了个电话,了解到三年前在附近确实发生过一起车祸,死者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肇事者严重醉驾吊销了驾驶证,最终因悔罪态度好、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损失取得谅解,判了缓刑。

    这个案子,是交警队和刑侦大队四中队联合办理的。

    韩凌拿到了肇事者的电话,并直接打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

    “喂?是李德昌吗?”

    对方:“是啊,您哪位?”

    韩凌:“这边是现代4S店,您最近有购车需求吗?”

    对方不耐烦:“没有没有。”

    电话挂断。

    童峰在一旁看着韩凌的操作,稍微想想就懂了:“你是在确定李德昌活着还是死了?怀疑凶手是在为那个老人报仇啊?关熊川和吴翠翠啥事?”

    韩凌收起手机:“不放过任何可能呗,问问又不少块肉,万一有关联呢?”

    童峰:“我觉得你这回错了,绝对错了。”

    “嗯?”韩凌见童峰少有的质疑他,来了兴致,“为什么?”

    童峰:“就算老人的死和熊川吴翠翠有关联,但撞死人的还是李德昌啊,他才是罪魁祸首,凶手一定会先杀李德昌。”

    韩凌笑道:“你错了,如果先杀李德昌,警方会第一时间查到这起车祸,进而推测作案动机快速锁定具备嫌疑的对象,那他还怎么继续作案?”

    童峰一愣,沉默下来,好像有点道理。

    “那怎么着?深入查查这起车祸?”他问。

    韩凌:“专案指挥中心比我们更快,上报就行了,高支这个人相当不简单,我对他很放心。”

    童峰眨眨眼:“意思是,对冯队和季队不放心?”

    韩凌:“你别挑拨离间啊。”

    ……

    市局。

    某会议室改成了专案组办公室,高秉阳这个组长虽然不到一线但是并没有闲着,侦查员每小时都有新的线索上报,他需要和吴滨一起整合、分析,慢慢推进案情。

    此时大屏幕左边是地图,右边是一起车祸的详细卷宗。

    “韩凌童峰探组报上来的这起车祸,你觉得有问题吗?”高秉阳询问吴滨,“肇事者叫李德昌,韩凌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了,人还活着,但活着不代表安全,如果凶手的作案动机和车祸相关,李德昌有可能作为最后目标。”

    吴滨微微点头:“对,若先杀李德昌,作案动机马上就会暴露,可是……卷宗里并没有熊川和吴翠翠的名字,我觉得此案应该和车祸无关。”

    就是很简单的车祸,大晚上一个人喝醉了,骑着摩托车撞倒了老太太,肇事者没跑,打了120和报警电话,可惜老太太经抢救无效死亡。

    没有第三者的责任。

    可惜事发路段有点偏缺乏监控,事发过程只能根据肇事者口述以及交警的现场勘察进行大概还原。

    高秉阳盯着屏幕看了一会,说道:“2007年12月3号,晚上11点20分,确定一下这个时间前后,吴翠翠和熊川的踪迹。”

    时间过去太久,家人可能已经记不清了。

    高秉阳作为专案组组长,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性。

    不仅是韩凌提供的这一个线索,其他探组上报的信息,市局也都进行了深入核实以及方向研判。

    这就是专案指挥中心的作用。

    侦查员在外面风吹日晒,用两条腿努力走出的线索,合格的专案组组长不会无视,哪怕可能性再小,也要进行查否处理。

    “高支的意思是,熊川和吴翠翠有可能间接导致了这起车祸?”吴滨道。

    高秉阳:“没可能吗?你看车祸的地点,吴翠翠每个月都走那条路,属于必经,熊川就不用说了,家就在附近,他走哪条路都有可能。

    马上去落实,2007年12月3号,吴翠翠有没有来古安区,晚11点20前,熊川在家还是在外面。”

    吴滨:“好。”

    两个电话,分别打给了乔元启和韩凌,前者负责落实吴翠翠,后者离熊川家最近,负责落实熊川。

    另一边,挂掉电话的韩凌返回,再次敲开了熊川家房门。

    “孩子睡了。”廖雪小声道。

    韩凌没有进门,询问对方2007年12月3号,晚上11点20分左右,熊川是否在家。

    没办法,只能这么问。

    廖雪多少有点蒙,三年前的事,还精准到了分钟,这上哪知道去?

    “对不起啊,实在忘了。”

    “没事。”

    韩凌知道廖雪大概率忘掉,他也只是例行程序。

    随后,将结果上报给了专案指挥中心。

    乔元启的速度也很快,让岚光分局刑侦大队那边的民警马上去询问吴翠翠家属,得知2007年12月3号吴翠翠确实去过古安区。

    之所以能记清楚,是因为12月2号是吴翠翠父亲的生日,她给忘了,第二天在内疚之下赶了过去陪父亲吃饭,很晚才回来。

    这件事,吴翠翠的丈夫印象很深。

    “查案没有巧合。”得知12月3号吴翠翠来过古安区,高秉阳立即下了命令,“抽出四名战斗力强的警员,现在立刻去二十四小时轮班保护李德昌,在新的调查方向确定之前,假设凶手还会继续杀人,假设第三名受害者就是李德昌。”

    他没有任何侥幸心理,有了线索指向马上启动了受害者保护。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也不能赌,反正四名警力对专案组来说不会影响到调查。

    任务下达,接到命令的四名警员马上出发,先致电李德昌确定位置,随后开车前往。

    李德昌在建筑工地工作,具体岗位是材料员,平时往返建材市场运送螺丝、电线等零散材料,以及盘点核对部分工地物资。

    “吴滨,去查一查车祸死者的人际关系,看看有没有符合条件的嫌疑人,重点是直系亲属。”高秉阳道。

    吴滨:“好。”

    车祸属于意外,几乎不会发生报复事件,若真的因此而杀人,那可真是有点偏执了。

    况且,死的还是老人。

    若死的是儿女,发生报复事件的概率相对会比较大。

    待吴滨离开,高秉阳不再关注车祸,继续查看分析其他探组报上来的信息。

    他也不认为此案和车祸有关,但调查要做到全面覆盖,只要可疑线索出现了,不论合理与否都不能放过去。

    晚七点三十分。

    李德昌接到警察电话的时候刚从建材市场出来,现在骑着电动车返回工地。

    驾照吊销,他现在只能骑电动车。

    “警察找我干什么?”路上,李德昌有些走神,他想了半天只能想到那起车祸,但时间已经过去三年了。

    他承认醉酒骑车导致了车祸发生,但赔了钱判了缓刑,死者家属谅解,事情都已经过去了。

    “最近我啥也没干啊。”

    前方就要到工地了,他抄近道走了一条没有修葺的小路,两边是半人高的杂草。

    七点半,天差不多已经黑了,电动车速度不快。

    眼看前方即将接近工地,突然间,有人影自杂草冒出,手中的棍棒狠狠甩来,精准砸在了李德昌的脑袋上。

    李德昌猝不及防毫无反应时间,只觉两眼一黑,整个人摔下了电动车。

    哐当!

    电动车失去控制,倾斜滑行几米后倒在了路边。

    “你……”李德昌还有点意识,眼冒金星的看着慢慢靠近的人影。

    人影再次举起了手中的棍子。

    第二下,李德昌彻底昏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不是天才刑警不错,请把《我不是天才刑警》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不是天才刑警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