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上中下三策

    这种打破常识,打破他们世界观的冲击,实在是太强了,以至于明明张开了嘴巴,却不知该用什么话语来表达内心的震颤。

    所谓摇撼人心,不外如此。

    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讲,这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奇妙心灵震颤,仿佛身体离开了地面五六厘米。

    他们现如今便是这般,身体抖抖的,心尖颤颤的,宛如目睹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奇迹。

    这份奇迹之中,蕴涵着如此令人感动以及深入情感的烈火,引起了他们的欢欣,让他们生命第一次感到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震颤,与无比强烈到膀胱憋尿似的兴奋感。

    原来这个世界从来不简单,比他们知道得更加奥秘。

    原来除了钱和权,这个世界上还有其它的追求所在。

    汤贤辉,这名文化、社会及青年部长,第一个开口了。

    “今日方才知悉生命的炽热,见证心灵的存在,韦师傅,多谢您了。”

    汤贤辉深深为之鞠躬。

    其他人也才醒悟,纷纷对着中心那位年轻人深深鞠躬,喊道:“多谢韦师傅传功大恩。”

    “道,是路,也是行路的人。”

    韦穆的声音很轻,如风穿林,不紧不慢,却清晰地落进每个人耳中。

    “那是一条永恒之路,万物皆行走在其间。但道生于无,因为道本身也是物。道是有也是无,道生万物,万物皆循其道,万物复归于道。”

    “每个人的道不同。有人求权,有人逐利,有人问道,有人渡己。千途百径,看似迥异,实则殊途同归。走的,都是那一条永恒之路。”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准方向,因为这条大道不仅艰辛,还有许多的阻拦,这世上大部分人皆浑浑噩噩而不自知性命,很快便失去了踏上这条大道的资格。”

    韦穆叹息的声音,在每个人耳边回响:“北宋苏轼,曾经哀叹曹操何等英雄人物,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因此苏轼忧伤愀然,发出感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相对于宇宙苍穹,每个人的一生都显得无比渺小与微不足道,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人物,悲欢离合终究成了一坯黄土。”

    韦穆说到这儿环视众人,发现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听着,便微笑道:“我有真功,不说渡你们走出这条大道,神形兼修、肉身成圣,也能指点你们元始真如,灵觉长生。”

    这话说的,大部分人都是迷迷糊糊的,不大听得懂,只是冥冥之中知晓,这是有好处的。

    汤贤辉作为一名狮城的内阁成员,本身的文化修养并不低,他虽然在法律上的造诣最深,但对中华传统文化仍旧有着一定的学识了解,所以他完全听懂了韦穆的话。

    而除了他之外,便是严景焕和沈竑能听懂了。

    饶是汤贤辉是一名政客,城府很深,此时也难掩脸上的激动,高声问道:“韦师傅,此真功可得长生?”

    “长生?”

    这下传统文化较低的大家都听懂了,立马炸了锅,七嘴八舌地问道。

    “如果说以前没有书,没有老师,想要靠你们自己考上大学,很难很难。现在则是有了书和我的指点,考上大学是容易了,但最终是否能考上大学,也要看你们自己。”

    韦穆长叹:“长生何其难也,纵有真功在身,也不敢夸言。性命双修,了悟真如性,顿超无漏作真人,此为上策。而能修性,元始真如,造化于心,此为中策。只修命,先天至精,生机勃勃者,此为下策。上中下三策,我皆可以传授,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实际上,别说其他人,连他自己都暂且做不到上中两策。

    可无所谓,就如同教导学生做人道理的老师,老师自己也未必能做到他教授的全部道理,但他仍旧能懂,也能教导。

    普通人其实最大的追求目的,能做到下策,就已经大大了不起了。

    在韦穆看来,常人不用好高骛远,练习真功后,无病无灾活到120岁,还是可以的,这如何又不算长生?

    今日经历的事太过震撼人心,一时间大家都没来得及消化,韦穆已然挥手说道:“好了,今日之事到此为止,若有什么疑问,等会大家可以去问下你们的严师兄、沈师兄两位。”

    有些事情不必解释的过于详细了,让他们自己脑补最好不过。

    不待众人回神,韦穆动了。

    他小腿轻抬,脚踝一勾,以足尖挑起了斜倚石台边的那根旧竹篙。

    未见怎么发力,只听“飕”一声。

    竹篙如离弦之箭,贴着水面疾射而出,划出一道低平弧线,形如打水漂的石子,轻巧地掠波飘射。

    而韦穆的身影,几乎在竹篙离手的同一瞬间,立即腾空而起。

    白色的练功服衣袂翻飞,如白鹤破云。

    他人未落水,竹篙尚在水面滑行,他已凌空追上。

    就在竹篙因水势稍滞,即将停滞波心的刹那,韦穆脚尖轻点竹篙,一点即走。

    那一点触,似燕子掠水波,翅不湿,波不裂,只在水面留下一圈极细的涟漪,转瞬即散。

    借这一弹之力,他身形再度前掠,如箭穿风,速度竟比掠波飘射的竹篙更快!

    数十米的距离,不过一息之间。

    众人只觉眼花,下一瞬,亭角风铃轻颤,叮咚一响。

    韦穆已稳然立于伸入湖心的凉亭之内,衣袂未乱,发丝不扬,双手负背,修长如松的身影就像一直屹立在凉亭中。

    “这……”

    孙赫成嘴唇微动,声音卡在喉咙里,像被一口老痰卡住。

    他身旁的李瞻,这位向来沉稳的老人,此刻眼眶微张,目光死死钉在凉亭中那道练功服身影上。

    不止他们——

    其余人无一例外,全都僵在原地。

    呼吸凝滞,思维停摆。

    就连见识过了韦穆本事的严景焕、沈竑、邓永安、康沛等几人,一样呆若木鸡。

    “老李……”孙赫成终于挤出声音,“你眼力比我好,你看看……韦师傅,是不是……吊着威亚?”

    李瞻没动,只缓缓摇头,动作迟钝:“吊威亚……得有机器。”

    他抬起手,环指湖面、亭角、空中。

    “机器在哪儿?钢索在哪儿?控制台在哪儿?”

    孙赫成顺着他的手势扫视四周。

    空湖,静亭。

    没有支架,没有滑轨,没有隐藏的机械臂。

    连一丝可疑的影子都无。

    “对啊……”

    他喃喃,声音越来越轻,像是自己说服自己:“没机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种气全球不错,请把《种气全球》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种气全球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