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3章 老爷的法子。

    不过半个时辰,卢璘在静心堂作诗的消息,便插上了翅膀,飞遍了柳府的每一个角落。

    绣楼之内,熏香袅袅。

    大小姐柳清月正临窗而坐,手里却没拿那本《清平山志异》,而是在一张雪白的宣纸上,用小楷一笔一划地写着什么。

    墨香提着裙摆,一脸兴奋地跑了进来。

    “小姐,小姐!那个卢璘,他又……”

    柳清月抬起头,清亮的眸子里没有太多惊讶,只是将笔下刚刚写完的两个字,轻轻推到了墨香面前。

    《劝学》。

    墨香凑过去一看,纸上写的,正是那首诗。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墨香忍不住小声念了出来,随即惊呼道。

    “小姐您都知道了?”

    柳清月没有回答,只是伸出纤纤玉指,点了点桌上另一张写满了字的纸。

    那上面誊抄的,是《游子吟》。

    一首,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孺慕之情。

    另一首,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勃勃野心。

    两首诗,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一个温情脉脉,知恩图报。

    一个锋芒毕露,直指青云。

    这两面,居然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不让人觉得矛盾。

    墨香可想不了那么多,她看着两首诗,只觉得自家小姐看得透彻,随即满眼都是小星星。

    “小姐,你说这卢璘,他……他该不会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吧?”

    ……

    清心园。

    主屋内。

    林氏听完下人的回禀,脸上的笑意再也藏不住,眼角眉梢都带着喜气。

    “好,好一个‘惟有读书高’!”

    “看看卢璘的觉悟,再看看你的宝贝儿子。天天找借口不读书!”

    老爷没有和夫人斗嘴的兴致,关注点全在这首劝学上。

    他关注的,不是这首诗本身。

    而是这首诗带来的影响。

    “我刚听下人说,今天静心堂里,那几个旁支的孩子,听完这首诗,当场就有两个开了窍,好几个都进入了【早慧】的状态。”

    “光是这第一次诵读,就为我柳家,平白增添了好几颗读书的种子。”

    “夫人,这才是这首诗,真正的价值所在啊。”

    林氏微微一愣,随即也明白了其中的分量。

    这简直是天大的幸事。

    老爷沉吟片刻,忽然站起身。

    “不行,这件事,我得立刻修书一封,告知父亲。”

    林氏微微诧异:“老爷?为这点小事,就要去信惊动公公?”

    自家公公可是在京中身居要职的朝堂大员,等闲之事,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老爷重新坐下,耐心地开口解释:

    “这可不是小事。”

    “再者,也好久没给父亲写信问安了。”

    “正好,把这个好消息,一并捎过去。”

    林氏点了点头,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件事,秀眉微蹙。

    “老爷,那……这卢璘,我们又该如何赏赐?”

    “上次的冰沙,还没赏,这次又立了新功。”

    柳老爷闻言,却是笑了。

    他看着妻子,不答反问。

    “夫人,你可知这卢璘的父母,如今身在何处?”

    “下河村啊。”

    “我们何不走他父母那条路?”

    林氏的眼睛,倏地一下亮了起来。

    对啊!

    赏赐一个六岁的孩子,金银他守不住,名声又怕捧杀了他。

    可若是将这份恩赏,落到他父母的身上,既能改善他家中的窘境,又能让他感念柳家的恩德。

    这才是真正的两全其美之策。

    “老爷英明!”

    林氏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立刻站起身,朝着门外喊道。

    “来人!”

    “去把王管事给我叫来!”

    ............

    与此同时

    下河村

    天边才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几声零星的鸡鸣,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卢厚扛着个锄头一瘸一拐地从卢家小院里走了出来。

    身上穿着打满补丁的粗布短褂,一条腿的膝盖处,渗着暗红色的血迹,那是昨夜刚刚换过药的伤口。

    腿上的伤,还没有好利索。

    可地里的活,不等人。

    村里的小路上,已经有了三三两两的人影,都是些扛着农具,睡眼惺忪的庄稼汉。

    一个刚从自家院里出来的妇人,看到卢厚的身影,忍不住叹了口气。

    “卢家老二,你这腿还没好利索,怎么就下地了。”

    卢厚憨厚一笑,没有说话,继续往前走。

    另一个叼着旱烟杆的汉子听到他们的对话,也走了过来。

    “还能为啥。”

    “他家老爷子心都偏到胳肢窝去了。”

    “大房那个读书读了快半辈子,掏空了家底,连个秀才的边都没摸到。”

    “老幺又是心头肉,碰不得说不得。”

    “这不,里里外外的担子,全压在老二这个老实人身上了。”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早起的村民,都露出了心照不宣的神色。

    卢家的事,在下河村早就不是秘密了。

    最先开口的那个妇人,又叹了口气,眼神里带着几分同情。

    “真是操劳的命。”

    旁边一个村民闻言却嗤笑一声。

    “卢老二这辈子没这个享福的命啊!”

    “好不容易生出个读书种子,有什么用?”

    “还不是说卖就卖了。”

    他故意提高了嗓门,斜着眼睛瞟向卢厚那蹒跚的背影。

    “进了那富贵人家,高床软枕,锦衣玉食,哪里还记得乡下有个瘸腿的爹。”

    “我看啊,还不如我家二虎呢。”

    “虽然笨是笨了点,可至少在跟前,往后有个头疼脑热,还能指望他端碗水。”

    这话戳中了不少人的心窝子。

    是啊。

    儿子再有出息,不在身边,那也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可不是嘛,那柳家是什么门第,进去当个下人,还能再出来?”

    “怕是早就乐不思蜀了。”

    一阵哄笑声,在清晨的薄雾里传开。

    卢厚走在前面,对身后那些议论充耳不闻。

    没有回头,只是默默加快了脚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不错,请把《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