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9章 沈夫子的决断

    林氏的目光重新落回信上,柳眉微蹙。

    “只是,信里说,各地报上的神童,不下百余?”

    “这是怎么回事?”

    老爷长长地叹了口气,将其中的关键细细道来:

    “还不是因为当朝那位内阁首辅,宴居大人。”

    林氏的眼神微微一凝。

    宴居。

    这个名字,在大夏朝堂,几乎无人不知。

    当朝内阁首辅,圣眷正浓,可谓权倾天下。

    “去岁听闻,咱们当朝首辅在圣院另辟蹊径,建了座太学,对外宣称,专收天下神童。”

    “上行下效,下面的人自然是削尖了脑袋投其所好。”

    “这一年里,各地的神童,便如那雨后春笋,一个个都冒了出来。”

    “我们这次,倒像是误打误撞,一头扎进了这趟浑水里。”

    林氏冰雪聪明,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秀丽的脸上浮现出忧色。

    “这么说来,往后神童这两个字,反倒会因宴居的名声所累,成了个烫手山芋?”

    “何止是烫手山芋。”

    柳老爷的脸色沉了下来。

    “宴居此人,圣眷正浓,行事却霸道无比,早已树敌无数,已是烈火烹油之势。”

    “一旦他倒台,那些被他捧起来的所谓神童,必定首当其冲,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到那时,‘神童’二字,恐怕就要彻底沦为笑柄。”

    林氏心中一凛,最后一丝疑惑也烟消云散。

    自家公公与那宴居,在朝中向来政见不合,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自然是厌恶透了这股子歪风邪气。

    也难怪公公收到丈夫的书信这般火大。

    “其他地方神童是真是假咱们不清楚,可咱们卢璘确是做不了假!”

    “连沈夫子都对卢璘另眼相看了,沈夫子什么人,前任内阁次辅,他的眼光还能有错?”林氏开口道。

    老爷闻言,摇了摇头,眉头越发紧皱。

    他当然也清楚卢璘做不了假。

    光是这几天府里新增的读书种子,就是最好的明证。

    可坏就坏在时机不对,居然阴差阳错和宴居扯上了关系。

    “宴居独揽大权多年,朝野上下,心怀不满者大有人在。”

    “他一旦失势,迎来的必然是雷霆万钧般的清算。”

    “那些被他捧上天的神童,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屋内的灯火,不知何时,也跟着黯淡了些许。

    老爷才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这卢璘……往后的路,怕是难走了。”

    ..........

    柳老爷收到了柳太爷的回信,沈春芳同样也收到了。

    静心堂内,烛火摇曳。

    沈春芳摊开一封回信,信纸上熟悉的字迹如刀劈斧凿,力道依旧。

    可他的脸上,却是哭笑不得的神情。

    开头没有半句寒暄。

    只有两个大字,几乎要从纸上跳出来,指着他的鼻子骂。

    “胡闹!”沈春芳的嘴角抽了抽。

    信里的内容,更是让他无语。

    大意是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安分一点,既然已经致仕了,就别再折腾。

    好好在柳家养老,帮着带带孙子,发挥一下余热。

    柳拱甚至在信里信誓旦旦地保证,将来一定在朝堂上,为他沈春芳挣一个风光体面的谥号。

    看到这里沈春芳忍不住破例,爆了句粗口。

    “这老东西,我还没死呢,要你挣什么谥号。”

    对于卢璘,柳拱倒是提了一句,说相信他沈春芳的眼光,那孩子或许真有些过人之处。

    但话锋一转,又让他务必低调行事,切莫过分张扬什么神童之名。

    沈春芳久不在朝堂,直到看了这封信,才知道缘由。

    原来宴居在圣院之外另起炉灶,大张旗鼓地要网罗天下神童。

    “这个老犟驴……”

    他骂的,自然是自己的挚友柳拱。

    因为政见不合,就将宴居所行之事一概视为歪门邪道,连带着对神童二字都厌恶至极。

    何其不知变通。

    如果说之前,沈春芳对卢璘那妖孽般的天赋,还存着一丝疑虑。

    那这几天的相处,则彻底打消了他所有的怀疑。

    就在两天前,卢璘主动找到他,希望能加快学习的进度。

    “夫子,学生的底子薄,但还请您加快些进度。”

    沈春芳活了六十余载,还是头一次听到有蒙童主动要求加课业的。

    他当时只当是童言无忌,甚至有些好高骛远。

    于是,他存了心要考校一番,甚至可以说是刁难。

    “三日之内,通读《大夏礼典》、《山河堪舆志》、《百家经义》,三日后,我来问你。”

    这三本书,任何一本,都足以让一个成年儒生皓首穷经,钻研数年。

    他要一个六岁的孩子,在三日内通读。

    这根本不是教导,而是惩戒。

    让卢璘脚踏实地,把基础打扎实。

    然而,三日之后。

    当他将卢璘叫到书房,随意抽查《大夏礼典》中关于“郊祀”的章节时。

    卢璘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原文。

    这已经让沈春芳足够震惊。

    可接下来,卢璘的一番话,才真正让他感到了遍体生寒。

    “夫子,学生以为,此章节所述祭祀之法,源于前朝末年,实为当时方士为媚上所创,其仪轨繁复,耗费巨大,于国无益,于民有损,乃是礼崩乐坏之兆,而非盛世之典。”

    一针见血,直指核心。

    这番见解,已经超出了理解的范畴,而是站在了更高层面。

    这哪里是一个六岁的孩子。

    分明是一个浸淫经史百年的大儒才能说出的话。

    沈春芳闭上眼,脑海中尽是卢璘那张平静的脸。

    璞玉?

    不。

    这根本就是一块藏于深山的神石。

    而自己,不过是恰好路过,拂去了上面的尘土罢了。

    一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宴居网罗的那些所谓神童,不过是些追名逐利的沽名钓誉之辈。

    如何能与卢璘相提并论。

    想到这里,沈春芳眼中不再犹豫。

    重新拿起笔,蘸饱了墨。

    这一次,他不再是写信。

    而是为卢璘重新制定了一份符合他的天资的学习章程。

    柳拱啊,你个老顽固,且在京城好好看着。(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不错,请把《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