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2章 探囊取物的大伯

    转眼,一个月悄然而过。

    文庙街的清晨,和以往一样安静。

    卢家小院内,却早早就有了动静。

    即便是明天就要参加第一场考试,卢璘依旧早起晨练。

    院中那块半人高的青石板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小字。

    大夏的童试,共分三场。

    首场县试,就在清河县本地的考院举行,连考三日。

    第一天考的是经义文章,从五经之中择一命题。

    第二天考诗词等应用文。

    最后一日,则是策论,考校学子对时政的见解。

    这一个月,卢璘没有再去柳府。

    《劝学》特效【研读经史子集等经典效率翻倍】,沈夫子那点存货,早就被他掏得一干二净。

    夫子在交代完考试的诸多细节后,便彻底做了甩手掌柜,只让他安心在家温书,说是教无可教了。

    卢璘便也乐得清闲,每日除了温书,便是给妹妹小石头开蒙。

    偶尔闲下来,也会去自家的卢记下水铺子里帮帮忙。

    去的次数多了,铺子里的老主顾们,也都知道了卢家这小子,今年要下场科考。

    只是没人把这事放在心上。

    毕竟卖下水的,在清河县里,也算是最底层的行当,赚的都是分分角角的辛苦钱。

    读书科举,那是何等费钱费时的大事。

    寻常人家,哪有那个底蕴去供养。

    在他们看来,这孩子去考,也就是去见见世面,长长见识罢了。

    ...........

    不多时,结束晨练的卢璘收拾好,正准备回屋看书。

    吱呀一声,院门被推开。

    三婶陈氏笑脸盈盈地提着一篮子刚从村里摘的蔬菜,探头探脑地走了进来。

    “璘哥儿,准备得怎么样了?”

    三婶将篮子放在石桌上,目光在卢璘身上打量了一圈。

    “看你这模样,倒是不紧张。”

    不止三婶,整个下河村卢家都知道了卢璘要参加科举的事了。

    连带着卢老爷这段时间在下河村都硬气了不少。

    闲着没事,就去大槐树下闲逛。

    而且不管乡亲们聊什么话题,不出三句,就得被卢老爷带到孙子参加科举上。

    “吃了不?卢叔”

    “什么?你也知道我12岁的孙子要参加科举?”

    不过对话往往以卢老爷被别人怼得说不出话结束。

    “你儿子都考了这么多年了,也该轮到你孙子了...”

    “你们一群乡野鄙夫,懂个屁啊!”

    卢老爷气得拂袖而去。

    ........

    三婶放下带来的东西,又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递给了卢璘,神秘兮兮地开口道:

    “璘哥儿,这是你爷从神婆那里求来的,开了光的,你可得好好戴着,说是能保佑你逢考必过。”

    卢璘接过香囊,心里一阵无语。

    还逢考必过,那神婆怎么不自己下场。

    不过卢璘也知道是祖父的一番心意,没有拒绝。

    三婶则在一旁继续念叨:

    “我跟你说啊,璘哥儿,这第一次下场,就当是去积攒经验的。”

    “放宽心,别有压力。”

    “你年纪还小,以后机会多的是,不差这一次。”

    正在厨房里忙活的李氏走了出来,听到这话,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你三婶说得对。”

    “你大伯考了几十年,如今不也还是个童生。”

    “你这才哪到哪,有的是时间慢慢考。”

    提到大伯,李氏的脸色又不好了。

    当年,自家男人那条腿,就是被大伯借印子钱给害的。

    他们一家三口,更是被硬生生赶出了卢家大门。

    可自从他们家的下水铺子开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大伯又舔着脸凑了上来。

    最让她来气的,还是自家男人那不争气的软弱性子。

    嘴上说着断了关系,可背地里,还是会偷偷摸摸给钱。

    孝敬公公婆婆,李氏没意见。

    可谁不知道,那些钱最后都落到了大房那个无底洞里。

    想到这里,李氏又狠狠地瞪了一眼,刚从屋内走出来的卢厚。

    卢厚被瞪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又哪里点着了自家媳妇。

    只能闷着头蹲在地上,仔细检查着卢璘明天要带进考场的考篮。

    毛笔,墨锭,砚台,还有几张备用的草纸,生怕漏了哪一样。

    李氏看着丈夫那副闷葫芦的样子,骂也不是,打也不是,最后只能重重叹了口气。

    不过李氏平时骂归骂,可等三婶要走的时候,还是从怀里摸出两块碎银子,塞了过去。

    “老三家的,这个你带回去,给爹娘买点好吃的。”

    卢厚闻言咧开嘴,憨厚地笑了起来。

    ...........

    回到下河村的三婶陈氏提着空篮子,快步往家里走,还没到院门口,就听见自家院子里传来一阵喧闹。

    其中一个声音尤其响亮。

    陈氏都不用走近,也知道是她家那个读了半辈子书,也没读出个名堂的大伯。

    “……所以说,这次的县试,于我而言,不过是探囊取物罢了。”

    三婶一推开自家小院的门,果然看见大伯正被一群村民围在中间,唾沫横飞。

    不止大伯在,村里好几个爱嚼舌根的闲汉都凑在这,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听得津津有味。

    “他家大伯,你去年也是这么说的。”人群里,一个促狭的声音响起。

    大伯的脸皮厚比城墙,闻言半点不恼,反而摆了摆手,一副高人风范。

    “此一时彼一时。”

    “去年不过是些许失误,即便如此,我的名次在整个县里,那也是排得上号的。”

    “今年我准备得更加周全,已是手拿把掐,稳如泰山。”

    他这番话说得底气十足,倒真唬住了不少人。

    毕竟考了这么多年,就算是个榆木疙瘩,也该开窍了。

    卢老爷蹲在门槛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眉头紧锁,听着大儿子在外面吹嘘,脸上不见半分喜色。

    直到看见三婶回来,他才掐灭了烟锅,站起身。

    “老大,你进来。”

    大伯意犹未尽地跟乡亲们拱了拱手,这才施施然走进院子。

    “爹,您找我?”

    卢老爷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几分把握,不过考了这么多年,一家子希望都系在儿子身上,已经成了习惯。

    不过今年却有了点变化。

    不止儿子参加,连孙子也下场了。

    “璘哥儿,这次也参加了,这事你知道吧。”

    大伯点了点头,挺起胸膛,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

    “爹,您就放心吧!”

    “这事,包在我身上!”

    紧接着话锋一转,脸上带着几分过来人的优越。

    “不过话说回来,璘哥儿年纪还小,这次去,就当是见识见识场面,熟悉熟悉章程。”

    “能不能考上,都是次要的,别给他太大压力。”(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不错,请把《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