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政明月好奇地问道:“何为和迅?”
朵颜解释道:“和迅,就是一个家庭。它是由血缘和婚姻关系所组成,有的还包括他们的仆人和奴隶。通常情况下,一个和迅会有十到二十个毡房。这可是我们匈奴部族最小的行政单位哦!”
宗政明月不禁感叹道:“原来如此。这样的组织形式倒是挺有趣的。每个和迅都像是一个小社区,大家相互照应,共同生活。”
朵颜点头道:“是啊,我们匈奴人注重家族和亲情,和迅里的人们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角色,共同维护着这个小小的社会。”
宗政明月看着眼前的和迅,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他想起了他的族人和戴家族群,这与他们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一样,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明月长老感慨道:“这样的生活方式或许并不完美,但却让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团结的力量。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传承,才使得你们匈奴民族能够在这片草原上生存繁衍至今吧。”
朵颜微笑着说:“是的,明月长老。我们匈奴人热爱这片土地,也珍惜我们的家庭和亲情。和迅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的寄托。”
宗政明月点点头,表示理解。他对匈奴人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传统。
朵颜是在贺兰山阙的甘谷岭之干沟梁高山大草甸与宗政明月相遇的,那时初来不久的明月长老正在对山上几幅岩画进行考察,以期从中找到线索以寻获无泪之城。
热心的朵颜将明月长老带到离她所居住的贺兰县金山村不远的“豁子口”(贺兰口),在贺兰山东麓的沟崖、沟口内外山体上和丘陵岩壁上以及沟口外洪积扇荒漠草原上,有数不清、成片密集的岩画。
见到面前数以万计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000年前至1万年前的原始岩画,宗政明月心喜若狂,很快即沉迷其中。
为方便考究,宗政明月从之前拓跋思恭安排的平吉堡住处搬到了朵颜部落的金山村。
数月内,非常熟悉当地环境的朵颜陪明月长老走遍了沿线27个岩画基点,5000组以上组合图画以及2.7万幅单体图像,包括贺兰山贺兰口的太阳神岩画。
缘于贺兰山岩画的线索,他们发现了灵武二道沟岩画,并藉此找到了位于灵武东北35公里处宝塔村的水洞沟黄土坡。
水洞沟沟宽50-200米,沟深6-14米,两岸为棕钙土。沿河有泉水溢出,形成许多小洞,目测崖面高达15米以上,范围甚大可达150亩。
明月长老预感主上要找的无泪之城,可能就在水洞沟这片土地的某个神秘的角落。
宗政明月的预感是对的,因为他们如果再朝西北方向往回走,或许有可能发现一处红色小山包下有黄土夯筑的暗洞,若能破解其机关而进至洞内,则可发现蜿蜒曲折的坑道与连绵不绝的洞穴,直达水洞沟深处,而那里就是无泪之城的入口。
或可在就近的磁窑堡南磁湾村发现之前禹皇宝镜中提到的可以载人族上天庭的梁龙遗址。
数月的相处和陪伴,朵颜和明月长老非常投缘,明月长老也很喜欢清新直爽且蛮有悟性的朵颜,遂收其为关门弟子,准备将平生绝学悉数传授于她。
后来细聊才知她是匈奴皇族的居次公主,在与其族人聊天时了解到他们部落之前生活居住的阴山,就是禹皇宝镜提及的“七十个黑山头“。
明月长老即将此好消息通过飞鸽传书告知刘贺,王建议明月长老收朵颜为义女,并将其带到精绝国与铁木真认识,今后作为向导配合铁木真侦知五原城。若可能,争取联络收拢其祖上所在部落剩余人员,以期组建蒙古铁骑。
由于初次见面,不太熟悉,朵颜没怎么说话,与刘贺、铁木真和拖雷等匆匆见上一面的她,在喝完喜酒之后,又匆匆前往烟云洞接受烟云卫秘训并完成所部组建,随后熟悉贺兰山阙的她即带本部烟云卫陪同刘飞龙将军,前往考察选址即将要建设的北典城。
在选址方案初次确定后,她又带本部烟云卫赶往五原城,以配合铁木真和拖雷的侦查行动,是故刘贺也没有和她怎么说上话,回复宗政明月对她的印象就是“她长得很清秀,很少见她笑。”
但十八岁花样年华的朵颜却对刘贺印象深刻,她听义父详细介绍过王丰富而又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对才比自己大两岁、年纪轻轻的王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充满钦佩,这是匈奴人血液里天生对强者的自然崇拜,正值恨嫁妙龄的她,瞅向刘贺的眼眸多了几分少女爱的情愫。
在前往贺兰山选址北典城之前,刘飞龙前往禹羌铁骑夏河军部挑选特战小队成员。
朵颜跟着参观了禹羌铁骑的实战性军事操练,她被禹羌铁骑的肃正军容和恐怖战力深深折服,感觉祖上最强盛时代的匈奴铁骑肯定也打不过这支铁血骑兵。
朵颜对刘飞龙将军要组建的禹羌龙军特战小队很感兴趣,表示希望她的族人能有机会可以报名参加随后要组建的第二支特战小队。
刘飞龙答应到达贺兰山之后,见见她的部落勇士,可以先作为他正在组建的禹羌铁骑第1军第10骑兵营的成员,他正在考虑将整支骑兵营也进行特战化改造,今后推广到全军。
朵颜知道王和阿布大将军对刘飞龙将军甚为欣赏,也很乐意向族人热情介绍刘将军。
他们抵达贺兰山之后,刘飞龙从朵颜部落中挑选了五百勇士加入第10骑兵营,随着从杨玉部调派的五百骑兵到位,加上前来报到的昌邑暗卫,第10骑兵营迅速成军,并投入特战化训练。
(三万年前,贺兰山阙便已现人类活动之迹。现银川市黄河东岸之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乃我国境内首掘之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文化遗址。
公元前 3 世纪,秦始皇一统华夏后,遣兵于宁夏屯垦,境内筑就举世闻名之秦长城,亦兴修利于耕种之秦渠,遂开宁夏平原引黄河水溉田之历史。
至汉代,此地农耕经济已然颇为发达,汉武帝两度巡幸宁夏,向该地区徙民七十万,以发展农业,固边戍防。
具体也可查考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编的《山乡巨变与文学书写》一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第1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