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驿站外空地格外的热闹,因为这个驿站虽然破旧,但暂时还没有荒废,里面还有掌柜和小二在营业。
在队伍刚到驿站外围,驿站掌柜早候在门槛,哈腰赔笑:“沈大人驾临,蓬荜生辉,天字号房已重新打扫一遍,大人尽管吩咐。”
“有劳。”
沈砚声音不高,却像玉磬轻击,掌柜忙不迭哈腰:“不敢不敢,大人肯下榻,是小的福分。”
沈砚微微颔首,目光却掠过外面的谢家板车。
掌柜偷觑一眼,只见这位翰林院大儒、太后亲孙子、天子亲外甥,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星坠水,偏又带着三分温雅疏离,叫人不敢逼视。
他心头咚咚直跳:这样的贵人,竟真踏进他的破驿站了!
天字号房在二楼最里侧。
门一开,沉水香淡淡浮动,一室幽凉。
临窗放着一张紫檀小案,案上早已摆好雨过天青的茶具,墙边是一面半人高的铜镜,镜面擦得雪亮,映出沈砚挺拔的身影。
能看出来驿站的掌柜显然是用心收拾过的。
沈砚行至榻前,指腹掠过榻上玉簟,凉意沁人。
掌柜立在门边,屏息凝神,生怕呼吸重了,惊扰了这位云端上的贵人。
沈砚抬手,掌柜的立马会意,领着小二忙活其他客人去了。
驿站外面,谢锋摸出贴身的小布包,自己的腰包里头只剩一块碎银、一枚铜钱。
家里其他人的贴身银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数。
他把铜板在指间弹了弹,叮当作响,转身对家人笑:“今晚住店。”
一句话,把李月兰、谢广福都吓了一跳。
“住店?一间客房要八百八十文……”
“住店吧。”谢锋把声音压得低:
“后天到汝阳府,咱们再去一次当铺,把手里的东西换银子,今晚就住店,你们好好睡个踏实觉。”
“那你呢?”谢秋芝皱眉。
“我睡板车看东西。”
“既然锋哥这么说,咱们要住店就快点,这十八个村子呢,有些人可比咱们舍得,再不去就没房间了。”谢广福说完,率先跨步进入驿站了。
谢锋把板车交给谢大虎照看,自己也跟着进去了。
这驿站本就是给朝廷办事的官员歇脚的,所以朝廷的人来办差需要住宿,掌柜的看了文书和信物就能免费食宿。
但官老爷们也不是每天都来,所以大宁朝的驿站渐渐进化成官民两用的客栈形式。
平时若是有普通百姓需要住宿,掌柜的就当客栈接客,只不过那就得付费了。
连着赶了几天路程,谢秋芝的脚底长了好几个水泡,谢文的小腿也肿得发亮,李月兰这几天没睡好,黑眼圈很是明显,谢广福推车的手也磨出来血泡,他们一家子再不好好休息,怕是大家都要病倒。
掌柜见来了生意,立刻堆笑:“大通铺也有,一人一百二十文,井水免费一瓢,多的另算。”
谢广福摇头:“要一间下房,炕够大,我们全家挤一挤。”
掌柜见他虽粗布短衫还打了补丁,却腰杆笔直,眼神沉稳,不敢怠慢,忙让小二领路。
房间里,一盏豆油灯把土墙照得昏黄。
炕是新铺的稻草,带着阳光味。
谢秋芝脱了鞋,碰了碰脚底的水泡,疼得吸气,却又忍不住笑:“爸,这炕真大。”
谢文把脸埋进自己背的背包:“我的妈呀,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李月兰眼圈发红,嘴里却还在念叨:“八百八十文啊……”
谢锋把背包里的毯子铺在炕沿让他们垫着睡,弄好之后这才放心:“妈,我先去板车那里了,谢大虎看两个板车,总是不安全的,等会你们有事就来喊我。”
谢锋离开后,谢广福点了十个粗面馒头和两桶井水,可把李月兰心疼坏了。
谢秋芝先往破木盆里舀了半桶井水,又从空间里拎出一条干净毛巾,示意李月兰先洗脸再泡脚。
李月兰一边洗脸一边心疼得直咧嘴:“十文一瓢,十文一瓢呀,你们做做样子就好了嘛,干嘛搞两桶水,真败家……”
谢秋芝在她唠叨之前就闪身进了空间。
浴室里水汽氤氲,她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把几天来黏在头发上的尘土、草屑全冲干净。
换好干净的里衣,又把布丁外衫整整齐齐叠好,这才端出一只小铁锅。
锅里是西红柿鸡蛋面,热气腾腾,番茄的酸甜混着蛋香直往鼻子里钻。
她又从空间掏出一壶冰镇柠檬水,壶壁凝着水珠,凉意扑面。
外头,李月兰已经泡完脚,正拿布巾擦脚背上的老茧,嘴里还在碎碎念:“败家哟,一两银子就这么没了。”
谢广福却笑着递给她一杯柠檬水:“喝一口,解解乏,银钱再挣就是。”
他扫了一眼桌上的面锅、柠檬水,再看看三个桌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人,嘴角也忍不住上扬:“吃吧,吃完了我去换锋哥进来洗漱,大家今晚睡个囫囵觉,明天还要赶路。
四人围着小矮桌坐定。谢秋芝拿木勺给大家分面条,每人碗里都卧着金黄的鸡蛋花和几块软糯的番茄。
谢广福一边吸溜,一边掰粗粮馒头,嘴里还忍不住念叨:“八十文一个馒头,确实贵!咱闺女这锅面起码值八个馒头!”
李月兰笑他:“八个?十个都不换!”
谢文把馒头掰成小块往面汤里一泡,“吸溜”一声,满脸满足:“要是天天能吃上这一口,八十文一个我也认了!”
谢广福快速吃完了自己那一份面条,又喝了两口冰镇的柠檬水,就出去换谢锋了。
谢锋一进来就扫了一眼桌上的“盛宴”,嘴角不自觉上扬,却没像大家一样先吃面,而是先端起柠檬水,仰头灌下一口,冰凉透骨,一天的疲惫瞬间被冲散。
“好喝。”他简短评价,随后坐下,低头大口扒面,含糊不清地补一句,“明天开始,省着点花,咱还得留钱进汝阳府。”
谢秋芝把最后一勺面汤倒进谢锋碗里,笑眯眯地应:“晓得啦!今晚奢侈一把,明儿继续勒紧裤腰带!”
窗外,驿站的水井处,已经有里正在排队取水了。
取水的规矩贴在井沿:
“先客后民,九点前止,村民亥时排队,人各一瓢,多一瓢付十文。”
火把下,木板上的字烫的人眼眶热热的,他们太缺水了,却没人敢不认。
驿站后院的上房内,沈砚已沐过井水,换上一袭月白细布便袍。
铜盆里热气未散,发梢仍带着湿意。
展风进门,抱拳低声:“主子,这是汝阳府的最新情况。”(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