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进城搞一波大买卖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谢广福便来到了谢里正简陋的窝棚前。

    谢里正刚起身,正就着冷水搓脸,看到谢广福这么早过来,有些诧异,昨夜村里闹得晚,今天估计大家伙都要晚起才对。

    “广福啊,这么早,有事?”

    谢广福笑道:“里正叔,今天我得带锋哥儿他们进一趟城。想着村里大伙儿都好些日子没出过村了,进城一趟不容易,您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捎带的?我们顺便带回来。”

    谢里正一听,猛地一拍脑门,水花都溅到了身上:“哎呦!瞧我这记性!你不提进城,我差点把天大的事给忘了!”

    他急忙在身上擦了擦手,转身钻进窝棚,从一个小心保管的木匣子里翻找起来,一边找一边说:

    “那日在移民司办手续,王管事特意交代过,让咱们安顿下来后,十日左右去衙门领取全村新的‘照身帖’!算算日子,都过了好几天了!我这忙得晕头转向,竟把这么要紧的事给抛到脑后了!”

    他找出了一份盖着移民司红印的文书凭据,又连忙让谢大虎找来纸笔,就着膝盖,匆匆写下了一份委托书,说明了由谢广福代为领取桃源村全体村民照身帖的事宜,并郑重地盖上了自己的里正手印。

    他将委托书和官凭递给谢广福,神色严肃地叮嘱:

    “广福啊,这事可千万耽误不得!照身帖就是咱们全村人的身份凭证,以后交税、过关卡、甚至孩子们念书都指望它!那六百多份照身帖,捆在一起也不轻咧!你想想办法,务必得安安稳稳地带回来!你也知道,昨晚换地的事,大家伙都等着我登记画押,今日我实在是脱不开身,只能辛苦你跑这一趟了!”

    谢广福接过文书,当然知道这事责任重大,郑重地点点头:“里正叔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一定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谢里正松了口气,又想起一件事,从怀里摸索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一块约莫一两的碎银子。他递给谢广福:

    “还有,这是我家自个攒下的一点银子。你拿着,进城后,别的不买,全给我换成盐!粗盐就行!我瞧村里好多人家早就断盐了,干活都没力气,脸上都浮肿了。你买回来,就放我这儿,我让大虎散卖给乡亲们,多少挣几个辛苦钱的差价贴补你们这趟的脚力钱了。”

    谢广福心中感慨谢里正心系村民,接过银子道:“放心吧里正叔,照身帖和盐,我都给您妥妥地带回来。”

    他顿了顿,略带歉意地说:“不过,这里还有一事得麻烦您,原本今天说好要带锋哥儿他们几个去桃溪村帮忙量地的,这进城一来一回,估计得天黑才能回来,量地的事,恐怕得推迟到明天了。还得麻烦您派人去跟桃溪村的赵里正说一声,解释一下,免得他们空等。”

    谢里正闻言,不在意地摆摆手:“这个简单!我等下就让大虎跑一趟桃溪村,亲自去跟赵老七说。咱们这是去办官府的差事,天经地义!他赵老七不敢有半句屁话!你们就安心进城吧!”

    得到了谢里正话,谢广福心里踏实了,揣好文书和银子,转身快步回家。

    他们出发时也才清晨六点钟,昨夜村里换地的喧嚣持续到很晚,此刻整个桃源村的宅基地都还沉浸在疲惫的睡梦中,静悄悄的。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人,轻手轻脚地收拾妥当,便踏着晨露出发了。

    还是那条通往官道的荒僻小路,依旧足够烂、足够荒凉。

    但或许是因为上次大部队迁徙时踩踏过一遍,走起来比第一次时稍微顺畅了些,饶是如此,长时间的跋涉依然辛苦,走到一半,谢文甚至忍不住幻想能不能从空间里弄台摩托车出来代步,但也只是想想,谢广福的耳提面命犹在耳边:任何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都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

    紧赶慢赶,终于在快十点时看到了宽阔的官道,谢文立刻找了个茂密的荒草丛,闪身进入空间,迅速将事先准备好的新衣服、那二十支精心挑选的银簪,以及那个至关重要的蓝皮册子拿了出来。

    一家人在荒草丛的掩护下,快速换上了崭新的细棉布衣裳和舒适的布鞋。

    就只是换了身行头,五人给人的感觉便截然不同了,之前的农户气息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干净利落、颇有见识的气质,像是城里家境殷实、注重体面的商户人家出来的老爷、夫人和公子小姐。

    加上他们本就有些与众不同的眼神和仪态,任谁也不会相信他们是十几天前逃荒而来的灾民。

    简单喝了点水,吃了点东西补充体力,五人踏上官道。

    谢秋芝身上斜挎着那个虎皮包,想到里面装着昨夜精挑细选的银簪,瞬间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连走了一上午的疲惫都消散了大半。

    进了永定门,一行人径直找了一家看起来门面不小的当铺,当铺掌柜起初见他们拿出银簪,还习惯性地想摆出满不在乎、压价收购的模样。

    但当那支支工艺精湛、设计繁复的银簪在柜台上熠熠生辉时,他的眼睛瞬间直了,忍不住拿起放大镜仔细端详,惊呼出声:“这……这工艺!这镶工!”

    只见那银簪之上,累丝工艺勾勒出精细无比的梅兰竹菊形态。

    “喜上梅梢”灵动非凡。

    “空谷幽兰”清雅脱俗。

    “竹报平安”寓意吉祥。

    “采菊东篱”华贵又不失雅致。

    “妙啊!妙啊!竟是一套!梅兰竹菊四君子!这设计,这搭配,绝了!”

    掌柜的爱不释手,赞叹之词溢于言表。

    谢广福沉稳开口:“掌柜的好眼力。不知这一套,贵号能出什么价?”

    掌柜的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开始习惯性压价:

    “东西是好东西,不过这银料嘛……嗯……工艺虽精,但毕竟是银簪……这样,一套,五十两!”

    谢锋在一旁皱眉:“掌柜的,这价格未免太没诚意。单是这上面的宝石珠玉,也不止这个数。若非急用,我们也不会拿来典当。一百两,少一分不卖。”

    别人是对半砍价,谢广福是双倍抬价。

    一番唇枪舌剑,来回拉锯。掌柜的既舍不得这套精品,又想多赚些利润。最终,双方各退一步,以一套八十两的价格成交!

    掌柜的心疼又兴奋地付了银票,谢广福则暗自咂舌,这八十两在村里,都够娶八个媳妇了!

    有了这次的经验,他们又如法炮制,快速游走了京城另外几家大当铺,将剩下的“花神系列”银簪分别典当,价格有高有低,最终总共换得了四百多两银子的巨款!

    谢秋芝用现代四千多元的成本,换来了在这个世界足以支撑起一个家族起步的资金,简直划算得惊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不错,请把《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