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谢里正挨“打”

    齐安一行人隐匿在窝棚后,将谢里正那番极具煽动力的动员听了个清清楚楚。

    尤其是那句直白又深刻的“要想富,先修路”,让齐安和身后的督邮、主簿、劝农使等属官都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欣赏。

    这桃源村里正,倒不像个寻常乡野村夫,颇有些见识。

    待谢里正讲完,底下的汉子们摩拳擦掌准备散去为开工做准备时,齐安才轻咳一声,整理了一下官袍,从窝棚后缓步走了出来。

    他身后的属官们也换上了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面孔,紧随其后。

    突然出现的官服队伍,让原本热火朝天的场面瞬间冷却下来。

    村民们脸上的兴奋和干劲迅速被惊疑、畏惧和不知所措所取代,纷纷停下脚步,目光聚焦在这群不速之客身上。

    谢里正看到带头的男人身上穿的是县令下乡特制的官服,心里也是“咯噔”一下,暗道“该来的总算来了”,他自然是知道朝廷历年的规矩,每年县令都会随机下乡“打”里正的,以前在谢家村的时候,每次县令下来都只是随意走走、看看、问问话,呆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走了。

    这一次,恐怕没那么简单了,先不说他们这里是新村,要问询的村务必定是很多的,加上这里可是京畿道,天子脚下的区域,怎么可能是偏远地区的谢家村可以比拟的。

    他连忙从小操场上小跑下来,手里的铜锣塞给旁边呆愣的谢大虎,快步迎上前,撩起衣袍就要下跪行礼:

    “小老儿不知县令大人及各位上官驾到,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齐安虚抬了一下手,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官威:

    “老丈不必多礼。本官例行巡查,刚才见尔等聚集,所谓何事?”

    他明知故问,这是标准的开场,意在占据主动问话权。

    谢里正赶紧起身,恭恭敬敬地回答:“回禀县令大人,小老儿正在安排村里壮劳力,准备进行挖渠和修路两项村务。”

    “哦?挖渠?修路?”

    齐安目光扫过那些明显是荒民出身、却精神面貌不错的村民,淡淡道:

    “看来贵村安置不久,便已颇具气象。里正倒是治理有方。”

    这话听着是夸奖,实则暗藏机锋,督邮那双锐利的眼睛已经开始上下打量谢里正,主簿则已经打开了随身携带的簿册,准备记录。

    谢里正额头微微见汗,连忙躬身:“不敢不敢,全赖朝廷恩典安排我等安居在此。”

    “闲话少叙。”

    齐安步入正题,语气稍稍加重:“本官此行,依制‘刷卷’。尔村丁口簿、田亩册、赋税记录,可曾备齐?速速取来验看。”

    “是是是,都已备下,就在小老儿窝棚之中,请各位大人移步查验。”

    谢里正连忙应道,同时背在身后的手不停地、幅度极小地朝着谢广福和谢锋的方向摆动,手指焦急地勾动着,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别光看着!快过来帮我!一起扛着!这“打”里正的板子眼看就要落下来了!

    谢广福和谢锋对视一眼,立刻会意,快步走上前来,站在了谢里正身侧稍后的位置,算是给他一些“挨打”的勇气了。

    一行人移步至谢里正那间稍大的窝棚,里面简陋却收拾得干净,谢里正从一口上了锁的箱子里拿出几本册子。

    主簿上前,拿起丁口簿,开始逐一核对:“一百三十户,总人数六百四十四,男丁三百五十八,女口二百八十六人……嗯?为何女口也与男丁一般,登记了田亩份额?”

    他眉头立刻皱了起来,看向谢里正的目光带上了审视和逼问,这是极不寻常的安排。

    谢里正心里一惊,紧张之下不知如何开口解释,旁边的谢广福微微上前半步,从容躬身接口道:

    “回禀大人,此乃我村村民公议之果,桃源村初建,按照规定,男丁得良田五亩,但这田地测量出来之后,却不足以让每户男丁分配五亩,若分配四亩,则田地尚有盈余,村民感念朝廷安置之恩,亦体恤妇孺生存之艰,故一致同意,无论男女老幼,皆均分田亩,以求公平,共渡难关,待十年免税期一到,能早日向朝廷缴纳足额赋税,所有决议皆有村民画押为证。”

    他的声音平稳清晰,不卑不亢,既说明了情况,又抬出了“朝廷恩典”的大帽子,还强调了村民公议、画押为证的要点。

    主簿愣了一下,翻到丁口簿后面果然看到夹着一张公文,公文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一时语塞,看向齐安。

    齐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微微颔首,主簿只得暂时记下这一点,继续往下核对。

    接着是田亩册,劝农使上前问道:“册上登记湿地一千五百三十亩,旱地一百四十亩,共计一千六百七十亩。然据本官所知,之前隐龙坪登记在册的田地是一千八百亩,为何少了百余亩?可是丈量不清,或是有人隐匿田亩?”语气已然严厉起来。

    谢里正的后背冷汗更多了,心里发慌,谢广福再次开口,语气依旧沉稳:

    “大人明鉴,田地均已仔细丈量,绝无隐匿,所缺亩数,实因山地、坡地尚未来得及开垦入册,按朝廷法令,新立村寨,允许开垦荒地以补足额,桃源村已规划周边坡地百余亩,待来年开春便动工开垦,定能补足数额,绝不敢短少朝廷分毫。”

    谢广福巧妙地将“缺口”解释为“待开垦”,合情合理合法,心中却再妈卖批!!!隐龙坪哪里有一千八百亩了?他们量了快十天才量出来一千六百多亩,去哪里给你凭空变出来上百亩田地,这群人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好他之前早就有所规划,不然现在他定然也是抓瞎懵逼。

    谢里正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时候桃源村规划了周边坡地百余亩,待来年开春便动工开垦?这是谢广福现编的?还是他早就心中规划好的?算了算了,先把这一关过了再说吧。

    劝农使追问:“既如此,为何急于挖渠?湿地排水,工程可不小,何不待田地齐备再行动?”

    谢广福从容应答:“大人,农时不等,湿地水深,若不及时排水翻晒,明年春耕便无法进行,将误一季收成。挖渠控水,迫在眉睫,且此举亦可为将来开垦之坡地提供灌溉便利,一举两得。本村水利规划草图在此,请大人御览。”

    说完他竟从怀中取出了一张画得相当专业的水利规划草图,上面渠道路线、坡度、预计工程量一目了然。

    平时谢广福会随身携带桃源村的地图,今日之所以还带了水利规划图,也是因为今天下午村里开会点卯,说得正好是挖渠的事,这才刚好又让他装上了一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不错,请把《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