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来自现代家具的“暴击”

    而此刻,竹楼那边,张林木和张秋笙父子俩,加上主动来帮忙的张图图以及不请自来、死活要蹭技术学的谢三河听到动静赶紧跑来扶着牛车打算帮忙卸货。

    他们五个人经过一整天的奋战,竹楼的收尾工作进度惊人,已经将竹楼那个雅致的竹平台完成了一半多了。

    当他们看到三辆牛车都装得满满当当,尤其是那两辆盖着厚油布、显然承载着“大件”的牛车,几人都露出了惊叹的神色。

    “广福叔,月兰婶子,你们这可真是……大采购啊!”张秋笙帮着拉住牛绳,忍不住感叹。

    “乔迁是大事,该置办的都得置办起来。”

    谢广福笑着跳下车:“来来来,搭把手,先把这些东西搬进去,直接放到屋里相应位置,省得再倒腾。”

    众人开始七手八脚地卸货,最先搬的是那些粮食肉类,一袋袋米面、一筐筐蔬菜、还有用草绳串着的猪肉和活鱼,被陆续搬进一楼规划好的封闭式储藏间。

    接着,就是重头戏——那些盖着油布的“大件”。

    当油布被掀开,露出里面用粗麻布和草绳精心包裹保护的家具时,张林木和张秋笙这两个专业人士的眼睛瞬间就直了。

    “这……这是……”

    张林木抚摸着其中一个长条物件的外包装,即使隔着麻布,也能感受到那沉实厚重的质感和平整无比的表面。

    “是一张超级大桌子!”谢秋芝脆生生的答话。

    当他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件件家具抬进竹楼,拆开保护层时,就连不懂行的谢三河也都能看出这些家具的非同一般。

    那张北美黑胡桃木的长条大桌被安置在一楼茶室中央,它的桌面是一整块巨大的木板,纹理流畅华美如山水画,边缘只做了简单的磨圆处理,光滑温润。

    桌腿是简洁有力的方柱形,与桌面的连接处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榫卯痕迹,仿佛天生一体。

    张林木围着桌子转了好几圈,手指反复摩挲着桌面,眼中全是不可思议:

    “这木料……老夫从未见过如此宽大、纹理如此完美的板料!这得是多老的树才能开出来?还有这打磨……光滑如镜,却又能摸到木头的毛孔,这手艺……神乎其技!”

    张秋笙则被那张巨大的画案书桌吸引,书桌同样用料厚重,桌面极其平整,最让他惊异的是那两个抽拉的抽屉。

    “广福叔,这抽屉……这轨道……”

    他反复推拉着一个抽屉,动作顺滑无声,严丝合缝,“竟如此流畅!毫无滞涩之感!而且你看这接口,几乎看不见缝隙!这是怎么做到的?还有这抽屉的面板,和桌面的纹理竟然能大致对上,这选料和拼料的心思,太绝了!”

    谢秋芝站在一旁听着,有些心虚,这是她打算放在二楼画画用的,桌子外观是看不出什么异样,但是抽屉里面肯定是有现代五金件的支撑的,这是她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古代的抽屉大多简陋,轨道易卡涩,缝隙也大,与现代精密工艺下的抽屉体验天差地别。

    那个顶天立地的开放式书柜也被立了起来,它结构稳定,每一层搁板都厚实平整,层高合理。

    张秋笙注意到书架立柱和横板之间的连接方式,是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极其简洁却异常牢固的金属连接件,只是涂上了和木材同色的油漆,既保证了强度,又极大简化了工艺。

    这是谢文选购的书柜,此时他也觉得很不妙,选的时候又疏漏了这一点。

    “这种连接……既牢固又美观,又比穿榫快和稳!”他喃喃自语,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还有那温莎椅改良版的餐椅,线条优美,符合人体工学,坐着舒适无比。

    以及那些榫卯结构的收纳箱,严丝合缝,开关顺畅。

    张林木父子俩一边搬,一边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漆面……透亮又均匀,像是渗进了木头里,绝不是刷上去的!”

    “这分量……真扎实!都是好料啊!”

    “这设计……看似简单,却处处透着巧思,又好看又实用!”

    “京城的好东西……果然名不虚传!这工艺,咱云槐县怕是再過十年也赶不上!”

    解释不了,完全解释不了,谢家人全体沉默,那些五金件,那些光滑透亮的桌面,是这个时代的工艺所不达不到的制作难度。

    摆烂!

    彻底摆烂!

    沉默!

    彻底沉默!

    谢三河这个门外汉则是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广福叔家这些东西,样样都透着“高级”和“贵气”,跟他平时见的完全不一样。

    谢广福看着他们的反应,保持着尴尬的沉默,心里得意,面上却一派淡然,良久之后才说道:“看着结实就买了,赶紧摆好,地方都空出来了。”

    终于,所有家具都各就各位。

    原本空荡荡的竹楼,瞬间被填充得有了“家”的温度和气息,现代仿古家具的简约大气与竹楼的清雅自然竟意外地和谐,相得益彰。

    张林木、张秋笙甚至谢三河,都忍不住在摆好的家具旁流连,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对着那些超越时代的细节工艺发出阵阵惊叹。

    谢广福可没工夫让他们继续研究,抬头看了看天色道:

    “行了,别瞅了,以后有的是时间看。时间不早了,我得赶紧把牛车给里正叔送回去,还得把租车的费用结了。”

    说着,便招呼谢锋把空了的牛车套好,准备去还车。

    李月兰见家具都摆放整齐,也顾不上理会张秋笙几人的惊奇。

    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收拾”那些采买回来的粮食肉类。她指挥着谢秋芝和谢文,将大部分“采购”的物资,其实悄悄地、分批地搬进了竹楼一楼那个特意隔出来的、带门的储藏间里。

    这个封闭的储藏间,正是谢广福设计的私密“中转站”,以后从空间拿取东西,就在这里进行,遮挡视线,不易察觉,平时则堆放些杂物。

    “收拾”完物资,李月兰立刻又扎进了竹楼边为地火龙新搭建的两个灶台边,开始张罗晚饭。

    家里还有五个帮工在辛苦收尾呢,看这进度,明天再忙一天,差不多就能全部完成了。

    她明天也有的忙了,得去邀请村里几位相处得好的婶子,后天一早过来帮忙张罗乔迁宴的席面。

    谢锋默默搬完最后一个小件,便牵着追风去了溪边,和正在吃草的闪电拴在一起,让两匹马也能做个伴,听到谢广福喊他一起去还牛车,拍了拍追风的马背,这才走过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不错,请把《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