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桃源村青砖房设计图

    她心里再次涌起那股无力感。

    一边是追求多子多福却可能忽略女子个体感受的豪门,一边是连孕育生命的基本条件都难以达成的贫苦百姓。

    女人生娃娃,无论是在富贵之家,还是在贫寒之门,都太不容易了。

    她暗自叹息,更加坚定了自己那“不婚不育保平安”的念头。

    这潭水太深,她还是远远看着就好。

    谢广福才刚把马车和闪电安顿好,喂了草料,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见两个砖厂的员工各自提着两只扑腾着翅膀的活鸡,满脸堆笑地寻上门。

    “广福哥,回来啦!”

    “广福哥,您看这……我家宅基地那边……”

    得,不用说,又是来求新房设计图的。

    如今这在整个桃源村几乎成了惯例——谁家攒够了钱,准备动工建青砖瓦房了,头一件事就是提着点心意,上门来求谢广福画一张设计图。

    村民们实在,知道谢广福不收银子,但又不能让人白忙活,两只鸡既是谢礼,也包含了恳请费心的意味。

    谢广福对此乐见其成,他笑着将人请进堂屋,李月兰也见怪不怪地接过那四只还在咯咯叫的鸡,暂时关在院角的竹编鸡笼里。

    对于那些上门求图的人家,无论他们拿来的是两只鸡、一包新茶、几斤鲜蛋还是一篮子蔬菜,谢广福和李月兰都欣然接受,从不挑剔。

    他们看重的是这份心意和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非礼物的轻重。

    谢秋芝则赶紧溜回自己房间,放下今日的“战利品”,里面还混着沈萱要送给张图图的的礼物,有一对磨喝乐,一串珊瑚手串,自然也有她给张图图带的槐花糕点和两罐槐花蜜,顺带着还给谢小花这个小妮子买了彩色的头绳和一对磨喝乐。

    谢广福对于村民们求设计图这事,非但不觉得麻烦,反而隐隐有些兴奋。

    因为整个桃源村未来的模样,早已在他脑海中有了清晰的蓝图。

    甚至连每一户村民的房子该如何布局,他其实都有一套整体的规划思路。

    只不过,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像谢彪那些已经建了土坯房的就不说了,村里一百三十三户人家,并不可能都会上门找他要设计图,自家在自家的宅基地上无论怎么动土,那也是别人的自由。

    但是尽管如此,谢广福也想努努力,把桃源村的未来尽可能的朝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引导。

    桃源村不可能永远只是个自给自足的小村落。

    凭借清川河的水运之利,凭借日益壮大的砖瓦木炭产业以及村里不断涌现的各种项目,这里迟早要迎接来自四海的商客。

    因此,村民的房子就不能只考虑自家居住的舒适度,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商业潜力和展示价值。

    目前,桃源村已经建成并热热闹闹办了乔迁宴的青砖瓦房有十一户。

    这其中就包括了谢广福自家这栋带竹楼的“示范单位”,谢里正家,木匠张秋笙家,他的徒弟谢三河家,谢铁匠家,以及在“四海奇珍坊”工作的谢大虎、谢冬青、姚远等几户人家。

    这些房子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全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已经求了图纸,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还有十几户人家。

    照这个速度下去,下个月,桃源村至少有二十户青砖瓦房可以同时落成!

    这是一件足以让所有桃源村人扬眉吐气的事情。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村民们在村里的各大工地、砖厂、炭窑组、运输队甚至是奇珍坊里,确确实实挣到银子了!日子有了奔头!

    当然,桃源村挣银子的门路远不止在集体产业里干活。

    像谢铁匠靠着自己的手艺,打制农具、给牛马车站的车辆配铁制部件,收入稳定。

    张秋笙父子承接木工活,尤其是淮月楼的工程,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就连之前有些拧巴、只起了土坯房的猎户谢彪,看到村里发展势头这么好,担心自己变成村里的尾部收入人群,也开始重操旧业,频繁进山打野味,下河捕鱼,拿到县里或直接在村口售卖,贴补家用,听说也攒了不少,至少谢明月肉眼可见的穿了两身的体面衣裙去县里赶集了。

    在桃源村,只要肯干,脑子活络,谁家都不会只靠一个门路挣钱。

    就拿王老五家来说,他们父子四人都在牛马车站上班,虽然辛苦,但每个月下来,刨去开销,稳稳能攒下二三两银子!

    这在这个时代,对于普通农户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存上三个月的工钱,就足够购买建房子所需的第一批青砖了。

    等到真正动工的时候,自家山上的竹子是现成的材料,亲戚朋友互相帮工是免费的劳力,实在周转不开,凭着好名声和人缘还能借到点银子,最后还能找谢里正从村公账里赊欠一部分……

    只要不是懒汉,在如今的桃源村,要不了多久,家家户户都能盖得起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

    青砖瓦房一多,村落的面貌自然要大变样,这就更需要统一的规划和引导。

    谢广福目前给所有上门求助的人家设计的户型,基本都遵循着一个核心原则——“前院—住宅—后院”的“目”字型格局。

    当然,大格局是“目”字,细节上却是千变万化,完全是根据每家每户的宅基地形状、地理方位、采光通风条件以及家庭人口构成来 “私人定制” 的。

    这么设计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整个桃源村房子外围是统一风格的,且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功能齐全的后花园院子。

    后院可以用来种菜自给,晾晒衣物,搭建独立的厨房、柴房和卫生设施,或者根据家庭需要改造成手工作坊、储存空间等,极大地提升了生活的便利性和私密性。

    中间的部分是人居住的主体房屋,谢广福在最初的方案沟通中,几乎都会引导性地、潜移默化地给出一个带有阁楼或直接设计成两层的方案。

    他会根据每家的居住需求来规划不同的内部格局和层高。

    有些观念传统或者人口简单的人家,对多层结构接受度不高,谢广福便会尊重他们的意愿,设计成舒适实用的一层平房。

    而更多见识过谢广福家竹楼妙处、或者对他无比信任的人家,看到图纸上那比平房气派不少的两层阁楼样式,往往都会欣喜地接受。

    而前院的设计更是谢广福规划中的点睛之笔。(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不错,请把《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逃荒有空间,全家魂穿古代搞事业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