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愿做这沉默的守望者

    七月十一日·夜阑

    她离开时的背影,难过又决绝,嵌在记忆里。

    应允她冷静,是我此刻唯一能给的尊重。

    泊月公馆的寂静前所未有,竟有些扰人。批阅文件时,耳边总似有若无萦绕着她那句带着哭腔的“可是周先生,我们没有在一起过……”

    兀自失笑。这姑娘眼泪还没擦干,却能极其理性地直指核心,打得我措手不及。

    也好,这份纯然的心性与韧性,总能护着她自己。

    七月十二日·微雨

    母亲处已安排妥当。西山清净之地,望其真能静心反躬。

    权力应有其不可逾越的边界,亲人亦然。此事无关身份,无关原因,关乎对错,关乎原则,关乎秩序。

    深夜独处时,思维格外清晰。

    理解她提出冷静的缘由。她那般敏锐,或许是感知到了环绕着我的世界,那种无形却密集的重压与规则。

    她不愿懵懂卷入,不愿感情沦为某种附属或者筹码,更不愿让它建立在我的愧疚补偿之上。

    这份清醒与自持,我欣赏,亦生出难以名状的心疼。

    她本可以更轻盈些,不必如此早地体察到这份沉重。

    往后与她的相处。

    周聿深应当反复反思。

    七月十三日·风雨欲来

    整日会议,防汛形势吃紧。

    声音必须比雨声更沉,决策需比水流更快。

    听汇报时走神一瞬,想起她似乎总忘记带伞。青林县调研那回,分手那回。

    记得在梧桐里,她一路小跑取回了那两把伞,脸颊泛红,微微喘息:“周书记,您的伞……不小心攒了两把……”

    傻姑娘,哪里是你不小心呢。

    分明是我动了私心,留下了私心。

    晚间收到秘书呈送的督导小组简报,瞥见执笔栏她的名字。报告写的极其漂亮,问题抓得精准,建议犀利,是与她近期的错误之处绝不相符的缜密逻辑和扎实功底。

    逐字看完,心下稍安。

    于公于私,她总能做得很好。

    只是……

    不知今日督导小组外勤是否周全?

    七月十五日·暴雨如注

    听闻督导组连日高负荷运转,灯火常明至深夜。

    思索片刻,安排下去,以办公厅名义为所有一线小组补充一批防水装备与保暖物资。覆盖所有,务必不落痕迹。

    外公曾说她先天体弱,气血两虚,畏寒怕冷。窗外雨这么大,私心希望她没在外面跑,但我深知,以她的性格,绝不会逃避艰苦,敷衍了事。

    也罢,只希望那些物资能送到她手上。

    虽无法代替辛苦,但愿能驱散些寒意。

    瘦了,总归不好。

    七月十七日·会议室

    数日来,首次隔空相见。

    她立于人群之中,汇报时条理分明,声音平稳,姿态不卑不亢。虽偶尔会为了维持人设,故意说错两个数据,但我仍不忍心训斥。

    旁人也许不知,可我无法忽视。

    那并非是浮于表面的漂亮文章,而是真正沉下去做事的人才能写出的东西,她委屈自己,将所有的优秀都藏了起来。

    我怎么舍得再开口伤她。

    没办法,只能将整场会议的批评都稍稍收敛几分。

    别让那个聪明的小姑娘瞧出了“例外”

    这是她不可触及的底线。

    同她对话的时候,思念与心疼甚至覆盖了窗外的雨声。我只能听得见她的声音,感受到她强撑的平静。

    我知道,她在想我。

    那一刻的情绪差点不受控制。

    只好强令自己将视线移向材料或他人,恪守承诺。

    在全场低头记录议案要点时的那片寂静里,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回她身上,贪婪地看了几秒。

    侧脸的线条比记忆中更加清晰,睫羽低垂,苍白的脸颊泄露着倦意。

    较几日之前,确实清减了不少。

    小姑娘为什么不好好照顾自己?

    心脏泛起一阵阵尖锐的酸软。

    但克制,是对她意愿最郑重的承诺。

    七月十八日·暴雨未歇

    繁杂公务暂歇。独坐书房,重拾起烟雾缭绕。

    窗外雨声淅沥,竟成了此刻唯一存在的声响。

    昨日会场那短暂却深刻的对视,在脑中反复记起。她身上有种沉静的韧性,越是置身于复杂与压力之下,越是能剥离出核心,发出自己不容忽视的光芒。

    她就像一块经过时光与世事打磨的美玉。

    温润之下自有其坚不可摧的硬度。

    心疼有之,但更多的,是一种难以向外人言喻的……深沉的骄傲与确信。

    贺筠来送“自画像”时曾担忧提起:“周先生,恕我直言,她固然优秀,但所处的世界与你截然不同。这份差距所带来的压力和非议,她真的准备好了吗?”

    “贺筠,你混淆了‘世界’与‘位置’,她的世界在何处,与谁并肩,由她自己定义。”

    “她无需踏入到谁的世界,她的世界自有其恢弘景象。”

    时至今日,这个回答仍未改变。

    我看中的人,从来不凡,也无需依附任何的光芒。

    或许这段她所要求的静默期,反而是让她自身光芒得以毫无遮挡、尽情释放的最佳距离。

    我愿做这沉默的守望者。

    七月十九日·礼物

    窗外雨声渐密,敲打在玻璃上,衬得书房愈发空寂。

    礼物一事,萦绕心头许久。

    既允她冷静,任何直接的联系都显唐突,恐增其扰。

    然念及此日于她的意义,终觉不能毫无表示。分寸如何拿捏,颇费思量。

    花束定下粉荔枝与白雪山,整体色调温柔静谧,望能悦其目,慰其心。

    蛋糕样式几经推敲。

    最终绘出了“山海遇潮汐”之景。

    黛色岛屿,蔚蓝微波,潮汐于临界处温柔漫溢,又悄然退守。不越界,却又昭示存在。此中隐喻,唯她能解。

    她工作繁重,常需笔墨。钢笔之选,应比华而不实的饰物更得她心。愿此物能常伴其侧,略尽实用之谊。

    所有安排,皆未附言。

    告知而非打扰,记得而非索求。

    她会明白:我知,我在,尊重,等待。

    冷静阶段示予关切的方式,是否过于隐晦乃至沉重?是否又下意识以自身认为的“好”施加于她?

    此问,需常存于心,时时自省。

    ……

    自省终是徒劳。

    见她的渴望,拥抱的冲动,亲口道一声“生日快乐”的念头,在酒后彻底变得汹涌起来,反复拍打着理智的岸线。

    见一面吧。

    我好想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潮汐界限不错,请把《潮汐界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潮汐界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