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集大成的大一统

    在和嬴政聊了一些其他事情之后,许青便离开了章台宫,在内侍的带领下朝着博士宫而去。

    穿过几个甬道之后,许青便来到了博士宫门外,然而不等他靠近,便听到了里面传来的争吵声。

    “大良造勿怪,自从大王设立博士宫后,这些博士便成天在宫内争吵,最初宫内之人路过也会感到惊讶和意外,但时间长了后,便也习惯了。”

    内侍对着许青微微拱手,开口解释道。

    许青透过大门看了一眼里面的情况,宽广的庭院之中数十个士人整齐有序的分裂成了好几个团体,这些士人或口若悬河,或针锋相对,指着其他派系士人的鼻子怒斥着。

    “就知道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不会让人省心。”

    看着博士宫内的情况,许青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吐槽道。

    百家门派天各一方还能长途跋涉,跑到对方门派驻地上门辩论呢,如今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有当众打起来也算是好的了。

    “前两天的时候,听说他们还有人打起来了。”内侍小声的嘀咕道。

    许青闻言满头黑线,当他先前的话没说,本来他以为公羊地能够暂时震住场子,让这些人闹腾不起来,不过看来他还是想多了。

    公羊儒虽然声名在外,但百家之中能够传承到现在的门派能有几个没有底蕴的?谁家还没有出过几个大才呢?

    “看来得尽快将荀夫子弄到秦国来了。”

    许青看着指着鼻子相互对骂起来的两人,心中想道。

    要说大秦学宫成立之后,谁能够震住场子,似乎也就只有荀子了,毕竟在天人极境之中他在学术造诣上是最高的,而百家之中精通学术的大佬之中他也是最能打的那个。

    “你回去吧,我自己进去即可。”许青说道。

    “诺。”

    内侍行了一礼后,便拱手告退。

    许青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后便径直走入博士宫内,正在激情辩论的士人们也注意到了许青的到来,于是纷纷停下看向了许青。

    “大良造。”

    原本还针锋相对的数十士人齐齐对着许青行礼道。

    见到众人如此,许青有些受宠若惊,但还是恭敬的还礼道

    “见过诸位,来到咸阳之后可还习惯吗?”

    “有劳大良造挂念,我等一切都好,大王恩待我等,让我等受宠若惊。”

    站在最外面的那人看向许青的目光带着几分激动和崇拜,脸带笑容的说道。

    其余人士人看向许青的目光也基本都是如此,眼中闪烁着崇拜之色,心中对许青是满满的感激。

    在秦国、道家天宗、公羊儒以及医家等百家的运作下,作为士人楷模、臣子标杆的许青,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这些士人当成了忠贞之臣的代表,可与说出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豫让相比了。

    而且他们之中不少人的门派都已经衰落,空有学识而无未来,也正是因为许青礼贤下士邀请他们入秦,这才让他们重新燃起了门派振兴的希望。

    先前他们对秦国有偏见,宁愿饿死门派断绝也不愿入秦,但来到咸阳之后,他们发现自己当初实在是不知好歹了。

    “诸位习惯就好,我来找公羊地老先生,诸位可以继续。”许青笑着说道。

    众人也没有再纠缠许青,而是让开了道路。

    许青穿过人群之后,便朝着公羊地所在的殿宇而去,而等到许青走了之后,原本还谦和的士人们又再度变脸,一个个怒目看着对方,撸起袖子便开始辩论了起来。

    “砰砰~”

    敲了敲门后,许青便推开了殿门走入了殿内,入眼的便是大量的书籍堆在殿中央,十几个公羊儒的弟子扶在桌案前,一手翻着各种典籍,一手在竹简上写字。

    而公羊地则是坐在首位也写着什么,其身旁一名格外白胖的青年一手拿着糕点,一手拿着竹简,半躺在坐席上看着书。

    许青看着那个白胖子,眼中闪过一抹莫名的光彩,似乎是在想着对方的身份。

    “大良造来了,快请进来。”

    公羊地也注意到了许青,连忙起身,笑着说道。

    其余公羊儒弟子也回神要起身行礼,但许青直接压了压手,开口说道

    “诸位无需多礼,私下里我们师兄弟之间用不上这些虚礼,你们继续忙着。”

    “是。”

    十几个弟子又再度坐下,继续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

    公羊地身旁的白胖子也好奇的看了一眼许青,脸上带着探究的意思,对着许青拱手行了一礼后,便又继续看起了书来。

    “大良造,我们去内室说话吧。”公羊地说道。

    “老先生,请。”许青点头说道。

    公羊地带着许青走到了内室之中,二人坐在窗前的桌案前,温柔和煦的阳光洒下,让人感到一阵暖洋洋的。

    “关中的确要比齐国严寒一些,前几日连天阴郁更是让人感到寒意,今天这天气当真是不错啊。”

    公羊地边说着,边给许青倒了一杯茶水。

    “关中天气的确如此,等到冬季再加上寒风会更加阴冷一些,不过这两年秦国的气候倒也平静,不会出现什么雪灾冻灾之类的事情。”

    道谢之后,许青随口回了一句后,便继续问道

    “大殿内的那些弟子在做什么?抄录经典吗?”

    “大王已经下令要以秦国之力帮我公羊儒著书,这些弟子便是在参考秦国藏书楼中的经典和史料,从而将我公羊儒家传的公羊春秋编写出来。”公羊地说道。

    得知公羊儒开始著书,许青一怔,随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继续问道

    “著书?那老先生可想好了这本公羊春秋的脉络和大纲了吗?”

    “脉络便是以春秋史料为主,通过问答阐释,以微言大义来解释我公羊儒的主张,其中以”

    公羊地也没有藏私,开始给许青讲解公羊儒准备如何著书,很早之前公羊儒便有了著书的想法,只是单靠公羊儒一家之力根本无法完成,所以迟迟没有开始。

    如今有了秦国的帮助,他们便将之前的设想全部落实了下来。

    听着公羊地的解释,许青连连点头,等到对方说完之后,看着对方说道

    “老先生,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公羊地先是一愣,随后便点头说道

    “大良造有什么话直言,若是没有您我公羊儒目前还蜷缩在齐国,您在我公羊儒之中可畅所欲言。”

    “公羊儒著书的确有利于公羊儒今后的传承,但您所说的大一统、尊王攘夷等诸多政治理念之中,我认为可以将其余的先放下,着重先完成大一统的理论。”许青沉声说道。

    “大一统?这是大王的要求吗?”

    公羊地沉默片刻之后,疑惑的问道。

    来到秦国之后,公羊地日日都能够和嬴政见面,为其阐述公羊儒的学问,而其中嬴政最为上心的便是大一统以及三世之说。

    在了解嬴政和秦国的目标之后,公羊地也明白了嬴政为何对这两个观念如此上心了,因为秦国的目标就是要东出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嬴政要做的便是那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的君王。

    见公羊地疑惑,许青神色变得认真了起来,严肃的说道

    “这不是大王的要求,而是我的要求。我说的大一统并不是公羊儒现在单纯主张的改制,拨乱反正,为后王立法。而是一个囊括思想、制度、社会、文化.等等多方面的集大成。”

    公羊地哪怕已经年过古稀之年,心境早已达到了波澜不惊的境界,但还是被许青的设想所震惊到了,面露惊讶之色。

    “这这.”

    公羊地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不断打量着许青,眼中满是惊讶和好奇。

    他很难想象许青这样年不过二十的年轻人,是怎么能够想到如此宏大的设想的,哪怕是世代传承大一统理念的公羊儒,也只是想到了改制这一点。

    一时间,公羊地开始自我怀疑了起来,他怀疑是不是许青当初启蒙的那个老师真的是公羊家的弟子,所以才能够想到如此深远。

    “我知道要想完成这样的集大成之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提供给公羊儒足够的人和物,也不一定能够完成,但秦国的未来很需要这样一本以公羊儒学问为基础的大一统理论。”许青说道。

    “大良造,不是老夫想要拒绝,而是我公羊儒之中根本没有人能够完成您的设想,细数公羊儒历代弟子,恐怕只有老祖才能理解您的想法。”公羊地苦笑着说道。

    是他不想要完成这样的旷世之作吗?并不是,而是他明白公羊儒之中没有人有能力去完成,毕竟有些学问并不是你读书就能读出来的,而是需要看你的天资,看你能否以前人的学问为启发,进行发展壮大。

    公羊地认为就目前的公羊儒,能够将公羊儒的学问著书成功便已经足够了,至于发展壮大,那只能靠后人了。

    公羊地的拒绝在许青意料之中,毕竟公羊春秋真正出现的时间是汉朝,出自那位有着经天纬地之才的胡毋生、董仲舒,尤其是董仲舒将公羊儒改造之后,将其一举推成了当世显学。

    公羊春秋的经义,更是贯穿了两汉四百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人在秦时,趋吉避凶不错,请把《人在秦时,趋吉避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人在秦时,趋吉避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