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完广告承制合同,时间已近中午。
王盛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主动邀请道:“胡主任,忙了一上午,赏光一起吃个便饭?正好也快到饭点了。”
胡刚心情似乎也因项目落地而松快了些,略一沉吟便点头应允:“成啊,那就让王总破费了。我知道附近有家做家常菜的,味道还成,环境也清净。”
“听您安排。”
王盛从善如流。
一旁的唐律师见状,识趣地表示约了客户,提前告辞。
王盛与他握手道谢,约定下次再合作。
李婷婷则依旧提着公文包,安静地跟在王盛身后,努力扮演好助理的角色。
……
出了电视台,三人步行至餐馆,要了个小包间。
点完菜,趁着等菜的功夫,胡刚抿了口茶,状似无意地提起:“说起来,王总你们公司现在业务铺得开,对各种设备的需求量不小吧?”
王盛:“是啊,特别是中低端业务量起来后,对可靠耐用的设备需求很大。胡主任有什么指教?”
“指教谈不上。”胡刚摆摆手,“就是我们台里啊,过段时间打算给一线采访的记者队伍更换一批新设备。”
他顿了顿,压低了些声音:“淘汰下来一批老的Hi8摄像机,大概二十多台吧。91年产的,索尼的机子,质量当年是顶好的,用了五年,保养得都还行。
我寻思着,你们搞婚庆录像,尤其是中低端的业务,这Hi8的画质怎么也比VHS强不少,正好用得上。就不知道王总感不感兴趣?”
王盛心里立刻盘算开来。
Hi8在90年代前期确实是业务级里的好设备,画质优于VHS和普通8mm,但比Betacam SP又差一截,去年又出了比Betacam SP差一截的MiniDV,Hi8也就成了中端货。
另外,用了五年,折旧程度和实际性能需要仔细查验。
更重要的是——价格。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气,笑道:“胡主任您这可真是,我刚从您这儿赚了五万块,钱还没到口袋呢……”
胡刚哈哈一笑:“生意嘛,有进有出,流动起来才是活水。你们业务扩张,设备也得跟上不是?这批机子,台里肯定是要处理的,卖给谁不是卖?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您说的是。”王盛点头:“就是不知道这批设备具体是什么型号?损耗情况如何?最关键的是,台里打算作价多少?”
“具体型号我得回去查查清单。损耗嘛,肯定有,但都是正常使用磨损,大毛病应该没有,不然记者们早闹翻天了。”胡刚斟酌着说,“价格嘛,这事归台里采购和后勤部门管,我还真不好直接报价。这样,我回头帮你问问,尽量争取个优惠价。怎么样?”
王盛心里明镜似的,胡刚这既是卖个好,可能也存着帮台里处理废旧资产顺便再拉近点关系的心思。
他道:“真是太感谢胡主任了。麻烦您先帮忙问问具体情况和价格,只要价格合适,设备状况如您所说,我们盛影还是很感兴趣的。”
“成,包在我身上。”胡刚爽快答应。
这时,菜陆续上来了。
几人边吃边聊,气氛融洽了不少。
王盛顺势又问起相亲节目的进展:“胡主任,咱们那个相亲节目的策划案,台里编委会讨论得怎么样了?最近有消息吗?”
胡刚夹了一筷子菜,微微皱眉:“别提了,程序走着呢,但没那么快。主要是你这节目形式太新,跟台里现有的《今晚我们相识》定位有重叠,但玩法完全不同。那边栏目组的人有点意见,觉得是抢饭碗。
再加上编委会里几个老同志,思想保守,觉得你这灭灯留灯、权利反转什么的,火药味太浓,不够温情,怕影响不好。还在扯皮呢。”
他叹了口气:“最快估计也得月底才能有个初步结论。还得看广告招商这边能不能给他们点压力。你这边‘百花皮鞋’的广告要是拍好了,效果爆了,我说话也能更硬气点。”
王盛表示理解:“那就多劳胡主任费心周旋了。需要这边配合的,您随时开口。”
“好说,好说。”
……
饭后,王盛让李婷婷结了账,与胡刚道别,打车回了北影厂。
下午稍作休息,王盛便来到了北影厂演员剧团。
如今的北影厂演员剧团,早已不复八十年代的星光熠熠。
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有名气的演员纷纷外出走穴、拍电视剧,追求更高的收入和曝光度,留在剧团里的,多是些名气不大、或是在当下市场审美中不算吃香的演员,守着厂里的基本工资,排演一些话剧,或者等待不知何时才会轮到的拍片机会。
接待他的是演员剧团副团长黄小雷。
黄小雷是75年进厂的老演员,比王盛父亲王保国还早一年,资历颇深,但本人名气一直不温不火。
他对王盛这位近期在厂里风头正劲的‘老总’很是客气。
“王总,稀客稀客!早就听说你们盛影传媒搞得红红火火,真是给咱们北影厂长脸啊!”黄小雷热情地将王盛引进办公室。
“黄团长您太客气了,叫我小王就行。”王盛笑着寒暄:“我们这都是小打小闹,混口饭吃,比不了剧团老师们搞的都是真正的艺术。”
“哎,话不能这么说,现在市场为王,能闯出来就是本事。”黄小雷摆摆手,切入正题:“听说王总这次来,是想为广告片选演员?”
“对。”王盛点头,将“百花皮鞋”广告需要的角色——质朴的农村父亲和奋斗向上的儿子——的要求简单说了一下。
黄小雷听得很认真,略一思索,便从文件柜里拿出几份演员档案:“符合您要求的,剧团里还真有几位。我觉着这两个可能比较合适……”
他推荐了一位四十多岁、面相憨厚朴实的中年男演员,和一位二十七八岁、看起来稳重踏实、略带书卷气的青年男演员。
恰好两人今天都在剧团排练。
黄小雷让人把他们叫来。
王盛简单看了看他们的资料,又让他们即兴表演了一小段符合角色设定的片段。
中年演员演活了农村父亲那份沉默的关爱与期盼,青年演员也演出了儿子努力工作渴望成功的劲儿。
虽然名气不大,但演技扎实,形象也贴合。
王盛比较满意,当场拍板:“就这两位老师吧。片酬方面,每人一千元,税后。拍摄时间大概需要两天,您看如何?”
这个片酬在96年对于非知名演员来说,算是公道的市场价格。
两位演员闻言,脸上都露出喜色,显然对这个机会和报酬很满意。
黄小雷作为剧团领导,自然也高兴手下演员有外快可赚,剧团也能有收入。
他笑道:“没问题!王总爽快!按厂里和剧团的规定,演员外出承接业务,剧团需要抽取百分之五十的管理费。这个……”
“理解,规矩我懂。”
王盛点头,示意李婷婷回去准备合同:“那就这么定了。麻烦黄团长安排一下,签个简单的演出合同。拍摄时间确定后,我会提前通知两位老师。”
“好好好!绝对配合王总的工作!”黄小雷连连答应。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