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指鹿为马

    清晨的阳光透过顶层公寓厚重的防弹玻璃,在卧室光滑的大理石地板上切割出锐利的光斑。

    王盛在一种混合着高级香水与女性特有体香的暧昧气息中醒来。

    臂弯里,金喜善像一只温顺的猫咪蜷缩着,长发散落在他的胸膛,睡得正沉。

    她完美的侧颜在晨光中如同精细雕琢的艺术品,只是眼睑下淡淡的青黑,隐约透露出昨夜的疲惫。

    王盛轻轻挪开她的手臂,动作利落地下床,没有惊动她。

    冲了个冷水澡,冰冷的水流刺激着皮肤,迅速驱散了最后一丝慵懒。

    他看着镜中的自己,眼神清澈,不见丝毫迷醉。

    美人固然是稀缺资源,但事业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他权力和影响力的源泉。

    换上一身低调但剪裁精良的深色休闲装,王盛看了一眼仍在熟睡中的金喜善,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径直离开了公寓。

    司机早已在楼下等候,黑色的轿车无声地汇入早高峰的车流,目的地——北电。

    今天是《我的野蛮女友》校园戏份的拍摄日,外景地就设在北电。

    车子驶入北电,能明显感觉到气氛的不同。

    虽然早有校方协调清场,但仍有不少学生聚集在警戒线外,兴奋地朝着剧组方向张望。

    当王盛下车时,隐约能听到压抑的惊呼和“王盛师兄”的低语。

    上午的拍摄集中在教学楼和林荫道,剧情是男女主角初遇和早期互动的戏份。

    范小胖将那种“野蛮”外壳下的单纯和娇憨演绎得愈发纯熟,与邓朝那种“受气包”式的真诚形成了良好的喜剧化学反应。

    临近中午,上午的拍摄任务顺利完成。

    剧组人员开始放饭、休息。

    王盛刚在自己的临时休息室里坐下,喝了口水,门就被敲响了。

    进来的是掌门大人刘国碘。

    他年约五旬,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中式立领外套,脸上带着亲切而不失威严的笑容。

    “王盛同学,回学校拍戏,怎么也不提前跟我打声招呼,我好安排一下。”

    王盛起身相迎,与他握了握手,语气带着适当的尊重:“院长,您日理万机,这点小事哪敢叨扰。剧组也是借贵宝地一用,尽量不打扰教学秩序。”

    “什么叨扰!你就是我们北电的骄傲,在学校拍戏,就是回家!”刘国碘佯装不悦,随即拍了拍王盛的肩膀,示意他一起到旁边的沙发坐下,“怎么样?拍摄还顺利吗?有什么需要学校配合的,尽管提。”

    “一切顺利,北电的学子们素质很高,来做群演都很专业。”王盛客气道。

    寒暄几句后,刘国碘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

    “王盛同学,今天过来,是有两件重要的事,想跟商量商量。”

    “院长,您请说。”王盛做出倾听的姿态,心中已大致有数。

    “第一件事,是关于你个人的学业和发展。”刘国碘语气诚恳,“你是97年入学的,这眼看就要到2001年了,本科阶段即将结束。有没有考虑过继续深造?读个研究生?”

    王盛闻言,脸上适当地露出一丝“为难”:“刘院长,不瞒您说,我这几年……在学校待的时间,满打满算可能都不到三个月。大部分课程都是老师们高抬贵手,考试……也是侥幸过关。这要是再读研,恐怕会引起非议,说我们北电搞特殊化,对学校声誉不好。”

    “哎!这话说的不对!”刘国碘立刻摆手,语气斩钉截铁:“什么叫特殊化?你这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你对学校、对中国电影事业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他掰着手指头数:“你看,别的不说,光是咱们学校97届、98届、99届三届毕业生,就有接近90%进入了盛影传媒工作!

    这解决了多大的就业压力?为我们北电的毕业生提供了多好的实践和发展平台?你这是用实际行动反哺母校,支持中国电影教育!

    同学们私下里都称你为‘大师兄’,对你感激、爱戴还来不及,怎么会有非议?”

    刘国碘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带着推心置腹的意味:“至于学业成绩,你放心。你的情况学校了解,重心在实践创作嘛!

    相关的理论课程、论文,自然有导师……帮你把关。你成绩优异,保送本校研究生,合情合理,完全符合程序!”

    他看着王盛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补充道:“而且,王盛啊,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有些身份,有些平台,有了‘学生’这个标签,会方便很多。

    比如……下届人大,2003年。每个界别的名额都有限,竞争激烈。但‘青年学生代表’这个名额,如果你明年本科毕业,失去了学生身份,再去争,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京城卧虎藏龙,你也知道。可只要你还是北电的在读研究生,那么这个‘青年学生代表’,你就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这番话已经说得非常直白。

    王盛心中了然,这是学校,或者说刘国碘代表的某一方势力,在向他递出橄榄枝,进行一种利益捆绑和未来投资。

    用一个研究生名额和一个潜在的、级别不低的特殊身份,将他更紧密地与北电,与体制内绑定。

    他沉吟片刻,脸上露出“勉为其难”的表情:“既然刘院长和学校这么看重,我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只是……以后恐怕还是要经常请假,忙于公司事务。”

    “没问题!产学研结合嘛!你的实践就是最好的学习!”

    刘国碘见王盛松口,脸上笑容更盛:“具体手续,我会让研究生院和你的导师处理好,你安心忙你的事业就好。”

    第一件事敲定。

    刘国碘心情大好,接着说第二件事:“这第二件事,是关于咱们学校学科建设的大事。今年,经过上级批准,我们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正式成立了!”

    说到此事,刘国碘语气中带着自豪与期待。

    王盛眼神微动,立刻意识到了此事的分量。

    北电动画学院的成立,绝非简单新增一个二级学院。在2000年这个时间点,这意味着国家战略的体现:

    标志着动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和艺术形式,其人才培养被提升到了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正式规划层面。这背后,有着发展本土文化产业、应对加入WTO后可能加剧的文化竞争、以及通过动画载体向青少年传递价值观的深层考量。

    意味着产业升级的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动画和特效在全球影视产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中国电影要想不落后于时代,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和技术储备。北电动画学院的成立,正是为了填补这一高端人才培养的空白。

    意味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将原来可能分散在美术系、导演系等相关专业的动画教学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旨在打造中国动画的“黄埔军校”。

    “这是好事啊。”

    王盛由衷赞道,“动画和特效是未来影视工业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盛影之前做的《虹猫蓝兔三千问》,虽然只是科普动画,但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培养了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目前被我派去港岛了,参与《功夫足球》的特效制作。

    那部片子,对特效的要求很高,算是一次前沿探索。”

    刘国碘微微颔首:“我听说了。他们能参与进去,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这也是产学研结合的优秀案例啊!”

    他顺势将话题引向更深层:“王盛,你对未来中国电影特效的发展,怎么看?我们北电新成立的动画学院,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对接上,该怎么配合?”

    这是一个关乎未来格局的议题。

    王盛坐直了身体,稍作思忖:“刘院长,我认为,中国电影特效的未来,绝不能走闭门造车的路子。”

    王盛语气沉稳,观点清晰,“必须与国际前沿技术接轨,但同时,要扎根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和市场需求。”

    他具体阐述道:

    “首先,在人才培养上。动画学院不能只教艺术,更要注重技术。要开设先进的CG制作、动力学模拟、渲染技术等课程。

    师资方面,可以一方面引进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的专家,另一方面,也要邀请像我们盛影这样的一线制作公司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艺术家来担任客座教授,分享最鲜活的案例和经验。”

    “其次,在科研合作上。学院可以设立联合实验室。

    比如,我们盛影可以提供一些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学院的研究课题,甚至提供部分研发经费。

    研究成果,双方共享。这样既能解决产业的实际问题,又能提升学院的科研水平。”

    “再者,在实践平台上。北电动画学院的学生,从大二、大三开始,就可以通过实习、项目制课程等方式,进入盛影的相关项目组。

    我们目前不仅有动画项目,更有像《功夫足球》这样需要大量特效的真人电影。学生们可以在真实的工业流程中锻炼成长,毕业即能上手。而我们公司,也能获得稳定、优质的人才输送。”

    王盛最后总结道:“总而言之,我的想法是,构建一个‘北电培养(理论+基础)—盛影实践(项目+技术)—反哺教学(经验+案例)’的闭环。

    让动画学院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更是一个与中国电影特效工业共同成长、甚至引领工业发展的研发中心和人才摇篮。”

    全都是钱啊……

    刘国碘只能郑重的握住王盛的手道:“王盛同学,这些都需要您的支持。”

    王盛笑笑:“义不容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不错,请把《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