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航向

    2001年1月15日,星期一。

    京城的天空是冬日里特有的铅灰色,干燥的冷风沿着高楼间的缝隙穿梭。

    位于东三环的京信大厦在晨曦中矗立。

    上午八点五十分,占据了整个九楼办公区的盛影传媒有限公司,已然是一派紧张有序的景象。

    走廊里脚步声匆匆,抱着文件的身影在各办公室间穿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常的、混合着期待与肃穆的气氛。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位于走廊尽头的那间大门紧闭的大型会议室。

    今天,在这里将召开盛影传媒2000年年度总结暨2001年工作规划会议。

    八点五十五分,参会人员开始陆续入场。

    会议室内,椭圆形的长条会议桌光可鉴人。

    每个座位前都摆放着统一的文件夹、笔记本和一瓶矿泉水。

    投影幕布已经降下,调试好的投影仪发出微弱的光晕。

    会议记录员——总经办的两位年轻干练的女性职员,已经坐在了侧后方负责记录的座位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

    首先进来的是资金财务部总监陈玉,她今天穿了一套深灰色的职业套装,显得格外利落。

    她身后跟着资金财务部的几位副总监和核心骨干,其中包括从京城财政局退休返聘的副局长,老爷子精神矍铄,与陈玉低声交谈着几个数据。

    资金财务部汇聚了不少从京城高校、京城衙门借来的人手,很稳。

    紧接着,人力资源部总监庞国威也带着副手走了进来。

    庞国威自盛影传媒组建人事部之后,便一直担任这个职位。

    庞国威在人事系统工作多年,面容和善却自带威严,他微笑着与先到的人点头致意,然后在自己位置上坐下,习惯性地整理了一下面前的名牌。

    人事与财务,是王盛牢牢掌控公司的两大基石,这两位总监的位置也因而显得尤为关键。

    随后,各业务板块的负责人纷至沓来。

    院线级电影事业部总监郭亮,原北影厂生产部门的干将,此刻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又难掩兴奋,电影《假结婚》的前期筹备、制片管理主要由他的部门负责,破亿的成绩有他一份沉甸甸的功劳。

    电视电影事业部总监苏阳,相对年轻些,但眼神中充满干劲,电视电影依然是公司稳定的现金流来源和人才练兵场。

    婚礼电影事业部总监陈良,是和盛影劳务常务副总赵兵(小兵)一块来的。

    他们与相熟的陈玉等人用力地握了握手,安静地坐到了自己位置上。

    婚礼电影事业部是刚组建的新部门,私人订制、金禧典藏、影像记忆三项业务,全都划归到了这个部门。

    将金禧典藏和影像记忆业务推向全国,是陈良履新后的首要重任。

    院线电影宣发事业部总监杨华涛,原是北影厂发行科首任科长,这位发行界的老前辈,在北影体系内德高望重。

    他缓步走入,步伐沉稳,不时与起身问候的年轻人们点头回应。

    宣发事业部里那些北电管理系的“娃娃兵”们,对这位老科长是既敬且畏。

    他的副手,一位北电96届管理系的年轻骨干,紧跟在他身后,手里抱着厚厚的宣发数据报告。

    公共关系部总监王志,穿着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风度翩翩。

    他进入会议室后,先与杨华涛打了声招呼,然后便与相熟的管理系师弟师妹们低声谈笑,显得游刃有余。

    他是盛影系内部“北电管理派”的一面旗帜。

    有点家世背景,但不多,其父亲原是京城一位副厅级干部,前些年去地方任职了。

    影视衍生品事业部总监高卢,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学者或官员。

    他与借调自其他衙门的同僚低声交谈着。

    信息技术部总监江长河是最后几位进来的负责人之一,他穿着休闲夹克,与周围西装革履的氛围略有些格格不入,但眼神中闪烁着技术精英特有的专注。

    他的部门是去年新设立的,主要为公司内部的互联网化办公提供技术支持。

    接着是子公司的代表进场:光线传媒的两位核心——电视内容事业部总监王长钿和执掌艺人经纪与电视长剧事业部的蔡怡浓联袂而至。

    王长钿务实沉稳,蔡怡浓精明干练,他们代表着盛影系在电视内容领域的扩张。

    盛世影院管理公司的常务副总赵诚,从中影借调而来,负责具体执行院线影城的运营管理。

    他进来后,先与郭亮、杨华涛等与院线业务密切相关的负责人寒暄了几句,讨论着公司春节档要上映的电影。

    最后,盛影传媒艺人经纪部兼总经办总监、公司副总李婷婷快步走入。

    她今天身兼数职,既是参会者,也是会议的重要组织者。

    她迅速扫视了一圈会场,与会议记录员确认了一下设备,然后走到紧邻主位的位置坐下,低声与旁边的陈玉确认着某个流程。

    九点整,会议室的大门再次被推开。

    所有人的交谈声瞬间停止,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王盛走了进来。

    他穿着一件深色的高领毛衣,外罩一件休闲款的黑色西服,没有打领带,手中只拿着一个普通的皮质笔记本和一支笔,步伐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气场。

    “王总!”众人纷纷起身问候。

    “都坐。”王盛摆了摆手,声音平和却自带力量。

    他走到主位坐下,将笔记本放在桌上,目光环视全场,与每一位核心骨干的眼神都有瞬间的接触。

    “人到齐了?那就开始吧。”他看了一眼李婷婷。

    李婷婷立刻点头,示意会议记录员准备。

    “各位同事,上午好。”王盛开口,没有多余的寒暄,“今天是盛影传媒2000年年度总结会,也是新一年工作的启动会。2000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新的挑战。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关键是未来我们怎么走。今天的会议,就是要统一思想,明确目标,部署任务。”

    他的开场白直接切入主题,定下了会议的基调:务实、高效、向前看。

    “首先,请资金财务部陈玉,汇报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陈玉早有准备,她示意副手打开投影,一份精心制作的财务报表呈现在幕布上。

    “王总,各位同事。”陈玉的声音清晰冷静,“2000年度,盛影传媒(含主要控股子公司)合并报表税前营业收入,初步核算为10.85亿。”

    这个数字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吸气声。尽管有所预期,但正式听到这个数字,还是让在座的许多人感到振奋。

    “其中,”陈玉继续道,“电视电影业务仍旧是最大贡献者,去年一共生产241部,营收涵盖广告植入、播出权售出等等,总计4.86亿。”

    “院线级电影去年收到的票房分账约为1.1亿元,也就是说,我们去年生产的院线级电影,共产生了5.5亿票房(制片方分40%,盛影传媒和北影制片公司各分20%),约占全年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院线级电影去年收到的版权收入约为1亿元,主要来自于《我的野蛮女友》。”

    “电视长剧收入约1.7亿元,较之1999年,大幅增长。”

    “婚礼电影业务(涵盖私人订制、金禧典藏、影像记忆)收入1.5亿元,略有下滑。”

    “影视衍生品业务收入5747万元,同比增长显著。”

    “盛影劳务业务收入3767万元,收入来源于承接完成公司业务,以及京城范围内的一切演艺业务,诸如承包歌手演唱会的安保、导播工作等等。”

    “影院管理业务收入1200万元,主要来自于售票系统售卖、影院策划等等。”

    “净利润方面,在经过各项成本、税费计提后,初步预计为4.32亿。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10亿元,现金流充沛,负债率维持在健康低位。”

    陈玉的汇报数据翔实,条理清晰。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在座一些人亲手打拼出来的战场。

    各部门的一把手,脸上皆露出与有荣焉的神色。

    “财务数据是结果,反映了我们过去一年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王盛在陈玉汇报后点评道:“利润和现金流转厚,为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弹药。陈总监,财务部要尽快完成最终审计,做好利润分配方案初稿,同时,新一年的预算编制要更具前瞻性和挑战性。”

    “明白,王总。”

    陈玉沉稳应下。

    ……

    随后,各部门、各条业务线负责人,皆完成汇报。

    王盛点评完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向后,环视众人,做最后总结道:“在此,我要强调一点。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各部门、各子公司之间的协同会变得越来越重要,也会出现更多的壁垒和摩擦。

    我不希望看到部门墙林立,内耗严重。所有负责人,必须站在公司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问题。李婷婷的总经办,要承担起更多的协调、督办职能。”

    他看向每一个人:“2001年,我对各位的要求只有八个字:‘守土有责,开拓有为’。

    守住你们的基本盘,同时,必须在新业务、新市场、新模式上有所作为。年终考核,我会以此为标准。”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会议记录员敲击键盘的轻微声响。

    “具体的年度KPI指标,由总经办会同人力资源部、资金财务部,根据今天会议的精神和各事业部提报的计划,在一周内分解下发。”

    王盛看向众人,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相互看了看,均摇了摇头。

    各项业务的部署已经非常清晰。

    “好,散会。”王盛合上自己的笔记本:“各位,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希望明年此时,我们能一起分享更大的喜悦。”

    “是,王总。”

    众人齐声应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不错,请把《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华娱:从96年加入正规军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